股票代码 :603260
股票简称 :合盛硅业
报告名称 :顺势而为,硅业龙头再出发
评级 :买入
行业:非金属材料
2022 年 05 月 27 日
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合盛硅业 (603260.SH) 买入(首次评级) | 证券研究报告 公司深度研究 |
市场价格(人民币): 93.00 元 目标价格(人民币):114.73 元
市场数据(人民币)
顺势而为,硅业龙头再出发
总股本(亿股) | 10.74 | 公司基本情况(人民币) |
已上市流通 A 股(亿股) | 9.38 | 项目 | 2020 | 2021 | 2022E | 2023E | 2024E |
总市值(亿元) | 998.97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8,968 | 21,343 | 28,703 | 43,748 | 48,614 |
年内股价最高最低(元) | 246.07/60.16 |
营业收入增长率 | 0.33% | 137.99% | 34.48% | 52.42% | 11.12% |
沪深 300 指数 | 4001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1,404 | 8,212 | 8,216 | 10,185 | 10,322 |
上证指数 | 3130 |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 | 26.93% | 484.74% | 0.05% | 23.96% | 1.35% |
摊薄每股收益(元) | 1.497 | 7.645 | 7.649 | 9.481 | 9.609 |
人民币(元) 228.04 197.17 166.3 135.43 104.56 | 成交金额(百万元)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 1.34 | 3.45 | 8.45 | 10.03 | 11.24 |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 P/E P/B | 14.50% | 40.81% | 30.78% | 29.23% | 23.95% |
22.34 3.24 | 17.26 7.05 | 12.16 3.74 | 9.81 2.87 | 9.68 2.32 |
来源:公司年报、国金证券研究所 投资逻辑 |
73.69 | 1000 |
42.82 | 0 |
| 双线布局的硅业龙头,产能规模持续扩张,成本优势独一无二。公司当前拥 |
210527 | 210827 | 211127 | 220227 | 220527 |
有 79 万吨工业硅产能和 93 万吨有机硅单体产能,为两大领域的绝对龙头。 把握机遇积极扩张,硅业霸主地位难以撼动:公司当前有 80 万吨工业 硅和 80 万吨有机硅单体产能在建,将在未来 2 年陆续投产。此外云南 昭通二期还有 40 万吨工业硅和 80 万吨有机硅单体项目在规划中。我们 预测公司工业硅和有机硅市占率在 24 年可分别至 25.4%、28.4%。为 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公司拟向实控人定增募资 70 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
成交金额 | 合盛硅业 | 沪深300 |
| 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完善,两大产品成本均为业内最低:自备电厂和自供 |
石墨电极实现了工业硅原料和能耗的双重降本,有机硅依托自供工业硅
平抑原料波动风险,毛利率相对同业高出 10%左右。
有机硅需求稳步向上,格局逐渐明朗;工业硅供需双好,龙头企业持续受
益。有机硅在新领域应用持续丰富,我们测算未来 3 年需求复合增速为
7.6%,随产能投放高峰期来临价格中期预计承压。工业硅需求依托多晶硅和
有机硅等领域持续驱动,未来 3 年整体复合增速可达 14%,供应端可落地新
增产能仍有限,在原料和电价双双上涨的背景下工业硅价格中枢上移,公司
作为具备大量新增产能和成本优势的龙头企业将充分受益。
依托原料自供和能源成本优势,布局多晶硅和光伏玻璃业务,产业链不断延
伸完善。公司拟投资 175 亿元建设 20 万吨多晶硅,建设周期为 22-25 年,
第一批产能预计 23 年第 2 季度正式投放,保守预测满产后可贡献 124 亿元
收入。与此同时公司还规划建设 300 万吨光伏玻璃,计划点火投产时间为
2023 年 6 月,预计满产后预计可贡献 51 亿元收入。
投资建议
陈屹 |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S1130521050001 | | 随着在建产能的持续落地和一体化布局的完善,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的归 |
母净利润分别为 82.2、101.8、103.2 亿元,EPS 分别是 7.65、9.48、9.61 |
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分别是 12.16、9.81、9.68 倍,考虑到公司稳固的龙 |
chenyi3@gjzq.com.cn |
李含钰 | 联系人 | 头地位和难以复制的成本规模优势,给予公司 2022 年 15 倍 PE,目标价 |
114.73 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
lihanyu@gjzq.com.cn |
风险提示
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跌、原料价格上升、光伏装机需求低于预
期、能耗双控政策逐渐放宽、大股东减持。
- 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一、双线布局,硅业龙头持续成长 ..................................................................5 1.1 专注硅基新材料,一体化布局逐渐完善 ..................................................5 1.2 成本优势难再复制,规模效应持续增强 ..................................................7 1.3 至暗时刻已成过往,繁荣周期有望延续 ................................................10 二、有机硅:需求稳步向上,头部企业强者恒强 ........................................... 11 2.1 需求:下游应用持续拓宽,长期成长空间巨大 ..................................... 11 2.2 供给:产能继续向内转移,国内扩张周期已至 .....................................14 2.3 结论:供需相对宽松,行业格局逐渐清晰 ............................................16 三、工业硅:供给格局优化,成本仍为核心竞争力 .......................................17 3.1 需求:碳中和背景下多晶硅消费成为核心驱动力..................................17 3.2 供给:政策监管趋严,确定性的新增产能有限 .....................................20 3.3 结论:供需双好,龙头企业将持续受益 ................................................23 四、进军新能源材料,产业链不断延伸 .........................................................24 4.1 布局多晶硅板块,硅产业配套逐渐完善 ................................................24 4.2 切入光伏玻璃,推动光伏产业一体化布局 ............................................25 五、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27 六、风险提示 ...............................................................................................29
图表目录
图表 1:2014-2021 年合盛硅业历史产能情况(万吨) ...................................5 图表 2:2021 年我国工业硅产能分布(分企业) ............................................5 图表 3:2021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分布(分企业) ............................................5 图表 4:合盛硅业产业链全景图 ......................................................................6 图表 5:合盛硅业基地和现有产能分布情况.....................................................6 图表 6:合盛硅业新增产能规划情况(万吨) .................................................7 图表 7:2017-2021 年合盛硅业工业硅成本结构..............................................7 图表 8:2017-2021 年公司工业硅单吨成本和毛利率.......................................7 图表 9:自备电厂相关政策情况 ......................................................................7 图表 10:近年来公司工业硅的供电情况(亿千瓦时、元/度) .........................8 图表 11:公司单吨工业硅电力成本和其他地区历史电力成本对比(元/吨) ....8 图表 12:2016 年至今普通功率石墨电极市场价格(元/吨) ...........................8 图表 13:公司石墨电极理论成本计算 .............................................................9 图表 14:2017-2021 年各企业有机硅销量(万吨) ........................................9 图表 15:2017-2021 年各企业有机硅销售收入(亿元) .................................9 图表 16:2017-2021 年合盛硅业有机硅成本结构............................................9 图表 17:2017-2021 年各企业有机硅毛利率情况............................................9 图表 18:2012-2022Q1 公司营业收入情况(亿元) .....................................10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19:2012-2022Q1 公司归母净利润情况(亿元) .................................10 |
