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买入)银行业周报:如何看待一季度贷款投向?

发布时间: 2022年05月09日    作者: xn2oyhja    栏目:行业研报

股票代码 :
股票简称 :
报告名称 :银行业周报:如何看待一季度贷款投向?
评级 :买入
行业:


2022 年 5 月 8 日

行业研究

如何看待一季度贷款投向?

——银行业周报(2022.4.25 – 2022.5.8)

核心观点 银行业

5 月 6 日,人民银行发布 2022 年 1Q 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1Q 新增人 民币贷款 8.34 万亿,对公与零售比例大致为 6:1。截至 1Q 末,人民币贷款同 比增长 11.4%,增速季环比略降 0.2pct。

房地产企业贷“浮出水面”,按揭需求仍偏弱。1Q 房地产贷款增长环比改善,但态势依然偏弱,当季新增 0.78 万亿,占全部新增信贷的 9.3%,同比少增

买入(维持)

作者

分析师:王一峰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9050002

010-57378038

0.89 万亿: wangyf@ebscn.com

1)开发贷 2Q21 以来首次“浮出水面”。1Q 开发贷新增 0.29 万亿,为 2Q21 以来首次单季正增长,但同比仍少增 0.22 万亿。4Q21 以来,房地产融资政策 逐步放松,但囿于开发商开工意愿不足、弱资质房企资金可得性差等供需两方

分析师:董文欣
010-57378035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1090001

面因素,开发贷投放强度仍弱; dongwx@ebscn.com

2)按揭贷款“量价齐跌”。①“量”方面,1Q 按揭贷款新增 0.52 万亿,同比 联系人:蔡霆夆

少增 0.71 万亿,增速季环比下降 2.3pct 至 8.9%。②“价”方面,一季度金融 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3 月新发放按揭贷款利率为 5.42%,较年初下降 17bp。进入 2Q,居民加杠杆意愿及能力仍相对不足,供求关系影响下,按揭 贷款利率延续下行态势,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4 月 103 个重点城市房贷利率 水平创 2019 年以来月度新低。近期多地密集出台政策维稳地产销售,4 月 29 日政治局会议提出“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 善性住房需求”。预计后续房地产调控“因城施策”加码,更多城市有望出台政 策支持购房需求、维稳市场预期,进而刺激房地产销售和按揭回暖。

工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高增速,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平稳,预计 2Q 基 建投资将在托底经济过程中发挥“压舱石”作用。1Q 工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

caitingfeng1@ebscn.com

行业与沪深 300 指数对比图

20.7%,维持较高增速;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 13.2%至 30.26 万亿,资料来源:Wind

增速较为平稳。新增基础设施贷款占 1Q 全部产业新增中长期贷款的 38.7%。3

月下旬以来,疫情散点多发,特别是上海疫情封控举措对长三角地区的物流、供应链等产生的扰动已逐步显现。在此背景下,预计基建投资将率先发挥在托 底经济过程中的“压舱石”作用,并有助于增强市场对于“宽信用”、“稳增

相关研报

公募基金 1Q 增配银行股,城商行持仓比例升 至 新 高 — — 银 行 业 周 报 ( 2022.4.18 –

长”持续性的信心。
特定领域支持力度加大,绿贷、普惠小微等持续高增。截至 1Q 末,绿色贷款 同比增速升至 38.6%高位,延续逐季提升态势。普惠小微贷款增速录得
2022.4.24)
从监管数据看银行业 1Q 经营:扩表加速,不 良 改 善 — — 银 行 业 周 报 ( 2022.4.11 – 2022.4.17)

24.6%,增速自 2Q21 以来逐季回归常态化,现阶段仍维持较高增速。5 月 5 日国常会提出“今年国有大型银行新增普惠小微贷款 1.6 万亿元”,测算国有大 行 2022 年普惠小微同比增速需达到 24.4%左右的较高水平,较上年下降

10pct 左右,继续发挥“头雁”作用。

行情回顾与银行股投资逻辑。4 月 25 日以来,银行指数下跌 5.6%,跑输沪深 300 指数 3.04pct。2Q 疫情演化对银行股走势来说是重要变量。当前宏观经济 对“宽信用”确定性预期不强,稳定信贷投放仍是当务之急。4 月 29 日政治局 会议释放了明确的“稳增长”信号,后续配套政策有望逐步落地,叠加市场流 动性充裕,有助于稳定银行的扩表强度,形成有效对冲,进而稳定和延续银行 板块表现。银行股投资建议把握三条主线:1)经营基本面优质,股价受事件性 冲击被压制的招商银行;2)信贷投放“头雁”、负债端优势明显的邮储银行;3)深耕优质区域且有业绩释放诉求的银行,如杭州、南京、江苏、常熟银行。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不及预期;房地产风险形势扰动;金融让利实体超预期。

完善金融稳定顶层设计,推动宽信用逐步兑现——银行业周报(2022.4.4 – 2022.4.10)

从央行评级看尾部金融机构风险——银行业周 报(2022.3.21 – 2022.3.27)

“稳增长”政策待加码,银行股表现料分化——银行业周报(2022.3.7 – 2022.3.13)

从银行经营视角看政府工作报告——银行业周 报(2022.2.28 – 2022.3.6)

