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性资金量增价降 中小微企业普遍受益
坚守金融工作的人民性,就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为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提供普惠性、持续性的资金支持。近年来,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融资环境总体改善。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实体企业、金融系统、政府部门和学界的代表委员表示,提振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信心,对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对于推动经济企稳回升、促进创业创新等意义重大。
关于具体的金融支持政策,有代表委员建议:再次延续延期还本付息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采取更适应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需求的贷款政策等。着眼于普惠金融长效机制建设,多位代表委员建议:进一步发挥金融科技与数据的力量。
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普遍受益
“近年来,针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中央持续加大助企纾困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解决实际困难。”在全国政协委员、南旋集团创办人王庭聪看来,很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中受益。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过去一年工作时提到,“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新发放企业贷款平均利率降至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对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减息。”“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普遍受益。”
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8%,比全部贷款增速高12.7个百分点;2022年全年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7%,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此外,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继续为受疫情影响的经营主体争取“喘息之机”。
“企业融资‘获得感’明显增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行长严宝玉表示,人民银行推动金融助企纾困一揽子政策落地,包括创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多次实施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等;金融机构响应政策、不断下沉服务重心;政府部门持续完善融资配套机制,由此形成了共同推动普惠小微、助企融资纾困的良好局面。
有效提振中小微企业发展信心
挑战依然不容忽视。
“当前,民营企业发展压力较大,产业集群效果不够突出,发展质量有待提升。”全国政协委员、恒银科技董事长江浩然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董事长程蓓认为,受限于传统金融模式需抵押、重担保的状况以及银企信息不对称的现实,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
严宝玉建议,要把多方面的政策举措落实好,有效提振中小微企业和广大个体工商户的发展信心;要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持政策的相对稳定,并持续提升科技赋能服务。
就具体的金融支持政策,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何杰建议,延续特定行业的无还本续贷、专项贷款等政策措施,解决其资金周转困难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王立生建议,对农村中小银行发放给小微企业的贷款,免除或大幅减少增值税和所得税,补偿银行承担的部分风险成本。江浩然建议,加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鼓励金融机构灵活采用续贷、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等措施。
发展普惠金融强化制度与服务创新
着眼于普惠金融长效机制建设,多位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中原银行董事长徐诺金表示,发展普惠金融,强化金融制度与服务创新,不仅是贯彻金融政治性和人民性的需要,还是增进社会公平与和谐,让所有经济主体都能分享普惠金融带来的“阳光雨露”,为共同富裕“保驾护航”的客观要求。徐诺金建议,尽快出台涵盖基本金融服务权利、金融机构义务、政府部门激励引导和监督职责等内容的普惠金融促进法。
严宝玉表示,要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需要从三个方面“对症下药”,逐一破解融资全流程的痛点、堵点:一是从金融供给端持续发力,进一步提升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二是从融资中间环节减负助力,进一步推动第三方中介服务收费标准规范合理;三是从企业需求端辅助加力,进一步引导实现市场化低成本融资。
合理运用金融科技,有助于解决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题。程蓓建议,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建立“以企业银行账户为核心、以支付结算为手段、以收支流水数据为基础、以金融科技为驱动”的企业收支流水大数据平台,同步联合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数据交易所,共同组建涵盖企业、金融、政务、市场等多方数据的普惠金融大数据中心。
近年来,国有大型银行发挥了普惠金融的“头雁”带动作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表示,建设银行通过数字化手段为普惠客群从“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找到了路径。下一步,该行将进一步提升服务触达和信贷覆盖能力,继续采取减费让利措施,助力降低企业成本。
地方中小银行也是支持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重要力量。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银行董事长林罡表示,要将政策红利有效传导至广大实体、小微客户群体;要通过优化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加强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减费让利,切实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浏览量: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