图表 20:2012-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结构 ....................................................10 图表 21:2012-2021 年公司毛利结构 ...........................................................10 图表 22:2012-2022Q1 公司三费率表现情况 ............................................... 11 图表 23:2012-2022Q1 公司盈利能力 .......................................................... 11 图表 24:我国有机硅下游商品占比............................................................... 11 图表 25:2021 年我国有机硅终端应用分布................................................... 11 图表 26:有机硅在各个终端应用领域的具体产品和细分使用场景 .................12 图表 27:2011-2021 年中国建筑业产值规模(万亿) ...................................12 图表 28:2011-2021E 中国胶粘剂产量(万吨) ...........................................12 图表 29:胶粘剂行业产品结构优化趋势........................................................12 图表 30:有机硅材料在新经济领域的应用 ....................................................13 图表 31:2016-2022 年 4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 .........................................13 图表 32:2016-2021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13 图表 33:2016-2024E 我国有机硅中间体实际消费量(万吨)......................13 图表 34:2013-2021 年全球有机硅单体产能情况..........................................14 图表 35:2013-2021 年全球有机硅单体产量情况..........................................14 图表 36: 2021 年全球有机硅产能区域分布..................................................14 图表 37:2021 年全球有机硅企业产能分布...................................................14 图表 38:2016-2021 年我国有机硅 DMC 产能情况(万吨) .........................15 图表 39:《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与有机硅产品相关的部分 ....15 图表 40:未来 3 年国内有机硅新增产能(万吨) .........................................15 图表 41:有机硅 DMC 供需平衡表(万吨) .................................................16 图表 42:2015 年至今我国有机硅 DMC 华东市场价(元/吨) ......................16 图表 43:我国有机硅行业集中度变化预测 ....................................................17 图表 44:2024 年我国有机硅行业远期格局预测............................................17 图表 45:2014-2021 年我国工业硅消费量(万吨) ......................................17 图表 46:2021 年我国工业硅下游消费结构...................................................17 图表 47:2015-2024E 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测(GW) .................................18 图表 48:2015-2024E 我国多晶硅需求量(万吨) .......................................18 图表 49:我国多晶硅厂家扩产计划和未来 3 年产能释放预测(万吨) ..........18 图表 50:2015-2024E 我国多晶硅产能预测(万吨)....................................19 图表 51:2015-2024E 我国多晶硅领域的工业硅需求量 ................................19 图表 52:汽车轻量化具体材料性能对比........................................................19 图表 53:2015-2024E 我国铝合金领域工业硅消费量....................................20 图表 54:2015-2024E 我国有机硅领域工业硅消费量....................................20 图表 55:2012-2021 年全球工业硅产能情况(万吨)...................................20 图表 56:2012-2021 年中国和海外产能利用率情况 ......................................20 图表 57:我国各地工业硅生产成本对比(元 /吨)........................................21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58:我国工业硅产能分布情况...............................................................21 |
图表 59:2021 年我国工业硅产量分布情况...................................................21 图表 60:工业硅主要产地电价成本情况(元/度).........................................21 图表 61:我国主要工业硅产区的历史开工率情况..........................................22 图表 62:各地工业硅产业政策汇总...............................................................22 图表 63:工业硅未来新增产能情况(万吨).................................................23 图表 64:工业硅供需平衡表(万吨) ...........................................................23 图表 65:2016 年至今我国工业硅价格(元/吨)...........................................24 图表 66:2017-2024E 合盛硅业产能占比情况 ..............................................24 图表 67:多晶硅行业供需情况预测...............................................................24 图表 68:多晶硅市场均价(万元/吨) ..........................................................25 图表 69:2021 年大全能源多晶硅成本结构...................................................25 图表 70:光伏玻璃需求测算 .........................................................................25 图表 71:我国光伏玻璃产量和表观消费量(万吨) ......................................26 图表 72:2021 年全球光伏玻璃行业竞争格局 ...............................................26 图表 73:部分企业光伏玻璃扩产规划 ...........................................................26 图表 74:光伏玻璃价格情况(元/立方米) ...................................................27 图表 75:光伏玻璃成本结构(2021 年彩虹新能源情况)..............................27 图表 76:各项产品盈利预测拆分 ..................................................................28
图表 77:可比公司估值表.............................................................................29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1 专注硅基新材料,一体化布局逐渐完善 |
| 深耕行业多年,公司通过积极扩张成为工业硅和有机硅的双料龙头。公司 诞生于 2005 年,成立至今一直从事工业硅和有机硅产品的研发、生产和 |
销售,并以新疆基地为起点,在十余年间陆续布局全国,通过扩张产能和 上下游延伸产业链实现快速成长。截至 2021 年底公司共有 79 万吨工业硅 产能和 93 万吨有机硅单体产能(折合 DMC48 万吨):工业硅产能全球第 一,国内产能占比为 15%;有机硅产能为国内第一,产能占比高达 26%,随着后续 120 万吨工业硅和 40 万吨硅氧烷深加工项目的建成投产,公司 龙头地位将愈发稳固。 |
图表 1:2014-2021 年合盛硅业历史产能情况(万吨) |
来源:公司公告、国金证券研究所(有机硅产能按照单体计算) |
图表 2:2021 年我国工业硅产能分布(分企业) | 图表 3:2021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分布(分企业) |
| |
来源:百川盈孚、公司公告、国金证券研究所 | 来源:百川盈孚、国金证券研究所 |
| 聚焦硅基新材料产业链,公司为业内上下游一体化布局最完善的龙头企业。 |
公司两大核心产品工业硅和有机硅位于产业链中上游:石英石通过还原反 应可生成工业硅,工业硅则是生产多晶硅、有机硅和硅铝合金的核心原料,有机硅经过深加工后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电器、医疗和纺服日用等多 个领域。上游原料端公司通过自备电厂和石墨电极保障工业硅的稳定生产,产出的工业硅同时也为有机硅生产的核心原料。公司当前还在向下延伸布 局多晶硅产能,预计建设完成后在产业链一体化的优势下整体经济效益还 将得到提升。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来源:公司公告、国金证券研究所 |
| 步步为营,几大基地精心选址打造先发优势。公司最早在 2009 年时进入 |
新疆,并依托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便宜的电力成本先后建设了石河子和 鄯善两大项目基地,且均实现了“石墨电极+自备电厂-工业硅-有机硅”的 完善布局,目前公司有 73 万吨工业硅产能集中在新疆地区,规模成本优势 十分显著。有机硅板块的基地选择公司则是从下游需求市场出发,最早的 项目是 2010 年在浙江嘉兴投产的 20 万吨深加工产品,后又于 2015 年在 四川泸州设立了有机硅工厂,东西两大基地叠加西北新疆基地形成了全国 辐射,同时具备成本资源优势和客户市场便利,随着 2021 年石河子密封 胶项目的投产,当前公司的有机硅单体产能已经提升至 93 万吨。 |
图表 5:合盛硅业基地和现有产能分布情况 | | | |
基地分布 | 石墨电极 | 电力 | 产品布局 | | |
工业硅 | 有机硅 | 多晶硅 |
新疆石河子 | 3 万吨 | 2×330MW | 30 万吨 | 40 万吨 | 0.15 万吨 |
新疆鄯善 | 7.5 万吨 | 2×350MW | 40 万吨 | 20 万吨 | |
6×50MW |
新疆奎屯 | 3 万吨 | | |
浙江嘉兴 | | 20 万吨 | |
四川泸州 | | 13 万吨 | |
黑龙江黑河 | 6 万吨 | | |
合计 | 10.5 万吨 | 1660MV | 79 万吨 | 93 万吨 | 已停产 |
来源:公司公告、国金证券研究所(有机硅产能按照单体计算) |
| 把握机遇积极扩张,硅业霸主地位难以撼动。公司远期规划清晰,未来几 |
年在建项目丰富,除了云南昭通二期项目建设投产时间还未确定,其他项 目都将在未来 2 年的时间中陆续投产,其中鄯善二期、三期和云南昭通一 期项目预计今年可正式投产。目前公司规划的新增产能包括 120 万吨工业 硅、160 万吨有机硅单体、20 万吨多晶硅和 300 吨光伏玻璃,全部投产后 硅基材料业务规模可实现倍增,同时产业链将延伸至光伏板块,一体化布
局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公司也将从国内双料龙头蜕变为全球硅业霸主。同时为了保障相关项目投资建设的顺利进行,公司也在今年 5 月发布了定 增预案,拟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数量不超过 1.06 亿股,募集不超过 70 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6:合盛硅业新增产能规划情况(万吨) | | 产能规划(万吨) | | |