政策面迎多重利好,情绪面受较强扰动——银 行业周报(2022.2.21 – 2022.2.27)

房地产与基建“双稳”诉求推动银行股上行——银行业周报(2022.2.14 – 2022.2.20)

“宽信用”信号更加明确,北向资金大举增配 银行——银行业周报(2022.2.7 – 2022.2.11)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银行业

1、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分析

5 月 6 日,人民银行发布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1Q 新增人民币贷 款 8.34 万亿元,同比多增 0.66 万亿元。新增贷款中,对公与零售比例大致为 6:1。截至 1Q 末,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 11.4%,增速季环比略降 0.2pct。

房地产开发贷“浮出水面”,按揭贷款增速、定价环比均有下行

1Q 新增房地产贷款 0.78 万亿元,占全部新增信贷的 9.3%,同比少增 0.89 万 亿元;截至 1Q 末,房地产贷款增速季环比下降 1.9pct 至 6.0%。房地产贷款 投放总体增长态势依然偏弱。分项看:

1)开发贷 2Q21 以来首次“浮出水面”。1Q 新增房地产开发贷 0.29 万亿,为 2Q21 以来首次单季正增长,但同比仍少增 0.22 万亿。我国房地产融资政策自 去年四季度以来逐步放松,但囿于开发商拿地意愿不足、银行风险偏好较低、弱资质房企资金可得性差等因素,开发贷投放强度相对不足,同比增速大体呈 逐季趋降态势;

2)按揭贷款增速、定价环比均有下行。①“量”的方面,1Q 按揭贷款新增 0.52 万亿元,同比少增 0.71 万亿元,增速季环比下降 2.4pct 至 8.9%。居民 购房意愿偏弱拖累按揭需求。②“价”的方面,3 月新发放按揭贷款利率为 5.42%,较年初下降 17bp。进入 2Q,居民加杠杆意愿及能力仍相对不足,供 求关系影响下,按揭贷款利率仍延续下行态势。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4 月 103 个重点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 5.17%,二套利率为 5.45%,分别较 3 月 回落 17bp、15bp,利率水平已创下 2019 年以来月度新低。

开年以来,房地产维稳政策进一步转向消费端,中指监测数据显示,2022 年以 来,全国已有超过 100 城出台优化房地产销售环境相关政策,特别是 4 月以 来,各地政策出台频率明显加快,单月超过 70 城出台政策超百次,频次显著 高于 1-3 月。但当前居民购房意愿和能力仍相对不足,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叠 加封控措施升级,短期内,部分居民就业、收入和预期稳定性受到影响,进一 步削弱了其对包括住房按揭贷款在内的消费信贷需求。1Q 零售贷款新增 1.26 万亿元,同比少增 1.3 万亿。

4 月 29 日政治局会议提出“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 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预计后续房地产调控“因城施策”可能加码,更多城市 将结合自身情况,出台政策支持合理购房需求、维稳市场预期,进而刺激房地 产销售和按揭回暖。

图 1:103 城按揭贷款利率自 2021 年 10 月以来逐月下行

资料来源:贝壳研究院,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银行业

图 2:房地产贷款增速季环比下降 1.9pct 至 6.0%,开发贷及按揭贷款增速季环比均有所回落

单位:万亿20201Q211H213Q2120211Q22
人民币房地产贷款
房地产贷款YoY49.5850.0350.7851.4052.1753.22
11.7%10.9%9.5%7.6%7.9%6.0%
单季新增0.751.670.750.620.770.78
单季同比多增n/a(0.08)(0.49)(0.81)0.02(0.89)
房地产开发贷YoY11.9112.4212.3012.1612.0112.56
6.1%4.4%2.8%0.0%0.9%-0.4%
单季新增(0.25)0.51(0.12)(0.14)(0.15)0.29
单季同比多增n/a(0.16)(0.20)(0.33)0.10(0.22)
其中:保障性住房开发贷YoY4.654.724.654.64n/an/a
1.0%-0.2%-1.5%-2.0%n/an/a
单季新增(0.08)0.07(0.07)(0.01)n/an/a
单季同比多增n/a(0.05)(0.06)(0.02)n/an/a
个人住房贷款YoY34.4435.6736.5837.3738.3238.84
14.6%14.5%13.0%11.3%11.3%8.9%
单季新增0.851.230.910.790.950.52
单季同比多增n/a0.15(0.30)(0.44)0.10(0.71)
资料来源:人民银行,光大证券研究所;注:自 2021 年起,房地产贷款统计口径不再包含证券化的房地产贷款,相关增量和增速数据已进行可比口径处理;1Q22 为剔除商业银行会计

科目调整的影响,房地产有关贷款同比增速均已做可比口径调整

基建有望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绿色信贷、普惠小微等特定领域贷款维持高

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较高,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平稳,预计 2Q 基建将 发挥更加重要作用。截至 1Q 末,工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 20.7%至 14.39 万 亿元,增速季环比下降 1.9pct;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 9.2%至 52.22 万 亿元,增速季环比下降 1.8pct;基础设施1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 13.2%至 30.26 万亿元,增速季环比下降 2.1pct。

4 月 29 日政治局会议释放了明确的“稳增长”信号,会议要求“加大宏观政策 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 行在合理区间”,提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交通物流畅通,确保重 点产业链供应链、抗疫保供企业、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等政策要求。银保 监会随后召开专题会议传达会议精神,进一步指出 “支持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 作用,做好“十四五”规划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融资保障,支持适度超前开展 基础设施投资”。3 月下旬以来,疫情散点多发,特别是上海疫情封控举措对长 三角地区的物流、供应链等产生的扰动已逐步显现。展望 2Q,即使疫情如期得 到有效管控,工业企业生产等经济活动逐步修复仍需要一定时间。在此背景 下,预计基建投资将率先发挥在托底经济过程中的“压舱石”作用。基建领域 发力力度加大,有助于增强市场对于“宽信用”持续性的信心,从而强化银行 业亲周期的经营表现。

绿色贷款增速逐季提升至 38.6%高位。截至 1Q 末,绿色信贷余额 18.07 万亿 元,单季新增 2.05 万亿元,同比增速季环比提升 5.6pct 至 38.6%,增速逐季 提升。绿色信贷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清洁能源等领域;行业分布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绿色贷款占比 24.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 供应业绿色贷款占比 26.7%,包括绿色建筑、绿色农业、垃圾治理等的其他行 业合计占比 49.2%。

1基础设施业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 施管理业。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 证券研究报告
银行业

表 1:绿色信贷同比增速逐季提升,绿色信贷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清洁能源等领域

1Q21 2Q21 3Q21 2021 1Q22
绿色贷款(万亿) 13.03 13.92 14.78 15.90 18.07
同比增速(%) 24.6% 26.5% 27.9% 33.0% 38.6%
增速季环比变动(pct) 4.3 1.9 1.4 5.1 5.6
其中:投向具有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万亿元) 6.47 6.79 6.98 7.30 7.79
投向具有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万亿元) 2.29 2.58 2.91 3.36 4.22
绿色贷款——分用途
其中: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贷款(万亿元) 同比增速(%) 6.29 6.68 6.99 7.40 8.27
25.0% 26.5% 25.7% 28.3% 31.3%
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万亿元) 同比增速(%) 3.40 3.58 3.79 4.21 4.74
17.2% 19.9% 22.8% 31.7% 39.3%
绿色贷款——分行业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绿贷(万亿元) 3.85 3.98 4.02 4.13 4.36
同比增速(%) 15.0% 16.4% 14.2% 14.2% 13.2%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绿贷款(万亿3.73 3.88 4.08 4.41 4.82

元)

同比增速(%) 19.7% 20.2% 22.5% 25.7% 29.2%

资料来源:人民银行,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注:绿色贷款是指金融机构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等经济活动,发放给企(事)业法人、国家规定可以 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组织或个人,用于投向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绿色服务等领域的贷款。

普惠小微贷款仍维持较高增速,国常会预设增长目标下,大行料将进一步发挥“头雁”作用。截至 1Q 末,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 24.6%至 20.77 万亿元,增速季环比下降 2.7pct。单季新增 1.55 万亿元,同比少增 0.02 亿元。普惠小 微贷款投放仍处于较高增速水平,但自 2Q21 以来,普惠小微贷款增速已逐季 回归常态化。5 月 5 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为 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举措。会议指出要加大金融扶持,“今年国有大型 银行新增普惠小微贷款 1.6 万亿元,引导银行加强主动服务”。测算今年大行普 惠小微贷款增速需达到 24.4%以上的较高水平,继续发挥“头雁”作用;相应 的,增速较上年下降 10pct 左右。

图 3: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降至较低水平

资料来源:人民银行,光大证券研究所

图 4:按 1.6 万亿增量测算,大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速将超 24%

资料来源:银保监会,国常会,光大证券研究所

有效信贷需求不足背景下,预计 2Q 贷款利率延续下行态势
3 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为 4.37%,较年初和上年同期分别下降 8bp、19bp。现阶段信贷需求并未明显回暖、疫情散点多发,叠加再贷款工具的放量使用,不排除 LPR 仍有进一步下调可能。预计二季度资产端利率仍有较大下行空间,进而增大 NIM 收窄压力,需要负债端辅之以更多管控手段,用来稳定息差。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4- 证券研究报告
银行业