项目 | 地点 | | | 预计投产时间 |
工业硅 | 有机硅 | 多晶硅 | 光伏玻璃 | |
|
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二期 | 新疆 | 40 | 40 | | 2022 年第一季度有机硅投 |
产,2022 年第二季度工业硅 |
| | | | | | 投产 |
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三期 | 新疆 | | 40 | | | 2022 年第四季度 |
|
昭通水电硅循环经济项目一期 | 云南 | 40 | | | | 2022 年第四季度 |
昭通水电硅循环经济项目二期 | 云南 | 40 | 80 | | | 待定 |
|
中部合盛硅基新材料产业一体化项目 | 新疆 | | | 20 | | 2023 年第二季度正式投产 |
|
中部合盛新能源装备用超薄高透光伏玻璃 | 新疆 | | | | 300 | 分两期建设,预计 2023 年第 |
二季度正式投产 |
产能增量合计 | | 120 | 160 | 20 | 300 | |
现有产能 | | 79 | 93 | | | |
全部扩产完成后产能情况 | | 199 | 253 | 20 | 300 | |
来源:公司公告、环评报告、国金证券研究所(有机硅产能按照单体计算) |
1.2 成本优势难再复制,规模效应持续增强 |
| 工业硅板块顺应政策及早布局,“自备电厂+石墨电极”造就业内最低成本。 |
从公司的工业硅成本结构来看,原材料和燃料动力为核心成本,两者合计 占比长期在 75%以上。十几年前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在 新疆地区建设了完善的工业硅一体化生产设备,通过自备电厂和自供石墨 |
电极实现了原料端和能耗端的双重降本。考虑到在当前碳中和政策背景下,自备电厂的审批难度极大,而石墨电极作为双高产品产能扩张同样被严格
限制,因而合盛具备的成本优势并不具备可复制性。 |
图表 7:2017-2021 年合盛硅业工业硅成本结构 | 图表 8:2017-2021 年公司工业硅单吨成本和毛利率 |
| |
来源:公司公告、国金证券研究所 | 来源:公司公告、国金证券研究所 |
图表 9:自备电厂相关政策情况 |
电厂类型 | 相关政策 |
燃煤发电 | 原则上不新增企业燃煤自备电厂,推动燃煤自备机组公平承担社会责任,加大燃煤自备机组节能减排力度。 |
余热余压余气等 | 支持在自有场所开发利用清洁低碳能源,建设分布式清洁能源和智慧能源系统,对余热余压余气等综合利用发电 |
综合利用发电 | 减免交叉补贴和系统备用费,完善支持自发自用分布式清洁能源发电的价格政策。 |
来源:《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国金证券研究所 |
| 自备电厂:公司在新疆地区合计有 1660MW 的电力设备,目前基本能 |
够实现电力自供。受益于新疆丰富低廉的煤炭资源,近几年公司的自 供电力成本基本在 0.18 元/度以下,叠加部分外购电力成本后综合电力 成本保持在 0.2 元/度以下。单吨工业硅耗电量约为 1.3-1.4 万度,公司 电力成本长期可维持在 2800 元及以下,远低于其他地区的电耗成本。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10:近年来公司工业硅的供电情况(亿千瓦时、元/度) | |
2018 | 2019 | 2020 | 2021Q1 29 |
用电量 | 104 | 83 | 72 |
自供量 | 57 | 74 | 66 | 25 4 |
外购量 | 46 | 10 | 6 |
电力自给率 | 55% | 88% | 92% | 87% 0.14 |
自供成本 | 0.17 | 0.18 | 0.17 |
外购电价 | 0.24 | 0.26 | 0.27 | 0.27 0.16 |
综合成本 | 0.20 | 0.19 | 0.18 |
图表 11:公司单吨工业硅电力成本和其他地区历史电力成本对比(元/吨) |
来源:公司债券跟踪评级报告、百川盈孚、国金证券研究所(公司最低电耗成本为自供,最高为外购) |
| 石墨电极:每生产 1 吨工业硅,电极的消耗大约为 80-100 公斤。公司 目前合计拥有 10.5 万吨石墨电极产能,完全可满足当期 79 万吨工业 硅的正常生产。以及公司环评报告中给出的理论单耗数据对公司 2021 年的石墨电极生产成本计算可知约为 8330 元/吨,同期低端普通型号 的石墨电价价格基本在 15000 元/吨以上,单吨工业硅生产成本至少可 节省 534 元。今年 3 月以来,石墨电极价格逐渐上涨至 20000 元/吨以 |
上,公司的成本优势有望进一步凸显。 |
图表 12:2016 年至今普通功率石墨电极市场价格(元/吨)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13:公司石墨电极理论成本计算 | | |
原料 | 单耗 | 价格 | 成本(元/吨) | 备注 |
水 | 5.1 立方米 | 4.10 元/立方米 | 21 | 参考 2020 年国家水费收取标准中的工业用水 |
电 | 4053 千瓦时 | 0.22 元/千瓦时 | 892 | 计算得出的 2021 年合盛综合电价成本 |
石油焦 | 0.937 吨 | 2570 元/吨 | 2408 | 合盛 2021 年的采购价格 |
煤沥青 | 0.311 吨 | 4883 元/吨 | 1519 | 西北地区市场均价 |
燃料煤 | 1.01 吨 | 909 元/吨 | 918 | 合盛 2021 年硅厂煤的采购价格 |
原料成本 | 5757 | 按 10 年计提 |
折旧成本 | 7.5 万吨项目的总投资 64510 万元 | 860 |
人工成本 | 340 人 | 9.1 万元/人 | 413 | 公司人均薪酬 |
|
制造成本 | 1300 | 参考方大炭素 |
成本合计 | 8330 | 理论计算值 |
来源:公司公告、环评报告、国金证券研究所 | | 规模持续领先的同时受益于完善的一体化布局,公司有机硅板块毛利率为 |
业内最高。过去几年公司有机硅的产销规模持续扩大,2021 年销量提升至 41.3 万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45%达到 122.4 亿元,收入增速远高于其 |
他同类企业。盈利能力方面,考虑到原材料为有机硅的最主要成本,占比 |
在 70%左右,每生产 1 吨有机硅单体需要耗用 0.26 吨工业硅,公司具备 |
完善的一体化布局能够实现工业硅的完全自供,能够较好平抑原材料波动 |
给公司有机硅业务带来的影响,使得毛利率长期领先于其他同业。 |
图表 14:2017-2021 年各企业有机硅销量(万吨) | 图表 15:2017-2021 年各企业有机硅销售收入(亿元) |
| |
来源:各公司公告、国金证券研究所 | 来源:各公司公告、国金证券研究所 |
图表 16:2017-2021 年合盛硅业有机硅成本结构 | 图表 17:2017-2021 年各企业有机硅毛利率情况 |
| |
来源:公司公告、国金证券研究所 | 来源:各公司公告、国金证券研究所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3 至暗时刻已成过往,繁荣周期有望延续 |
| 业绩向好趋势明显,两大产品同向发力推动公司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复 盘历史业绩可发现 2018 年以前为公司的快速增长期,这一阶段主要受益 |
于硅产业链上游的向内转移和下游需求的复苏增长,叠加供给侧改革对相 |
关产能的限制,共同推动工业硅和有机硅步入高景气周期,带动公司的营 收和利润也实现了同步高增。2018 年后至 2020 年由于下游需求不振,产 品价格双双下滑极大减弱了公司盈利能力,导致业绩出现有所回落。当前
在碳中和背景下,公司产品的下游需求增长确定性增强,推动新一轮产品 景气周期的来临,公司业绩实现反转。2021 年实现了营业收入 213.4 亿元,同比增长 138%,归母净利润 82.1 亿元,同比大增 485%;2022 年 1 季度 实现营业收入 63.9 亿元,同比增长 93%,归母净利润 20.5 亿元,同比大 增 125%;考虑到未来 3 年新增产能的持续释放,公司业绩高速增长的状 态预计还将维持。 |
图表 18:2012-2022Q1 公司营业收入情况(亿元) | 图表 19:2012-2022Q1 公司归母净利润情况(亿元) |
| |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
图表 20:2012-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结构 | 图表 21:2012-2021 年公司毛利结构 |
| |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
| 费用管控能力持续改善,整体盈利能力触底回升。公司的期间费用率合计 值在 2012-2015 年一直在 15%以上,2016 年开始费用率持续下降,近几 年三费率保持在 10%以下(2020 年销售费用率大幅降低是执行新收入准 |
则后导致的变化),期间费用的持续改善也带来了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的差 距缩小,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在经历了 2019-2020 年的底部时期后当前已回 升至高位,2021 年销售毛利率提高至 53%,销售净利率为 39%;2022Q1 在原料和动力成本大幅增加的背景下盈利能力虽然略有下滑,但整体仍处 于高位,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48%和 32%。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 公司深度研究 |
图表 22:2012-2022Q1 公司三费率表现情况 | 图表 23:2012-2022Q1 公司盈利能力 |
| |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
二、有机硅:需求稳步向上,头部企业强者恒强
2.1 需求:下游应用持续拓宽,长期成长空间巨大 |
| 我国为有机硅消费大国,需求增速高于全球,未来增长潜力较大。有机硅 是指含有 Si-C 键、且至少有一个有机基是直接与硅原子相连的化合物。从 |
历史数据来看,尽管近几年全球有机硅单体需求增速有所回落,但整体需 求量仍在持续增长,2011-2019 年的复合增速为 5%,高于同时期的全球 GDP 增速 2%,2019 年我国消费占全球比例约为 43%。作为有机硅消费 大国,考虑到人均有机硅消费量与人均 GDP 水平基本成正比关系,中国作 为人口基数大且人均消费量低的新兴市场国家,随着未来经济的持续发展, |
需求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
图表 24:我国有机硅下游商品占比 | 图表 25:2021 年我国有机硅终端应用分布 |
| |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国金证券研究所 | 来源:百川资讯、国金证券研究所测算 |
| 有机硅产业链较长,下游应用广泛。有机硅产业链主要包含前端的生产原 |
料工业硅,中游的有机硅单体、中间体和下游深加工等产品,深加工的细 分产品主要为室温胶、高温胶和硅油,我国的消费占比分别为 42%、30% 和 22%。因为有机硅具备独特的结构所以性能上兼备了无机材料与有机材 料的优点,着眼于终端应用也更加广泛,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主要应用于建筑、电子家电和纺织业等场景中,2021 年消费占比分别 为 33%、29%、12%。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26:有机硅在各个终端应用领域的具体产品和细分使用场景 |
终端领域 | 具体产品 | 细分场景 |
建筑 | 硅橡胶 | 建筑和装配式建筑 |
电子电器 | 硅橡胶、硅树脂 | 家电、通信、移动电子(手机、平板等) |
电力 | 硅橡胶、硅油、硅树脂 | 电缆、变压器等 |
新能源 | 硅橡胶 | 风电、光伏设备封装等 |
硅橡胶、硅树脂 | 汽车生产维修、动力电池封装等 |
医疗/个人护理 | 硅橡胶、硅油 | 医用导管、人工器官/组织等医疗用品;洗发液护发素等个人护理产品 |
纺织 | 硅树脂 | 作为添加物改善性能 |
日用品 | 硅橡胶 | 厨具、手机壳、婴儿用品等 |
交通 | 硅橡胶、硅油 | 铁路、公路的灌封粘结、伸缩缝密封以及高铁建设等 |
工业助剂 | 硅油 | 大分子助剂,应用于涂料和农业等方面 |
来源:CNKI、国金证券研究所测算 | | 建筑等传统领域需求回暖,环保替代趋势下有望持续增长。过去十年我国 |
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叠加城镇化的高速推进,建筑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2011-2021 年我国建筑业产值规模的复合增速为 10%。建筑作为有机硅最 大的终端应用领域,具体使用场景主要是胶黏和密封等,我国的胶黏剂和 密封剂的产量也随建筑业发展而持续提升,2011-2020 年复合增速为 7%。考虑到在碳中和背景下未来环保政策趋严,有机硅密封胶作为胶黏剂中无
毒无害的高新技术产品得到了政策端的发展支持,预计未来需求仍会稳步
向上。 图表 27:2011-2021 年中国建筑业产值规模(万亿) | 图表 28:2011-2021E 中国胶粘剂产量(万吨) |
| |
来源:国家统计局、国金证券研究所 | 来源:中国胶粘剂与胶粘带工业协会、国金证券研究所 |
图表 29:胶粘剂行业产品结构优化趋势 |
分类 | 对应产品 |
淘汰类 | 部分落后产能和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高的产品 |
限制类 | 环保型较差的产品,如溶剂类通用型胶粘剂 |
发展类 | 环保节能型产品,如水基型、热熔型、无溶剂型和生态型等 |
| 高新技术产品,如改性丙烯酸酯胶、改性聚氨酯胶、改性有机硅密封胶和环氧树脂胶等 |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国金证券研究所 | | 新能源汽车和光伏等新兴市场潜力无限,将驱动对应领域的有机硅需求高 |
速增长。电子电器和电力新能源分别为有机硅终端消费市场的第二、三大 需求,对应的新经济领域包含 5G 基站、芯片半导体、特高压、新能源汽 车和光伏等众多极具增长潜力的细分市场。其中新能源汽车和光伏的增长 确定性最高:新能源汽车产量除了 2019 年因补贴退坡等因素略有下滑外,其余时期均维持着高速增长,2021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 368 万辆,同比大增 153%,未来在电池续航能力不断提升的趋势下新能源汽车渗透 率还将持续提升;光伏领域根据中国光伏协会数据预计 2025 年全球新增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光伏装机量在保守状态下也可达到 270GW,乐观预测下可达 330GW。新 经济领域的高速发展将带动对应有机硅商品的消费增长,进一步提升对上 |
游有机硅原料需求量。
图表 30:有机硅材料在新经济领域的应用 | |
新经济领域 | 产品 | 用途 |
5G 基站 | 硅油、导热硅脂、硅胶 | BBU、RRU、天线、PCB 等元件的散热、电磁屏蔽、粘结固定、密封保护等 |
新能源汽车 | 硅橡胶 | 汽车电缆、充电桩等密封用硅胶 |
特高压 | 硅橡胶 | 电子终端绝缘材料、法兰密封胶 |
光伏 | 硅橡胶 | 光伏组件边框密封、接线盒粘结灌封 |
芯片半导体 | 导热硅脂、硅胶 | 芯片散热 |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国金证券研究所 |
图表 31:2016-2022 年 4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 | 图表 32:2016-2021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 |
| |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 来源:CPIA、国金证券研究所 |
| 多领域终端需求共同发力,未来 3 年我国有机硅中间体整体消费量复合增 速为 7.6%。从有机硅终端应用的具体细分市场来看,建筑作为最大下游应 |
用领域,增量需求叠加存量替换将推动消费量稳步增长,在疫情反复背景 |
下医疗用品需求预计重回高增长状态,其他领域需求增速趋缓。整体看来,2022-2024 年我国有机硅中间体消费量有望提升至 127、136、147 万吨,按照 2 万元/吨的价格计算,2024 年我国的有机硅市场规模将在 300 亿元 以上。
图表 33:2016-2024E 我国有机硅中间体实际消费量(万吨)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全球有机硅产能增长缓慢,单体产能逐渐转移到我国。2021 年全球有机硅 单体产能为 612 万吨,2016-2020 年产能增速长期在 2%以下,部分闲臵 落后产能的陆续退出,使得全球产能利用率明显改善,2020 年单体产量为 477 万吨,产能利用率达到 86%,2021 年由于国内产能大幅扩张,整体产 能利用率有所回落。从产能的区域分布来看,我国为有机硅的最大产区, 2021 年的产能占比高达 62%。未来随着海外产能的继续退出(迈图将关 闭 11 万吨有机硅中间体产能),叠加国内产能的快速扩张,我国产能占比 还将持续提高。从企业产能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陶氏、合盛、埃肯、瓦 克和迈图等几家大型跨国企业中,目前合盛有机硅单体产能为 93 万吨,仅 次于陶氏化学,随着未来新增产能释放,公司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
图表 34:2013-2021 年全球有机硅单体产能情况 | 图表 35:2013-2021 年全球有机硅单体产量情况 |
| |
来源:百川盈孚、CAFSI、国金证券研究所 | 来源:卓创资讯、百川盈孚、国金证券研究所 |
图表 36: 2021 年全球有机硅产能区域分布 | 图表 37:2021 年全球有机硅企业产能分布 |
| |
来源:CAFSI、国金证券研究所 | 来源:CAFSI、国金证券研究所 |
国家发布相关政策推动产能结构优化,有机硅产能利用率仍待提升。2015 年以来全球有机硅的产能利用率一直在 80%以上,而我国由于存在部分落 后产能还未彻底退出,产能利用率一直在 75%左右。为提升资源利用率,2019 年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对有机硅产能做了结构性指导,鼓励
深加工和新型产品的生产研发,但对落后产品及产能均做了限制和淘汰。
随着落后产能的陆续退出和新产能的进入,有机硅行业也将逐渐向深加工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38:2016-2021 年我国有机硅 DMC 产能情况(万吨) |
图表 39:《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与有机硅产品相关的部分 |
类型 | 具体内容 |
| 有机硅改性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等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开发与生产 |
鼓励 | 苯基氯硅烷、乙烯基氯硅烷等新型有机硅单体,苯基硅油、氨基硅油、聚醚改性型硅油等 |
| 苯基硅橡胶、苯撑硅橡胶等高性能硅橡胶及杂化材料,甲基苯基硅树脂等高性能树脂,三乙氧基硅烷等系列高效偶联剂 |
四氯化碳、四氯化硅、一甲基氯硅烷、甲基三氯硅烷、三甲基氯硅烷等副产物综合利用,二氧化碳的捕获与应用 |
| 新建初始规模小于 20 万吨/年、单套规模小于 10 万吨/年的甲基氯硅烷单体生产装臵 |
限制 | 10 万吨/年以下(有机硅配套除外)和 10 万吨/年以上、没有副产四氯化碳配套处臵设施的甲烷氯化物生产装臵 |
| 新建白炭黑(气相法除外)生产装臵 |
淘汰 | 1.5 万吨/年以下普通级白炭黑生产装臵 |
未来 2 年迎来集中投产期,新增产能长期可被较好消化。截至 2021 年底 国内共有 187.5 万吨有机硅中间体产能,当年产量为 142.1 万吨。面对有 机硅市场尤其是深加工领域未来广阔的增长空间,近几年我国企业开始纷 纷扩产,明后两年预计还会有较多产能投放,按原定规划今年预计有 42 万 吨产能释放,预计产能利用率短期难以提高。考虑到海外部分产能也会在
明后两年退出,出口量预计会有所提升,长期看国内产能过剩风险较小。
图表 40:未来 3 年国内有机硅新增产能(万吨) | | | | |
公司 | 地点 | 在建产能(折合 DMC) | 投产时间 | | 产能释放预测 | |
| 2022E | 2023E | 2024E |
合盛硅业 | 新疆鄯善二期 | 20 | 2022Q1 | 15 | 20 | 20 |
新疆鄯善三期 | 20 | 2022Q4 | 0 | 20 | 20 |
山东东岳 | 山东 | 15 | 2022Q1 | 12 | 15 | 15 |
云南能投 | 云南 | 10 | 2022Q2 | 8 | 10 | 10 |
内蒙恒星 | 内蒙古 | 10 | 2022Q3 | 7 | 10 | 10 |
浙江中天 | 浙江 | 7.5 | 2023Q1 | 0 | 6 | 7.5 |
三友化工 | 唐山 | 10 | 2023M3 | 0 | 7 | 10 |
兴发集团 | 内蒙古 | 20 | 2023M6 | 0 | 10 | 20 |
蓝星星火 | 江西 | 10 | 2023 年 | 0 | 5 | 10 |
合计 | 122.5 | | 42 | 103 | 122.5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中短期行业有承压可能,长期供需共振带动行业步入高速发展期。从行业 整体供需格局来看,考虑到未来 2 年产能扩张较快,预计产能利用率会降 至 70%以下。进出口方面进口量预计小幅回落,出口方面需求有望稳步向 上,叠加迈图美国 11 万吨产能将逐渐关停,我国 DMC 的净出口量将持续 提高。预计 2022-2024 年我国 DMC 行业表观消费量分别为 129.5、141.1、149.3 万吨,对比实际需求量可得出行业供需缺口分别为 2.9、5.2、2.4 万 吨。未来随着传统需求的稳步支撑和新领域需求的快速增长,加上海外产 |
能的退出和部分企业开始向下延伸进入深加工领域的趋势,长期看我国此
轮的产能扩张仍将被较好消化。
图表 41:有机硅 DMC 供需平衡表(万吨) | | | | | |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E | 2023E | 2024E |
产能 | 136.5 | 139.0 | 151.5 | 167.5 | 187.5 | 229.5 | 290.5 | 310.0 |
产能利用率 | 72.2% | 85.3% | 75.8% | 76.2% | 75.8% | 70.0% | 62.0% | 63.0% |
产量 | 98.5 | 118.6 | 114.9 | 127.7 | 142.1 | 160.7 | 180.1 | 195.3 |
进口量 | 12.1 | 12.0 | 13.6 | 15.2 | 13.4 | 13.0 | 12.0 | 11.0 |
出口量 | 21.4 | 26.4 | 22.4 | 24.3 | 37.6 | 44.2 | 51.0 | 57.0 |
净出口 | 9.3 | 14.4 | 8.7 | 9.1 | 24.2 | 31.2 | 39.0 | 46.0 |
表观消费量 | 89.2 | 104.2 | 106.2 | 118.6 | 117.9 | 129.5 | 141.1 | 149.3 |
YOY | 7.0% | 16.8% | 1.9% | 11.7% | -0.6% | 9.8% | 9.0% | 5.8% |
实际需求量 | 87.1 | 105.2 | 106.3 | 117.7 | 118.0 | 126.6 | 135.9 | 146.9 |
YOY | 20.8% | 1.1% | 10.8% | 0.2% | 7.2% | 7.4% | 8.1% |
供需缺口/库存变化 | 2.1 | -1.0 | -0.1 | 0.8 | -0.2 | 2.9 | 5.2 | 2.4 |
成本端支撑力度较强,价格回归但中枢上移,一体化布局企业优势显著。2021 年在下游需求持续向好背景下,原料工业硅存在供应不足导致新产能 投放低于预期,供需紧缺局面下行业景气度持续上扬,叠加能耗双控政策 的实施,10 月 DMC 华东市场价涨至 60000 元/吨的历史高位。后续随着政 策影响的消退和原料供应压力的缓解,有机硅价格回归至 30000 元/吨左右 水平,今年 4 月以来随着部分新增产能的投放,当前华东市场价已经跌至 24000 元/吨。尽管 2022-2023 年行业有一定的压力,但考虑到原料工业硅 和能源动力成本的增长,有机硅行业成本端具备较强支撑,我们认为后续 价格会逐渐回归至略高于行业成本线的位臵(今年以来行业成本线在 2 万 元/吨左右),具备原料布局的部分龙头企业将无畏行业竞争。 |
图表 42:2015 年至今我国有机硅 DMC 华东市场价(元/吨)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头部集中趋势明显,公司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有机硅行业市场集中 度较高,CR4 长期维持在 50%以上,行业格局相对稳定,合盛自 2019 年 开始产能超越蓝星星火成为国内产能最大有机硅企业。公司作为扩产规模 |