图 5: 一季度企事业贷款整体增速稳中有升,工业中长期贷款、普惠小微等仍维持 20%以上的较高增速

单位:万亿20201Q211H213Q2120211Q22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YoY172.75180.41185.50189.46192.69201.01
12.8%12.6%12.3%11.9%11.6%11.4%
单季新增3.387.675.093.963.238.34
单季同比多增n/a0.570.10(0.21)(0.15)0.66
本外币企事业单位贷款
企事业单位贷款YoY110.53116.09119.11121.26122.68129.83
12.4%10.9%10.8%11.1%11.0%11.8%
单季新增1.355.563.022.151.427.25
单季同比多增n/a(0.72)0.130.500.071.69
企事业单位贷款——分期限
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YoY41.5742.4943.2143.6244.1347.37
8.2%2.3%1.7%4.4%6.2%11.5%
单季新增(0.22)0.930.720.410.513.20
单季同比多增(2.20)(0.24)1.130.732.28
中长期贷款YoY66.0670.5572.6974.4575.3179.14
15.3%16.9%16.8%15.3%14.0%12.2%
单季新增1.504.472.141.760.863.96
单季同比多增n/a1.400.27(0.58)(0.64)(0.51)
企事业单位贷款——分用途
固定资产贷款YoY47.5850.1951.0852.1752.3854.95
11.6%11.9%11.4%10.7%10.1%9.5%
单季新增0.462.610.891.090.212.57
单季同比多增0.40(0.11)(0.18)(0.25)(0.04)
经营性贷款YoY45.3348.1449.2249.4749.7852.73
12.9%11.9%11.4%10.4%9.8%9.6%
单季新增0.532.811.080.250.312.95
单季同比多增n/a(0.04)(0.10)(0.37)(0.22)0.14
本外币分行业中长期贷款
全部产业本外币中长期贷款n/an/an/a67.4668.1071.69
YoYn/an/a16.8%15.0%13.7%11.9%
单季新增n/an/an/an/a0.643.59
单季同比多增n/an/an/an/an/an/a
工业中长期贷款11.0111.9212.5913.0513.4914.39
YoY20.0%24.2%25.8%24.1%22.6%20.7%
单季新增0.500.920.670.460.440.94
单季同比多增n/a0.490.26(0.04)(0.06)0.02
服务业中长期贷款45.0447.8348.9149.7250.0052.22
YoY14.3%14.9%14.5%12.4%11.0%9.2%
单季新增0.802.771.080.810.282.30
单季同比多增n/a0.550.02(0.73)(0.52)(0.47)
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25.0826.7327.57n/a28.9030.26
YoY14.2%n/a17.3%16.4%15.3%13.2%
单季新增n/a1.650.84n/an/a1.39
单季同比多增n/an/an/an/an/a(0.25)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35.20%n/a41.60%37.80%31.80%29.50%
较上季末(pct)4.70n/an/a(3.80)(6.00)(2.30)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n/an/a46.3%n/a32.8%31.9%
较上季末(pct)n/an/an/an/an/a(0.90)
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
普惠金融领域贷款YoY21.5323.4624.7625.8126.5228.48
24.2%28.0%25.5%23.1%23.2%21.4%
单季新增0.551.961.301.050.711.98
单季同比多增n/a0.93(0.09)(0.21)0.160.02
普惠小微贷款YoY15.1016.6717.7418.5919.2320.77
30.3%34.3%31.0%27.4%27.3%24.6%
其中:信用贷款单季新增0.501.581.070.850.641.55
单季同比多增n/a0.74(0.07)(0.20)0.14(0.02)
n/a3.02n/an/an/a3.93
YoYn/an/an/an/an/a30.1%
单季新增n/an/an/an/an/an/a
单季同比多增n/an/an/an/an/an/a

资料来源:人民银行,光大证券研究所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5- 证券研究报告
银行业

图 6:住户贷款同比少增 1.3 万亿,经营性贷款和消费性贷款分项均同比少增

资料来源:人民银行,光大证券研究所

表 2:部分国股银行 1Q 信贷投放相关情况

上市银行 一季度信贷投放情况
工商银行 对公贷款:增长最快的行业是制造业、交通仓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建筑业等投向。增量方面,对公基建、制造业占 比应该是最高,均超过 4 成;
零售贷款:疫情、房地产市场等各类不确定因素对个贷均有负面影响。下一阶段将在个人贷款领域提前布局,加大包括住 房贷款、消费贷、信用卡融资支持力度,以大财富管理为抓手拓客"
农业银行 对公贷款:目前增量前五位的是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建筑、批发零售等;
后期投放重点领域:a、乡村振兴、b、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稳增长”贷款保持稳定增长;c、围绕服务碳达峰碳中 和目标,大力发展绿色金融;d、制造业;e、科技创新;f、持续加大对民营(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g、聚焦普惠、养老、民生领域。
交通银行 普惠小微:今年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初步计划全年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幅 30%;
战略性重点产业: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提升服务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低碳传统产业升级等领域的 能力和水平,打造与新经济特点相适应的客户和资产结构"
邮储银行 对公贷款:一季度聚焦绿色、制造业、基建类贷款,随着政策效应的显现,对公贷款投放力度不错;
零售贷款: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偏弱的主要是消费类贷款,与同业一致,但消费类贷款市场份额总体稳定;农村县域地区 的个人经营贷款,量价上都是整体贷款组合的压舱石,一季度个人经营贷款同比多增 100 多亿,比年初增速达两位数,是贷款保持稳定的重要原因。
招商银行 对公贷款:一季度,在信用卡、消费贷和住房按揭暂时受到外部形势影响情况下,公司灵活调整资产配置结构,适度加大 了对公贷款投放力度。投向上,确定了优质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绿色产业等这些领域作为对公资产的重点投放方 向,实行名单制经营;
零售贷款:1、按揭:今年一季度受影响最大的是个人按揭贷款业务,这和房地产的市场调控有一定的关系。下一阶段,将 继续加大优质个人按揭贷款的获取,除了继续推动优质一手楼的贷款发放,也会加大推动优质二手楼的按揭贷款;2、信用卡:除了聚焦优质年轻客群经营,也会采取一些营销措施推动消费贷款需求的回升,包括汽车金融贷款的推动。
兴业银行 对公贷款:下阶段将继续聚焦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绿色融资、先进制造业、新基建等领域,加大对公贷款投放力度; 零售贷款:住房贷款受去年一季度高基数影响增速有所下降,但信用卡、消费贷等增长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住房贷款增长乏 力。下一阶段,信贷政策优先向汽车分期等优质低风险产品倾斜,特别是提升新能源汽车分期等绿色金融领域资产规 模,客群也进一步向年轻且收入稳定的优质客群迁移。