最大的企业,随着在建产能的持续释放,龙头企业的规模优势将进一步显 现,预计市占率可从 2021 年的 25.6%提升至 2024 年的 28.4%。 |
图表 43:我国有机硅行业集中度变化预测 | 图表 44:2024 年我国有机硅行业远期格局预测 |
| |
来源:百川盈孚、各公司公告、国金证券研究所 | 来源:百川盈孚、各公司公告、国金证券研究所 |
三、工业硅:供给格局优化,成本仍为核心竞争力
3.1 需求:碳中和背景下多晶硅消费成为核心驱动力 |
| 下游需求三分,多晶硅消费占比持续提升。工业硅是由硅矿石还原冶炼而 来的一种无机化工品,2021 年工业硅的国内消费量为 198 万吨,同比增长 21%。下游应用主要分为有机硅、多晶硅和铝合金三大领域,消费占比分 别为 38%、30%、27%。从细分市场来看,多晶硅受益于光伏领域的的快 速增长,近几年消费占比从 2014 年的 19%提升至 2021 年的 32%。 |
图表 45:2014-2021 年我国工业硅消费量(万吨) | 图表 46:2021 年我国工业硅下游消费结构 |
| |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百川盈孚、国金证券研究所 | 来源:百川盈孚、国金证券研究所 |
| 受益于光伏行业的长期景气,多晶硅领域的消费量极具增长潜力。中国光 伏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 2022-2024 年在乐观预测下全球光伏装机量分别为 240、275、300GW,保守预测下全球光伏装机量分别为 195、220、245GW。考虑到硅片环节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国产化,国内产量占比在 96% |
以上,多晶硅作为光伏上游的重要原料消费量也会实现同步高速增长,按 照中性条件下进行预测,未来 3 年多晶硅需求端的复合增速为 16%,2022-2024 年的理论需求量为 86、96、105 万吨。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 公司深度研究 |
图表 47:2015-2024E 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测(GW) | 图表 48:2015-2024E 我国多晶硅需求量(万吨) |
| |
来源:CPIA、国金证券研究所 | 来源:CPIA、国金证券研究所 |
| 国内多晶硅厂家大举扩张,投产高峰期来临推动对工业硅的消费量持续增 |
长。面对多晶硅需求的持续提升,国内企业也纷纷抓住机遇快速扩张,目 前国内已公告的多晶硅新增产能总规划高达 291 万吨,根据目前各家企业 的产能规划未来 3 年将迎来投产高峰期,累计将有 111.5 万吨产能分批陆 续投放。预计 2022-2024 年我国多晶硅产能可达到 72、123、167 万吨,能够释放出的产量分别为 66、115、156 万吨。考虑到 2023 年后国内多晶 硅仍可能存在供给过剩的压力,因此 2023-2024 年根据多晶硅理论需求量 测算对工业硅的需求更加合理,预计未来 3 年多晶硅领域对工业硅的需求 量分别为 79、113、122 万吨,年均复合增速为 28%。 |
图表 49:我国多晶硅厂家扩产计划和未来 3 年产能释放预测(万吨) | | |
企业 | 新增产能 | 预计投产 | 2022E | 产能释放预测 | 2024E | 总规划产能 | 备注 |
2023E | | |
通威股份 | 5 | 2022M12 | 0 | 5 | 5 | | 包头二期 |
12 | 2023 年 | 0 | 2 | 12 | | 乐山三期 |
保利协鑫 | 1 | 2022M10 | 0 | 1 | 1 | 1 | 江苏中能项目 |
6 | 2023M1 | 0 | 5 | 6 | 30 | 一期 6 万吨 |
特变电工 | 10 | 2022Q3 | 3 | 10 | 10 | |
10 | 包头项目 |
10 | 2024Q1 | 0 | 0 | 8 | 20 | 预计分两期建设 |
东方希望 | 12.5 | 2023M9 | 0 | 3 | 12 | 40 | 一期项目 12.5 万吨 |
亚洲硅业 | 4 | 2022M6 | 2 | 4 | 4 | 4 | 电子级项目 |
大全能源 | 10 | 2023Q2 | 0 | 5 | 10 | 20 | 2022 年一季度开工建设 |
同德化工 | 1 | 2023M1 | 0 | 1 | 1 | 1 | 内蒙古项目 |
润阳股份 | 5 | 2022 年底 | 0 | 5 | 5 | 20 | 一期 5 万吨建设中 |
新疆晶诺 | 5 | 2022M10 | 1 | 5 | 5 | 10 | 一期项目 |
5 | 2023M8 | 0 | 2 | 5 | | 二期项目 |
青海丽豪 | 5 | 2022 年底 | 0 | 5 | 5 | 20 | 一期投资 45 亿 |
合盛硅业 | 10 | 2023Q2 | 0 | 5 | 10 | 20 | 预计 22-25 年分期投产释放 |
宝丰能源 | 5 | 2023Q3 | 0 | 1 | 5 | 30 | 一期项目 5 万吨 |
上机数控 | 5 | 2023 年 | 0 | 0 | 5 | 10 | 一期项目 5 万吨 |
中来股份 | 10 | 一期 1 万吨争取 24 年投产 |
信义光能 | 20 | 预计 2 年内建设完成 |
|
江苏阳光 | 10 | |
东方日升 | 15 | |
合计 | 111.5 | 6 | 59 | 109 | 291 | |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CPIA、各公司公告、国金证券研究所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 公司深度研究 |
|
图表 50:2015-2024E 我国多晶硅产能预测(万吨) | 图表 51:2015-2024E 我国多晶硅领域的工业硅需求量 |
| |
来源:CPIA、各公司公告、国金证券研究所 | 来源:CPIA、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国金证券研究所 |
| 汽车电动化乃大势所趋,轻量化为必经之路,硅铝合金用量有望持续增长。相关数据显示:传统燃油车整车质量每降低 10%,油耗可降低 6%-8%, |
因为推进轻量化对节能减排意义重大;电动车由于结构差异通常比传统燃 油车重 100-250kg,此外纯电动车整车质量每降低 10kg,续航里程可增加 2.5km,轻量化可助力电动车实现长续航的需求。具体材料选择上考虑到 铝合金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并且整体性价比最高,所以 |
汽车高铝化是实现轻量化的重要途径。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
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的指导标准:2020、2025、2030 年单车用 铝量需分别达到 190、250、350kg,预计未来 3 年汽车用铝量增速为 9%,其他领域用铝量参考过去 4 年复合增速 5%继续稳步增长,整体硅铝合金 用量复合增速为 7%,2024 年产量需达到 1142 万吨以上才可满足需求。
图表 52:汽车轻量化具体材料性能对比 | | | | |
材料 | 汽车应用部件 | 具体规划 | 减重效果 | 成本 | 优点 | 缺点 |
(2025 年) |
第三代汽车钢应用 | 20-30% | 普通钢板的 | 强度高、塑性、韧性好 | 减重效果 |
高强度钢 | 客车车身等 | 比例达到白车身重 |
1.5 倍 | 较差 |
量的 30% |
铝合金 | 汽车缸盖、缸体、活 | 单车用铝量超过 | 30-50% | 相比钢板增加 | 密度低、高强度、抗腐蚀性 | 抗承载能 |
塞、转向机壳、车轮等 | 250kg | 2-5 倍 | 强、节能质量轻、散热速度快 | 力较弱 |
镁合金 | 方向盘、仪表板、车门 | 单车使用镁合金 | 40-55% | 镁铝价格比一 | 质量轻、抗冲击、全回收无污 | 易燃烧、 |
框架、离合器支架、座 | 耐腐蚀性 |
25kg | 般为 1.3-1.5 | 染、资源量丰富等 |
椅等 | 差 |
碳纤维增强 | 表盘、前部保险杠、车 | 碳纤维使用量占车 | 40-60% | 相对钢板增加 | 密度小、强度高、热膨胀系数 | 成本高 |
身内饰件、侧围内饰衬 | 小、导热性好、耐腐蚀性好、 |
复合材料 | 重 2% | 5 倍以上 |
板、地板及座椅等。 | 耐磨性好 |
来源: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产业信息网、CNKI、国金证券研究所 |
| 铝合金与有机硅领域的工业硅用量均可贡献稳定需求增量。基于对硅铝合 |
金需求量的测算结果,预计该领域工业硅需求量将同步增长,由于工业硅
只是作为添加剂来改善合金的流动性、降低热裂倾向、减少疏松、提高气
密性等,所以在铝合金中的用量并不高,因此需求量保持温和上涨的状态,2022-2024 年消费量分别为 47、50、54 万吨。有机硅方面随着产能向国 内转移和扩产周期的来临,有机硅的产量快速增长将带动对工业硅的用量 需求,2022-2024 年该领域消费量分别为 82、91、100 万吨。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 公司深度研究 |
图表 53:2015-2024E 我国铝合金领域工业硅消费量 | 图表 54:2015-2024E 我国有机硅领域工业硅消费量 |
| |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铝业分会、国金证券研究所 |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国金证券研究所 |
3.2 供给:政策监管趋严,确定性的新增产能有限 |
| 我国为工业硅主要产地,供给侧改革政策下近几年总产能企稳。据中国有 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全球工业硅总产能为 623 万吨,我国产能有 482 万吨,占总产能的 77%,尽管我国产能规模最大, |
但由于存在不少僵尸产能,同时不规范的零散产能也较多,所以整体产能 利用率一直在 50%以下,远低于海外 70%左右的产能利用率。虽然在近几 年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下,部分落后产能逐渐被淘汰,同时新增产能限制相 对严格,但整体产能利用率仍处于低位,行业供给结构仍待优化。2021 年 在产品价格涨至历史高位的背景下,国内部分闲臵产能重新开启,推动行 业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至 58%,近十年来首次超过海外。 |
图表 55:2012-2021 年全球工业硅产能情况(万吨) | 图表 56:2012-2021 年中国和海外产能利用率情况 |
| |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安泰科、国金证券研究所 |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安泰科、国金证券研究所 |
| 成本先行的背景下国内工业硅产能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偏向。工业硅属 于高能耗行业,每生产一吨工业硅大概需要耗用 13000 度电,各地的电价 |
差异导致电力成本成为了决定工业硅整体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因而,拥 |
有低廉电价的新疆、云南和四川地区逐渐成为了我国核心的工业硅产区,2021 年三省的合计产能占比达到 66%,其中新疆地区产能占比高达 3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57:我国各地工业硅生产成本对比(元 /吨) |
来源:CNKI、国金证券研究所 |
图表 58:我国工业硅产能分布情况 | 图表 59:2021 年我国工业硅产量分布情况 |
| |
来源:百川盈孚、国金证券研究所(截至 2022 年 5 月) | 来源:百川盈孚、国金证券研究所 |
| 行业开工率在“煤-电-硅”生产模式下稳定性更高,保障了相关企业的高 |
效生产。新疆地区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采用火电的模式进行生产,电价成 本全国最低,地区开工率能够长期维持在 70%左右的高位,新疆当地企业 产能利用率也往往同居高位。云南和四川等地采用的是“水-电-硅”的生产 模式,在丰水季和枯水季的交替下,地区开工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波动。 每年 5-11 月的丰水季中,两地电价成本最低可降低至 3 毛/度以下,此时 开工率会有明显提升,大多在 50%以上,而到了枯水季电价成本提升到 5 毛/度左右同时整体电力供应也相对困难,导致开工率会大幅下滑到 15%左 右,相关企业的产能也难以充分释放。因而新疆地区常年为我国金属硅的 第一大产区,2021 年的产量占比高达 44%。 |
图表 60:工业硅主要产地电价成本情况(元/度) | | | | | | |
新疆 | 云南 | 四川 | 福建 | 内蒙古 | 甘肃 | 重庆 | 湖南 | 贵州 |
历史电价情况 | 0.21-0.43 | 0.24-0.56 | 0.26-0.50 | 0.36-0.60 | 0.30-0.45 | 0.29-0.47 | 0.40-0.49 | 0.42-0.64 | 0.44 |
2021 年 11 月至今 | 0.26-0.38 | 0.36-0.61 | 0.38-0.70 | 0.60-0.70 | 0.60-0.76 | 0.38-0.43 | 0.60-0.70 | 0.52-0.80 | 0.51-0.60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
| 政策监管趋严叠加环保成本提升,行业扩产限制颇多。由于工业硅属于高 |
能耗、高污染行业,在碳中和大趋势下预计行业监管会愈加严格,从近几
年颁布的相关政策来看,新疆、云南和内蒙古等主要产地均对工业硅产能 做了严格限制,新疆和云南分别设臵了 200、130 万吨的产能天花板,新 增产能大多会以淘汰、臵换落后产能的方式进行。2021 年以来在能耗双控 政策下,内蒙古和云南等地均出台了相关政策对高耗能产业生产限制愈发 严格,9 月时云南省一度对工业硅企业执行了停减产的政策,推动产品价 格涨至历史高位,后来随着政策的回调叠加部分僵尸产能的复产,产品价
格也逐渐回归常态。后续政策方面考虑到工业硅所属产业链的特殊性,对
于新增产能的要求从严格限制转向合理引导,但考虑到新疆地区火电生产
模式的特殊性,预计未来新增产能的审批仍然较为艰难。
图表 62:各地工业硅产业政策汇总 | |
时间 | 地区 | 文件名称 | 主要内容 |
2017 年 8 月 | 新疆 | 《关于印发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 到 2020 年全省产能控制在 200 万吨,新建项目一律实施产能减量 |
提出的“严禁三高项目进新疆”指 |
示精神着力推进硅基新材料产业健 | 臵换,工业硅产品就地转化率达到 70%以上 |
| | 康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 |
2017 年 12 月 | 云南 | 《关于推动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产 | 到 2020 年,工业硅总产能控制在 130 万吨以内,前 5 户企业产能 |
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 产量提高到 50%以上 |
2021 年 3 月 | 内蒙古 | 《关于确保完成“十四五”能耗双 | 控制高耗能行业产能规模 |
控目标任务若干保障措施(征求意 |
| | 见)》 | |
2021 年 9 月 | 云南 | 《云南省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确保工业硅企业 9-12 月份月均产量不高于 8 月产量的 10%(即削 |
关于坚决做好能耗双控有关工作的 |
减 90%产量) |
通知》 |
2021 年 12 月 | 全国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
2022 年 2 月 | 全国 | 《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 落实好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
政策;优化考核频次,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 |
考核,避免因能耗指标完成进度问题限制企业正常用能;落实好 |
的若干政策的通知》 |
国家重大项目能耗单列政策,加快确定并组织实施“十四五”期 |
来源:政府官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 | 扩产潮再度袭来,可落地产能仍然相对有限,合盛龙头地位预计进一步稳 |
固。在经历了去年工业硅价格的暴涨后,产业链中下游的相关企业均开始 向上布局,目前有公告要规划新增的工业硅产能合计超过 400 万吨,其中 合盛规划新增产能为 120 万吨;从各家企业的投产节奏来看,3 年内可落 地的产能预计为 127 万吨,其中合盛的新增产能为 80 万吨,未来合盛的 工业硅产能规模长期仍将持续领先。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63:工业硅未来新增产能情况(万吨) | | | |
企业名称 | 新增产能 | 投产时间 | 产能释放预测 | 总规划产能 | 省份 | 备注 |
(万吨) | | 2022E | 2023E | 2024E | (万吨) | | |
| |
合盛硅业 | 80 | 2022 年 | 20 | 80 | 80 | 120 | 新疆/ | 2022 年第二、四季度分别投产 40 万 |
云南 | 吨,云南二期 40 万吨待定 |
新安化工 | 10 | 2022H2 | 2 | 4 | 4 | |
10 | 云南 | 项目分三期,一期项目下半年投产 |
上机数控 | 8 | 2023 年 | 0 | 0 | 8 | 15 | 内蒙 | 一期项目 8 万吨,规划 2023 年投产 |
东方希望 | 14.5 | 2023 年 | 0 | 4 | 14 | 20 | 宁夏 | 一期项目 14.5 万吨,预计 23 年三季 |
度投产 |
|
东岳硅材 | 10 | 2023M12 | 0 | 0 | 5 | 10 | 贵州 | 分两期建设,一期投产后 12 个月内且 |
具备开工条件的前提下开始二期工程 |
| | | | | | | | 施工 |
新疆晶和源 | 22 | 2024M7 | 0 | 0 | 9 | 28 | 新疆 | 已投产 6 万吨 |
永昌硅业 | | | | | | 10 | 云南 | 计划于 2021 年 11 月中旬开工建设, |
预计 24 年 12 月投产 |
|
通威股份 | | | | | | 50 | 云南 | 一期 15 万吨,预计 21 年底开工,目 |
前暂无进展 |
东方日升 | | | | | | 20 | 包头 | 建设周期 4 年 |
|
宝丰能源 | | | | | | 35 | 甘肃 | 一期项目预计 23 年 6 月底投产,不包 |
括工业硅 |
|
大全能源 | | | | | | 30 | 内蒙 | 一期项目 2023 年二季度建成投产,不 |
包括工业硅 |
|
特变电工 | | | | | | 20 | 内蒙 | 属于二期项目,建设时间未定 |
| | | | | | 40 | 内蒙 | 分两期建设,目前仍处于前期阶段 |
合计 | 144.5 | | 25 | 94 | 127 | 408 | | |
3.3 结论:供需双好,龙头企业将持续受益
需求持续向好叠加,有效供给增量有限,供需紧平衡状态有望维持。需求
端多晶硅、有机硅和铝合金三大下游同步推动工业硅消费量持续增长,预 计 2022-2024 年我国工业硅整体需求量分别为 215、261、283 万吨,3 年 复合增速为 15%,净出口方面预计需求量相对平稳。供给端新增产能多为 臵换而来,同时考虑到部分小产能在高环保成本的要求下逐渐退出,未来 3 年可释放的产能增量较为有限,整体产能利用率会持续提升,预计 2022-2024 年我国工业硅的产量分别为 286、340、363 万吨,行业供需缺口分 别为-1.0、3.6、2.3 万吨。 |
图表 64:工业硅供需平衡表(万吨) | | | | | |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E | 2023E | 2024E |
产能 | 480.0 | 500.0 | 482.0 | 482.0 | 500.0 | 525.0 | 594.0 | 627.0 |
产能利用率 | 45.8% | 48.0% | 45.6% | 43.6% | 52.2% | 54.5% | 57.3% | 57.9% |
产量 | 220.0 | 240.0 | 220.0 | 210.0 | 261.0 | 286.0 | 340.4 | 363.3 |
进口量 | 0.5 | 0.2 | 0.2 | 0.1 | 0.4 | 4.0 | 0.0 | 0.0 |
出口量 | 83.5 | 80.0 | 68.9 | 60.7 | 77.7 | 76.0 | 76.0 | 78.0 |
净出口 | 83.0 | 79.7 | 68.7 | 60.7 | 77.3 | 72.0 | 76.0 | 78.0 |
表观消费量 | 137.0 | 160.3 | 151.3 | 149.3 | 183.7 | 214.0 | 264.4 | 285.3 |
YOY | -0.6% | 17.0% | -5.6% | -1.3% | 23.0% | 16.5% | 23.0% | 7.9% |
实际需求量 | 142.0 | 156.0 | 162.0 | 168.0 | 186.4 | 215.0 | 260.8 | 283.0 |
YOY | 9.9% | 3.8% | 3.7% | 11.0% | 15.4% | 21.3% | 8.5% |
供需缺口/库存变化 | -5.0 | 4.3 | -10.7 | -18.7 | -2.7 | -1.0 | 3.6 | 2.3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 | 公司深度研究 |
| | 能耗成本显著提升,支撑产品价格中枢上移,公司依托规模和自备电厂双 |
重优势能够获取持续且稳定的利润。今年以来工业硅产品价格持续回落,目前化学级均价在 20000-21000 元/吨,随着丰水季的来临,供给量提升后 产品价格或将继续承压,考虑到各地电价成本上涨后工业硅行业整体生产 成本也随之提升,根据百川的测算今年以来行业平均生产成本在 16000-18000 元/吨,高成本下对产品价格能够形成一定的支撑。从行业格局角度 来看,随着合盛在建项目产能的持续释放,公司的市占率预计持续提升,可从 2021 年的 15.8%提升至 2024 年的 25.4%。长期来看,公司作为国内 工业硅的绝对龙头,并且未来 3 年拥有确定性供给增量,能够推动公司业 绩实现稳步增长。 |
图表 65:2016 年至今我国工业硅价格(元/吨) | 图表 66:2017-2024E 合盛硅业产能占比情况 |
| |
来源:百川盈孚、国金证券研究所 | 来源:百川盈孚、公司公告、国金证券研究所 |
四、进军新能源材料,产业链不断延伸
4.1 布局多晶硅板块,硅产业配套逐渐完善 |
| 新增产能大批投放,行业或将进入成本竞争阶段。2021 年期间多晶硅行业 供不应求推动产品价格一路上行,从原先的不足 10 万元/吨涨至当前的 25 万元/吨以上,在产品价格暴涨的背景下,众多企业开始大幅扩张多晶硅产 |
能,许多新企业也开始进军这一行业。从供需角度来看,今年供应紧张局 面仍将维持,考虑到明后两年新增产能的投放计划较多,2023-2024 年行 业预计会有所承压,产品价格也将逐渐回归常态,具备成本优势的企业将 |
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图表 67:多晶硅行业供需情况预测 | | | | | |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E | 2023E | 2024E |
全球光伏装机量(GW) | 106 | 115 | 130 | 170 | 220 | 245 | 270 |
国内硅片产量(GW) | 107 | 135 | 161 | 227 | 286 | 319 | 351 |
多晶硅原料单耗 | 0.3 | 0.3 | 0.3 | 0.3 | 0.3 | 0.3 | 0.3 |
国内多晶硅需求量(万吨) | 34.0 | 42.0 | 49.0 | 68.1 | 85.8 | 95.6 | 105.3 |
国内多晶硅产能(万吨) | 38.8 | 45.2 | 42.0 | 52.0 | 72.3 | 123.3 | 167.3 |
产能利用率 | 66.8% | 75.7% | 94.3% | 94.2% | 91.3% | 92.9% | 93.2% |
国内多晶硅产量(万吨) | 25.9 | 34.2 | 39.6 | 49.0 | 66.0 | 114.5 | 156.0 |
净进口(万吨) | 13.8 | 14.3 | 9.8 | 10.4 | 15.0 | -1.0 | -1.0 |
供需缺口/库存变化(万吨) | 5.7 | 6.5 | 0.4 | -8.7 | -4.8 | 18.0 | 49.7 |
来源:百川盈孚、国金证券研究所 | | 技术储备日益成熟,再度布局多晶硅业务。早在 2013 年公司就曾经建设 过多晶硅项目,按照其发展规划共分两期建设,首期 1500 吨建成后在 2014-2018 年间形成了一定的销售收入,但整体规模一直偏小且由于技术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方面不够成熟因而盈利能力也不及预期,目前这一项目产能已停产。近几 |