资料来源:各公司业绩推介材料,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6- 证券研究报告
银行业

2、行业走势与板块估值

2.1、市场行情回顾

A 股:4 月 25 日 – 5 月 6 日,银行指数下跌 5.6%,沪深 300 指数下跌 2.6%,银行指数跑输沪深 300 指数 3.04pct。分行业来看,国防军工(+2.5%)、家 电(+2.1%)、建筑(+1.8%)等板块领涨,银行板块排名第 23/30。个股表 现上,仅成都银行(+5.5%)、浙商银行(+2.2%)、江阴银行(+1.4%)三 家期间录得正收益。

H 股:4 月 25 日 – 5 月 6 日,银行板块下跌 5.7%,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 2.3% , 银 行 指 数 跑 输 恒 生 中 国 企 业 指 数 3.39pct 。 分 行 业 来 看 , 建 筑(+4.6%)、餐饮旅游(+3.5%)、建材(+3.3%)等板块领涨,银行板块排 名第 23/29。个股表现上,渣打集团(+4.0%)、青岛银行(+3.8%)、浙商 银行(+1.5%)等个股表现相对较好。

图 7: A 股、H 股银行板块行情回顾与对比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7- 证券研究报告

银行业

图 8: A 股上市银行涨跌幅(%)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时间:4 月 25 日 – 5 月 6 日

表 3:A、H 股银行板块涨幅前十个股

A 股 H 股
A 股上市银行 收盘价(元) 涨跌幅 H 股上市银行 收盘价(港元) 涨跌幅
1 成都银行 17.20 5.5% 渣打集团 54.60 4.0%
2 浙商银行 3.31 2.2% 青岛银行 3.52 3.8%
3 江阴银行 4.24 1.4% 浙商银行 3.37 1.5%
4 沪农商行 6.20 -0.6% 中银香港 29.70 0.7%
5 农业银行 3.05 -1.3% 徽商银行 2.51 0.4%
6 渝农商行 3.85 -2.0% 九台农商银行 2.40 0.0%
7 无锡银行 5.72 -2.1% 晋商银行 1.41 0.0%
8 工商银行 4.74 -2.1% 泸州银行 2.48 0.0%
9 邮储银行 5.47 -2.3% 天津银行 2.00 0.0%
10 苏州银行 7.28 -2.9% 盛京银行 6.00 0.0%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涨跌幅时间为:4 月 25 日 – 5 月 6 日,收盘价时间为 5 月 6 日

2.2、板块估值

截至 5 月 6 日,A 股银行板块整体 PB 为 0.59 倍,H 股银行板块整体 PB 为 0.43 倍,较 4 月 22 日 PB 估值分别下降 7.1%、8.8%。结合 PB 估值的历史情 况来看,当前 A 股银行板块和 H 股银行板块整体 PB 均处于近年低位。分银行 类型来看,A 股银行 PB 估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城商行 0.78 倍、股份行 0.64 倍、农商行 0.62 倍、国有行 0.55 倍,较 4 月 22 日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图 9:A 股各类银行 PB 周度变化

银行类型PBPBPB变化(%)过去一年
(2022-5-6)(2022-4-22)PB走势
城商行0.77970.8477-8.02%
股份行0.63790.7154-10.83%
农商行0.62090.6627-6.31%
国有行0.54710.5790-5.51%
银行0.58860.6338-7.13%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8- 证券研究报告
银行业

图 10:A 股银行板块 PB 走势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数据截至 2022 年 5 月 6 日

图 12:A 股上市银行个股行情表现

图 11:H 股银行板块 PB 走势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数据截至 2022 年 5 月 6 日