年公司通过加大研发力度,对相关产品的技术储备持续推进并优化,当前
在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上,公司开始根据自身的长期一体化布局发展策 略,积极推进对多晶硅板块的布局。公司在 2022 年 2 月公告拟投资 175 亿元建设年产 20 万吨的光伏多晶硅项目,计划建设周期为 2022 年 5 月至 2025 年 5 月,第一批产能预计在 2023 年第 2 季度正式投放。 |
图表 68:多晶硅市场均价(万元/吨) | 图表 69:2021 年大全能源多晶硅成本结构 |
| |
来源:百川盈孚、国金证券研究所 | 来源:大全能源公司公告、国金证券研究所 |
| 原料自供叠加低廉电价,公司成本优势明显。从成本端来看,参考大全能 源 2021 年的成本结构可以看出,原材料的成本占比高达 46%,主要以工 |
业硅和三氯氢硅为主,合盛作为工业硅巨头,能通过原料自供实现大幅降 本。第二大核心成本为电力成本,占比达到了 25%,公司建设基地位于新 疆,并且本身还具备电厂能自供一部分的电力,因而整体成本优势相对其 |
他的多晶硅企业会尤为显著。
4.2 切入光伏玻璃,推动光伏产业一体化布局
光伏玻璃是光伏组件必备材料,行业高景气推动需求持续增长。光伏玻璃 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起保护电池片,耐紫外光照防老化的作用,要求透光 率高以不阻碍光吸收。得益于新能源领域政策推进及光伏组件技术升级,
双玻组件由于更高的转换效率而逐渐得到推广。根据光伏行业协会预计, 中性预测下 2025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到 300GW,随着行业成熟度 的不断提高,2025 年全球双玻组件渗透率有望从 2020 年 29.7% 提升至 60%。双玻组件因为采用 2 块玻璃封装,因此对原片的耗用量更大,按照 目前双玻 2.0mm 玻璃和 2.5mm 玻璃,1GW 双玻组件对应光伏玻璃的需求 分别为 6.2 万吨和 7.2 万吨。按照目前单玻 3.2mm 玻璃,1GW 单玻组件 对应光伏玻璃的需求为 5 万吨。根据测算预计 2025 年光伏玻璃需求可到 到 1734 万吨,5 年复合增速为 19%。 |
图表 70:光伏玻璃需求测算 | | | | | | |
| 2020 | 2021E | 2022E | 2023E | 2024E | 2025E |
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预期(GW) | 130 | 170 | 220 | 245 | 270 | 300 |
全球光伏组件需求量(GW) | 156 | 204 | 264 | 294 | 324 | 360 |
双面组件渗透率 | 30% | 40% | 45% | 50% | 55% | 60% |
双面组件中 2.5mm 玻璃用量占比 | 50% | 45% | 40% | 30% | 20% | 10% |
双面组件中 2.0mm 玻璃用量占比 | 50% | 55% | 60% | 70% | 80% | 90% |
单玻组件所形成玻璃需求(万吨) | 457 | 510 | 605 | 613 | 608 | 600 |
双玻组件所形成玻璃需求(万吨) | 259 | 452 | 653 | 796 | 950 | 1134 |
光伏玻璃的需求(万吨) | 716 | 962 | 1258 | 1409 | 1558 | 1734 |
YOY | 18% | 34% | 31% | 12% | 11% | 11% |
来源:CPIA、国金证券研究所(需求测算为理论值)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 公司深度研究 |
| 目前行业呈现出双寡头垄断格局,未来进入新一轮产能扩张期。2021 年行 业总产量为 1019 万吨,表观消费量为 849 万吨,可以看出过去几年我国 |
光伏玻璃的整体供应相对宽松。从供应端来看,目前光伏玻璃行业市场集 中度较高,2021 年行业的 CR5 达到 71%,其中信义光能和福莱特两家的 占有率合计达到 53%。尽管当前光伏玻璃产能已经较多,但在新能源高景 气的背景下,各家企业仍然选择了大幅扩张,目前头部上市企业的累计扩 产规划就高达 1523 万吨,随着未来几年产能爆发期的来临,行业竞争或 将更加激烈。 |
图表 71:我国光伏玻璃产量和表观消费量(万吨) | 图表 72:2021 年全球光伏玻璃行业竞争格局 |
| |
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国金证券研究所 | 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国金证券研究所 |
图表 73:部分企业光伏玻璃扩产规划 | | | | |
企业 | 扩建 | 单线产能 | 扩建总产能 | 年产能 | 投产时间 | 建设地点 | 备注 |
产线 | (吨/日) | (吨/日) | (万吨) |
|
信义光能 | 8 | 1000 | 8000 | 240 | 2022 年 | 江苏张家港、 | 计划上半年投产 3 条线,下半年投产 |
5 条线,正在冷修的 2 条日熔量 900 |
安徽芜湖 | 吨的产线预计 2022 年 2 季度恢复运 |
| 6 | 1200 | 7200 | 216 | 2023 年 | 南通通州 | 作 |
一期 4 条线预计 2023 年点火,二期 |
2 条线预计 2024 年点火 |
福莱特 | 2 | 1200 | 2400 | 72 | 未定 | 浙江嘉兴 | 根据建设进度及市场情况陆续投产 |
| 4 | 1200 | 4800 | 144 | 未定 | 安徽滁州 | 安福五期项目 |
彩虹新能源 | 1 | 750 | 750 | 23 | 2022 年 | 合肥 | 在合肥光伏基地在建窑炉 1 座 |
|
| 4 | 1200 | 4800 | 144 | 2022 年 | 凤阳 | 预计 2022 年第二季度起分批逐步点 |
火 |
|
南玻 | 1 | 1200 | 1200 | 36 | 2022 年 | 咸宁 | 预计 2023 年第二季度起分批逐步点 |
火 |
| 2 | 1200 | 2400 | 72 | 未定 | 广西北海 | 前期筹备中 |
亿钧耀能 | 4 | 1200 | 4800 | 144 | 未定 | 湖北 | 分为两期建设 |
旗滨集团 | 3 | 1200 | 3600 | 108 | 2022 年 | 绍兴、漳州 | 2021 年建设后预计 2022 年投产 |
| 1 | 1200 | 1200 | 36 | 2023 年 | 福建 | |
合盛硅业 | 8 | 1200 | 9600 | 288 | 2023 年 | 新疆 | 预计从 2023 年开始分批投产 |
合计 | | 13750 | 50750 | 1523 | | | 按照 300 天计算 |
来源:各公司公告、国金证券研究所 | | 规模和成本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合盛切入后产业布局将持续完善。考虑 |
到后续行业可能承压,预计会进入成本竞争阶段,从光伏玻璃的成本结构 来看,原材料和能源为决定成本的核心因素,参考 2021 年彩虹新能源的 光伏玻璃成本结构,原材料占比高达 42.8%,其中石英砂和纯碱的占比最 大,能源的成本占比为 35.7%,主要为天然气和电力。公司规划建设的新 能源装备用超薄高透光伏玻璃,总设计产能为日熔量 9600 吨(8×1200),年产能约为 300 万吨,建设地点为新疆甘泉堡工业园区,计划点火投产时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间为 2023 年 6 月,将根据市场情况分批投产。一方面公司规划的单个窑 炉产线达到 1200 吨/日的标准,通过大窑炉的规划能较好地实现规模效应, 另一方面项目基地位于新疆,电力供应相对稳定且成本更低,公司在成本 |
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从合盛的自身产业布局来看,公司本身拥有工业硅 产能,后续还在布局多晶硅和光伏玻璃项目,能够较好地实现光伏产业的
纵向一体化布局。 图表 74:光伏玻璃价格情况(元/立方米) | 图表 75:光伏玻璃成本结构(2021 年彩虹新能源情况) |
| |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 来源:彩虹新能源招股说明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
五、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产销量假设 |
| 工业硅:新疆鄯善项目二期 40 万吨计划今年 2 季度投产,云南昭通项 目一期 40 万吨将在今年 4 季度投产,预计 2022-2024 年工业硅产量 分别为 100、160、160 万吨,考虑到未来 3 年行业供需双好,工业硅 产销率预计为 100%,除去用于生产有机硅的部分,2022-2024 年可 外销的量分别为 66、113、113 万吨。 |
| 有机硅:鄯善二期 20 万吨硅氧烷及下游深加工项目今年 1 季度已经投 产,鄯善三期 20 万吨硅氧烷及下游深加工项目计划今年 4 季度投产,预计 2022-2024 年有机硅单体有效产能可提升至 123、173、173 万吨,考虑到未来 2 年为有机硅产能投放高峰期,预计公司产能利用率会略 有下滑,2022-2024 年有机硅折 DMC 销量分别为 65、90、90 万吨。 |
| 多晶硅:公司在建产能 20 万吨,预计在 2023 年第二季度开始分批投 |
产,考虑到公司为新进入者,需要一定时间调试后才能顺畅生产,预 计 2023-2024 年能正式实现的销量分别为 3、10 万吨。 |
| 光伏玻璃:公司在建产能 300 万吨(共 8 条产线,单条产线日熔量 1200 吨),预计在 2023 年第二季度开始分批投产,考虑到公司为新进 入者,需要一定时间调试后才能顺畅生产,预计 2023-2024 年能正式 实现的销量分别为 4471、11923 万平方米。 |
产品价格和盈利假设 |
| 工业硅:未来 3 年工业硅行业供需有望维持紧平衡,考虑到当前整体 行业成本为 17000-18000 元/吨,公司自身具备较强的成本优势,这里 假设 2022-2024 年工业硅价格分别为 18114、17600、17500 元/吨,毛利率分别为 37.3%、34.6%、34.3%。 |
| 有机硅:明后两年国内迎来投产高峰期,预计行业中期有承压的可能,因此假设 2022-2024 年有机硅折 DMC 的价格分别为 25418、23000、22000 元/吨,毛利率分别为 41.7%、36.3%、35.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 | 公司深度研究 |
| | 多晶硅:国内迎来新一轮扩产周期,预计价格将回归至原先的常态水 |
平,因此保守预测投产后多晶硅的价格为 61947 元/吨。成本主要根据 |
原料单耗和价格进行测算(公司多晶硅的投产进度具备不确定性,因 |
| 此测算时假设原料外购),考虑到公司作为新进入行业者刚开始规模较 小成本相对会高一些,预计 2023-2024 年毛利率分别为 8.6%、13.5%。 光伏玻璃:国内迎来新一轮扩产周期,行业有承压可能,预计价格会 有所回落,因此假设 2023-2024 年光伏玻璃的价格分别为 22、21 元/ 平米。虽然公司窑炉规模大但为行业的初进入者,生产成本大概率会 位于一二线厂家的成本之间,预计毛利率分别为 9.6%、20.0%。 |
图表 76:各项产品盈利预测拆分 | | | | | |
2019 | 2020 | 2021 | 2022E | 2023E | 2024E |
工业硅 | | | | | | |
销量(万吨) | 49 | 37 | 53 | 66 | 113 | 113 |
单价(元/吨) | 10193 | 10501 | 16702 | 18114 | 17600 | 17500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5038 | 3849 | 8911 | 12031 | 19923 | 19810 |
YOY | | -23.6% | 131.5% | 35.0% | 65.6% | -0.6% |
毛利(百万元) | 1194 | 995 | 4379 | 4482 | 6886 | 6803 |
毛利率 | 23.7% | 25.9% | 49.1% | 37.3% | 34.6% | 34.3% |
有机硅 | | | | | | |
销量(万吨) | 20 | 29 | 41 | 65 | 90 | 90 |
单价(元/吨) | 18553 | 17222 | 29645 | 25418 | 23000 | 22000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3803 | 4996 | 12241 | 16395 | 20700 | 19800 |
YOY | | 31.4% | 145.0% | 33.9% | 26.3% | -4.3% |
毛利(百万元) | 1270 | 1506 | 6838 | 6836 | 7510 | 6960 |
毛利率 | 33.4% | 30.1% | 55.9% | 41.7% | 36.3% | 35.1% |
多晶硅 | | |
销量(万吨) | 3 | 10 |
单价(元/吨) | 61947 | 61947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1858 | 6195 |
YOY | | 233.3% |
|
毛利(百万元) | 160 | 839 |
毛利率 | 8.6% | 13.5% |
光伏玻璃 | | |
销量(万平方米) | 4471 | 11923 |
单价(元/平米) | 22 | 21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989 | 2532 |
YOY | | 156.0% |
毛利(百万元) | 95 | 505 |
毛利率 | 9.6% | 20.0% |
其他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98 | 124 | 192 | 277 | 277 | 277 |
| | | | | |
YOY | | 26.4% | 55.3% | 44.4% | 0.0% | 0.0% |
毛利(百万元) | 21 | 25 | 68 | 100 | 100 | 100 |
毛利率 | 21.3% | 20.4% | 35.6% | 36.0% | 36.0% | 36.0%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 | 8939 | 8968 | 21343 | 28703 | 43748 | 48614 |
YOY | | 0.3% | 138.0% | 34.5% | 52.4% | 11.1% |
营业利润(百万元) | 2485 | 2527 | 11285 | 11418 | 14752 | 15207 |
毛利率 | 27.8% | 28.2% | 52.9% | 39.8% | 33.7% | 31.3%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盈利预测:预计 2022-2024 年营业总收入为 287、437、486 亿元,同比 增长 34.5%、52.4%、11.1%;净利润为 82.2、101.8、103.2 亿元,同比 增长 0.1%、24%、1.3%。 |
投资建议:公司为全球工业硅龙头和国内有机硅龙头,未来 3 年产能持续 扩张叠加进军多晶硅和光伏玻璃等新能源领域,公司业绩稳步向上的同时 估值体系也有望得到重塑。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 EPS 分别是 7.65、9.48、9.61 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分别是 12.16、9.81、9.68 倍,考虑到 公司稳固的行业地位和难以复制的成本规模优势,我们给予公司 2022 年 15 倍 PE,目标价 114.73 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
图表 77:可比公司估值表 | | EPS(万得一致预测均值) | | | |
股票代码 | 股票名称 | 股价(元) | | | PE | |
2022E | 2023E | 2024E | 2022E | 2023E | 2024E |
600596 | 新安股份 | 18.32 | 2.61 | 2.88 | 3.37 | 7.01 | 6.36 | 5.44 |
300821 | 东岳硅材 | 15.35 | 1.92 | 2.19 | - | 7.97 | 7.01 | |
688303 | 大全能源 | 59.00 | 6.10 | 4.97 | 5.34 | 9.67 | 11.86 | 11.05 |
600438 | 通威股份 | 44.67 | 3.88 | 3.61 | 3.99 | 11.52 | 12.37 | 11.20 |
601865 | 福莱特 | 43.40 | 1.38 | 1.91 | 2.44 | 31.42 | 22.70 | 17.80 |
中位数 | | 9.48 | 9.61 | 9.67 | 11.86 | 11.12 |
平均数 | | 13.52 | 12.06 | 11.37 |
603260 | 合盛硅业 | 93.00 | 7.65 | 12.16 | 9.81 | 9.68 |
六、风险提示
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公司在工业硅和有机硅板块均有较多在建项目,并 且有在建多晶硅和光伏玻璃项目,若产能无法按照原定计划和节奏投放,将对公司收入和利润均造成影响。
产品价格下跌。工业硅、有机硅、多晶硅和光伏玻璃的价格当前都处于相 对高位,若相关行业的新增产能投放超预期可能会导致行业景气度承压,进而对公司的营收和利润造成影响。
原料价格上升。公司产品成本中原料占比较高,甲醇、煤炭和石油焦等外 购原料受到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影响,会对产品的毛利率产生一定影响。
光伏装机需求低于预期。光伏装机量直接影响到对多晶硅、光伏玻璃的需 求,同时工业硅为多晶硅的核心原材料,若新增光伏装机量不达预期会导 致对这些产品的需求下滑,进一步影响公司的收入情况。
能耗双控政策逐渐放宽。供给端扩张受限是工业硅行业景气度得以维持的 重要原因,如果当前能耗双控的政策开始放宽可能导致行业扩产超预期,
| 对工业硅板块的营收利润造成影响。 大股东减持:公司在 2022 年 3 月 8 日发布公告称大股东富达实业拟在 2022 年 9 月 24 日前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 2148.3 万股(即不 超过公司总股本的 2%),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 4296.7 万股(即 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 4%),截至 5 月 17 日富达实业已减持 628.4 万吨,持股比例降低至 7.4%,未来在公司大股东减持计划的继续推进下,公司股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 | | 公司深度研究 |
市场中相关报告评级比率分析 | | | 市场中相关报告评级比率分析说明: |
|
日期 | 一周内 | 一月内 | 二月内 | 三月内 | 六月内 | 市 场中相 关报告投 资建议 为“买 入”得 1 分 ,为 |
买入 | 1 | 17 | 22 | 25 | 39 | “增持”得 2 分,为“中性”得 3 分,为“减持”得 4 |
增持 | 1 | 5 | 6 | 6 | 1 | 分,之后平均计算得出最终评分,作为市场平均投资建 |
中性 | 0 | 0 | 0 | 0 | 1 | 议的参考。 |
减持 | 0 | 0 | 0 | 0 | 0 | 最终评分与平均投资建议对照: |
评分 | 1.50 | 1.23 | 1.21 | 1.19 | 1.07 | 1.00 =买入; 1.01~2.0=增持; 2.01~3.0=中性 |
来源:聚源数据 | | | 3.01~4.0=减持 |
买入: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上涨幅度在 15%以上;
增持: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上涨幅度在 5%-15%;
中性: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变动幅度在 -5%-5%;
减持: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下跌幅度在 5%以上。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版权归“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金证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 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制作任何形式的复制、转发、转载、引用、修改、仿制、刊发,或以任何侵 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经过书面授权的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 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本报告的产生基于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但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对这 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国金证券不作出任何担保。且本报告中 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在不作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可能会随时调整。
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参考,不作为或被视为出售及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邀请或要约。客户应当 考虑到国金证券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而不应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证券研究报 告是用于服务具备专业知识的投资者和投资顾问的专业产品,使用时必须经专业人士进行解读。国金证券建议获取 报告人员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报告本身、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也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国金证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 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
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国金证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为 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本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故本报告所载观点可能与其他类似研究报告的观点及市 场实际情况不一致,且收件人亦不会因为收到本报告而成为国金证券的客户。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报告仅供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风险评级高于 C3 级(含 C3 级)的投资者使用;非国金证券 C3 级以上(含 C3 级)的投资者擅自使用国金证券研究报告进行投资,遭受任何损失,国金证券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此报告仅限于中国大陆使用。 | 北京 | 深圳 |
上海 |
电话:021-60753903 | 电话:010-66216979 | 电话:0755-83831378 |
传真:021-61038200 | 传真:010-66216793 | 传真:0755-83830558 |
邮箱:researchsh@gjzq.com.cn | 邮箱:researchbj@gjzq.com.cn | 邮箱:researchsz@gjzq.com.cn |
邮编:201204 | 邮编:100053 | 邮编:518000 |
地址:上海浦东新区芳甸路 1088 号 | 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长椿街 3 号 4 层 | 地址:中国深圳市福田区中心四路 1-1 号 |
紫竹国际大厦 7 楼 | 嘉里建设广场 T3-2402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浏览量: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