最新收盘价(元)价格表现估值水平
银行名称2022/5/6过去1周变动(%)过去1个月变动(%)过去3个月变动(%)年初以来变动(%)市净率(P/B)市盈率(P/E)
20202021E20202021E
中国银行3.19-1.2%--3.0%3.2%4.6%0.480.454.264.13
农业银行3.05-0.3%--1.0%3.0%3.7%0.500.484.344.17
工商银行4.74-0.8%--1.0%1.7%2.4%0.570.534.784.64
建设银行6.01-1.0%--4.6%0.3%2.6%0.580.554.884.62
交通银行4.88-3.9%--4.7%3.0%5.9%0.450.424.073.95
邮储银行5.471.1%--3.0%-2.7%7.3%0.770.726.325.82
光大银行3.11-2.5%--6.9%-6.9%-6.3%0.440.413.853.65
平安银行14.96-2.3%--5.0%-5.5%-9.2%0.860.787.436.68
浦发银行7.85-2.2%--2.7%-6.7%-8.0%0.400.384.294.34
兴业银行19.96-2.5%--6.7%-4.4%4.8%0.670.624.804.34
招商银行37.91-5.1%-19.5%-23.0%-22.2%1.251.157.716.95
中信银行4.64-7.8%-11.5%-0.2%0.4%0.430.413.963.98
浙商银行3.310.0%--2.6%-3.5%-5.4%0.550.515.345.18
华夏银行5.26-3.5%--6.7%-6.6%-6.1%0.330.003.400.00
民生银行3.62-2.2%--6.2%-6.7%-7.2%0.320.304.754.53
宁波银行35.80-1.4%--7.0%-8.4%-6.5%1.681.5211.5110.11
郑州银行2.60-1.9%-13.0%-14.8%-17.7%0.52-6.58-
青岛银行3.56-2.5%-13.0%-13.2%-17.3%0.700.696.766.04
苏州银行7.281.0%--3.7%7.2%7.5%0.730.697.386.51
杭州银行14.82-3.0%--0.5%5.1%15.6%1.181.098.747.90
南京银行11.31-2.5%3.0%15.2%26.2%0.990.916.756.05
江苏银行6.89-6.0%--5.9%4.7%18.2%0.660.584.834.35
西安银行3.60-2.7%-11.1%-14.3%-16.3%0.570.005.920.00
厦门银行5.76-2.5%-14.4%-12.5%-16.5%0.730.676.735.99
长沙银行7.31-1.6%--6.5%-6.9%-6.4%0.580.524.514.12
上海银行6.37-1.8%--5.5%-9.4%-10.7%0.470.454.053.68
北京银行4.46-2.4%--3.5%-0.7%0.5%0.420.404.163.99
成都银行17.202.4%10.3%22.7%43.3%1.301.167.476.44
贵阳银行5.99-2.6%--7.7%-8.1%-8.0%0.450.003.613.55
重庆银行7.57-2.1%-17.7%-11.7%-0.60-5.63-
无锡银行5.721.1%--4.5%-2.2%0.9%0.780.736.415.97
苏农银行5.463.4%--1.3%3.6%12.1%0.740.698.117.16
青农商行3.24-4.4%-12.0%-13.4%-16.1%0.610.005.820.00
张家港行5.070.0%--3.7%0.6%8.3%0.910.807.847.07
江阴银行4.246.5%--7.6%7.3%10.1%0.710.676.976.43
渝农商行3.85-0.5%--4.7%0.0%0.0%0.420.404.404.24
紫金银行2.82-2.8%-11.0%-10.8%-15.8%0.650.626.666.51
常熟银行7.83-3.2%--2.1%6.1%18.5%1.040.979.288.09
齐鲁银行5.07-3.4%-11.5%-6.6%-9.1%0.840.827.296.93
瑞丰银行8.18-2.3%-18.1%-19.8%-27.5%0.89-9.36-
沪农商行6.203.5%--6.5%-6.5%-8.1%0.620.585.755.17
兰州银行4.70-5.2%-24.6%--1.030.9619.2414.33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估值水平来自 Wind 一致预期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9- 证券研究报告
银行业

3、资金动向

成交量与成交金额:4 月 25 日 – 5 月 6 日,银行板块成交量 225.03 亿股,成 交量占全部 A 股的 3.87%,各行业板块中排名 11/30;成交金额 1747.77 亿 元,成交金额占全部 A 股的 2.86%,各行业板块中排名 13/30。

北向资金:4 月 25 日 – 5 月 5 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 27.52 亿元(合计买入 3514.51 亿元,合计卖出 3486.99 亿元)。从持仓总市值变化看,增加额居前 的行业为家电、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食品饮料,北向资金持有银行股市值减少 131.49 亿元,各行业板块中排名第 30/30;持仓比例变化上,当前对 A 股银行 板块持仓比例为 8.79%,较 4 月 22 日减少 0.71pct。个股方面,宁波银行、北 京银行等增持较多。

南向资金:4 月 25 日 – 5 月 6 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 43.38 亿港元(合计买 入 696.56 亿港元,合计卖出 653.18 亿港元)。从持仓总市值变化看,增加额 居前的行业为消费者服务、传媒、建筑,南向资金持有银行股市值减少 223.23 亿港元,各行业板块中排名第 29/29;持仓比例变化上,当前对 H 股银行板块 持仓比例为 20.97%,较 4 月 22 日减少 0.39pct。个股方面,招商银行、中国 银行增持较多。

图 13:A 股银行板块成交金额与占比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时间截至 2022 年 5 月 6 日

图 14:北向资金对 A 股银行板块持仓比例较 4 月 22 日减少 0.71pct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时间截至 2022 年 5 月 5 日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0- 证券研究报告
银行业

4、行业动态及上市银行要闻

本周,人民银行发布 2022 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一季度地区 社融规模增量统计表、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新设科技创新、普惠养老 专项再贷款;上市银行方面,宁波银行、杭州银行等发布 2022 年一季度报 告,中信银行披露配股公开发行证券预案。

表 4:行业动态及上市银行要闻(2022.4.25-5.8)

项目 重要事项 日期 主要内容
行业动 态 人民银行发布 2022 年一季度小额贷 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 2022/4/27 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 3 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 6232 家,贷款余额 9330 亿 元,一季度减少 85 亿元。
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 养老专项再贷款,增加专项再贷款额 度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 2022/4/28 1)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为 2000 亿元,利率 1.75%,期限 1 年,可展期两次,发放 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 银行等共 21 家金融机构,按照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科技企业贷款本金 60%提供资 金支持;
2)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额度为 400 亿元,利率为 1.75%,期限 1 年,可展期两 次,按照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贷款本金等额提供资金支持。试点金融机构为国家开 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共 7 家全 国性大型银行。试点地区为浙江、江苏、河南、河北、江西等五个省份;
3)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增加 1000 亿元支持煤炭 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专门用于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煤炭储备能力。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发行总损失吸收 能力非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 2022/4/29 《通知》共 10 条,从定义、偿付顺序、损失吸收方式、信息披露、发行定价、登记托 管等方面,明确了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的核心要素和发行管理规定。
人民银行发布 2022 年一季度金融机 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 2022/5/6 2022 年一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201.01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4%;一 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 8.34 万亿元,同比多增 6636 亿元。1)企事业单位贷款稳步增 长,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处于较低水平;2)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较高,基础设施业 1 中长期贷款增速平稳;3)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保持较快增速,信用贷款占比提升,新发 放贷款利率继续降低;4)绿色贷款保持高速增长;5)涉农贷款增速保持平稳;6)房 地产开发贷款环比多增,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回落;7)住户贷款增速减缓,消费贷款利 率大幅下降。
人民银行发布 2022 年一季度地区社 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表 2022/5/7 数据显示新增社融规模前三的地区分别为江苏(+1.68 万亿)、浙江(+1.41 万亿)、广东(+1.39 万亿)。
公司要 闻 杭州银行、宁波银行等披露 2022 年 一季度报告 2022/4/25 – 4/30 /
中信银行披露配股公开发行证券预案 2022/4/29 此次配股拟配售股份不超过 146.8 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人民币 400 亿(含),全部用 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长沙银行:公司股东减持计划实施期 限届满 2022/5/6 截至 5 月 2 日,兴业投资本次减持计划实施期限已届满,减持计划结束,减持期间兴业 投资通过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方式减持股份 1800 万股,占本行股份总数的比例为 0.45%,本次减持计划结束后,兴业投资持有本行 2.02 亿股,占本行股份总数的比例 为 5.02%。
重庆银行:稳定股价措施实施进度过 半 2022/5/6 截至 5 月 6 日,公司增持计划合计增持额度已过半,有关主体以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 交易方式累计增持股份 315.92 万股,占本行总股本的 0.0909%,累计增持金额 2620.92 万元,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人民 7.57 元至 8.93 元。

资料来源:银保监会,人民银行, 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2- 证券研究报告
银行业

5、近期重点报告及核心观点

“稳增长”构筑基本面,“低估值”提升性价比——上市银行 2022 年一季

报综述与经营展望

(报告发布日期:2022 年 5 月 4 日)

一季报综述:“以量补价”稳营收,资产质量仍向好。37 家上市银行 2022Q1 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 5.7%、8.6%,较 2021 分别下降 2.3、4.1pct。增速自 2021 年相对高位有所回落。一季度,规模扩张驱动净利息收 入同比增速稳中有升,非息收入贡献度显著收窄,资产质量稳中向好,国有行 拨备力度加大带动整体信用成本上行。分机构类别看,城商行营收及盈利增速 相对更高,分别为 9.2%、15.6%。上市银行经营继续呈现分化态势,营收、盈 利维持高增的银行多为深耕江浙、成渝等优质区域的地方法人银行,如南京、杭州、成都、宁波、江阴等营收增速均在 15%以上,且同时盈利增速超过 20%。

1)规模扩张助力净利息收入稳增长,净息差季环比下降 6bp,NIM 承压运 行。

a.“量”:扩表提速,国有行扮演信贷投放“头雁”。1Q 银行扩表力度加大,生息资产增速季环比提升 0.6pct 至 8.9%,国有行继续扮演信贷投放的“头 雁”角色,中小银行信贷投放延续分化态势,江浙等区域城农商行信贷投放较 为旺盛;

b.“价”:NIM 承压运行,但部分银行逆势走阔。多数银行披露净息差季环比 收窄,主要受资产端收益率下行拖累,但部分银行通过调整资产结构、加大负 债 成 本 管 控 等 操 作 , 息 差 季 环 比 逆 势 走 阔 , 如 招 行 ( +3bp ) 、 常 熟(+3bp)、建行(+2bp)等。

2)资本市场波动加剧扰动下,非息收入同比增速下行至 6.8%,季环比下降 11.1pct。a.上市银行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 3.5%不及去年同期,1Q 资 本市场相对低迷,叠加疫情影响银行卡、投行等业务受扰动。b.净其他非息收 入同比增长 11.4%,受利率下行影响,投资收益等增速好于去年同期,但季度 环比有所放缓。

3)资产质量自 2021 年以来逐季向好。截至 1Q 末,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季环 比下降 1bp 至 1.33%,不良率环比改善较为明显的银行多为优质区域城农商 行;同时,拨备覆盖率季环比提 2.7pct 至 239.3%,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 强。

二季度展望:“稳增长”政策支撑基本面,疫情扰动是重要不确定性。4 月 29 日政治局会议释放更加明确的“稳增长”信号。从银行经营角度看,“稳增 长”政策效果和疫情实际影响将是影响 2Q 经营的两个关键因素:

1) 稳定信贷投仍是当务之急, 4 月信贷数据料受疫情严重冲击,5-6 月份信 贷数据将边际向好,短期内疫情走势仍可能是影响“宽信用”走势的重要变 量;

2)NIM 仍有可能进一步收窄,负债成本管控将是稳息差重要抓手。息差 2Q 仍 有进一步收窄压力,但政策面 4 月份以来开始控制定期存款利率,未来负债端 仍可期待更多管控手段,推动 2Q 资产负债定价同时下行,用来稳定净息差;

3)资产质量压力或有抬头,拨备与核销具有较大回旋空间。短期经济下行风 险加大,2Q 银行业特定领域资产质量压力或有所抬头。

银行股投资逻辑与建议。二季度疫情演化对银行股走势来说是重要变量,将直 接影响信贷投放和资产质量。4 月 29 日政治局会议释放了明确的“稳增长”信 号,叠加市场流动性充裕,有助于稳定银行的扩表强度,形成有效对冲。1Q 偏 股基金对“稳增长”板块呈现出较强的增仓意愿,银行股重仓持仓比例较 2021 年提升 1.1pct 至 4.0%。2Q 银行经营基本面虽可能季环比趋弱,但现阶段宏观 经济对“宽信用”确定性预期不强,政治局会议定调“稳增长”,后续配套政 策有望逐步落地,有助稳定和延续银行板块表现。下一阶段银行股投资建议把 握三条主线:1)经营基本面优质,股价受事件性冲击被压制的招商银行;2)信贷投放“头雁”、负债端优势明显的邮储银行;3)深耕优质区域且具有业绩 释放诉求的银行,如杭州、南京、江苏、常熟银行。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3- 证券研究报告
银行业

“三现”票据“零利率”——流动性周报(2022.04.25-2022.05.04)

(报告发布日期:2022 年 5 月 3 日)

临近 4 月末票据转贴利率三度趋近于零。4 月下旬以来,票据转贴利率再度出 现大幅下行,其中 7D 和 1M 期品种最低降至 0.03%和 0.05%,并向长端延 伸。继 2021 年 12 月末和 2022 年 2 月末后,三度趋近于“零利率”。

从收票需求来看,料 4 月份信贷投放延续“前低后高、机构分化、结构欠佳”特点,一季末通过“对公短贷+票据贴现”冲量的虚增贷款在跨季后集中到期,加之新发放贷款受疫情影响投放不足,造成 4 月信贷数据表现不佳。临近月 末,银行明显加大了收票力度,4 月份贴现发生额为 1.5 万亿,同比多增 0.28 万亿。

从票源供给看,4 月份国内疫情对长三角地区负面冲击加深,而该地区是我国 制造业企业汇聚地、产业链核心环节,“静态管控”下企业开工率较低,工业 生产与出口贸易有所承压,导致开票规模有所下降,4 月承兑发生额 1.9 万 亿,同比下降约 700 亿,票据贴现承兑比高达 79%,创 2020 年 3 月份以来新 高。

总体来看,自 2021 年 12 月至今的 5 个月时间内,票据转贴已三次出现“零利 率”。尽管票据贴现有调剂狭义信贷规模的作用,部分供应链企业可能通过融 资成本更低的票据渠道进行上下游支付,但转贴在短时间内多次出现“零利 率”,反映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与狭义信贷投放要求的矛盾突出。

3 月“寅吃卯粮”后,4 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偏弱,避免“信贷塌方”亟需再 施策。上海地区持续受到疫情扰动,基于票据“零利率”和 4 月 PMI 表现,市 场对 4 月信贷数据较弱已有基本共识。股份行、中小银行面临较为严重的“资 产荒”压力,供需矛盾下,银行贷款定价和 NIM 均面临下行压力。银行间市场 资金淤积现象明显,导致短端利率持续脱离“隐性利率走廊”,货币市场利率 低位运行。后续稳定信贷投放,避免“信贷塌方”亟需再施策:

(1)4 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了更加明确的“稳增长”信号,提出“努力实 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各地从 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等政策要求。在此情况下,基建投资在托底经 济过程中将发挥“压舱石”作用,房地产调控“因城施策”料加码,以刺激房 地产销售和按揭回暖,预售资金监管政策优化有助于缓解房企现金流压力,推 进项目开工建设助力保交房。在多方施策下,将有助于拉动对公贷款需求,而 扭转居民部门预期,恢复零售端加杠杆行为,是下一阶段稳定信贷投放抓手。

(2)也要看到,当前市场环境较 2020 年疫情期间更加复杂,俄乌局势造成全 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美联储加息和缩表节奏加 快,对我国货币宽松形成“掣肘”,疫情和“静态管控”对中小企业和个体工 商户生产经营造成了较大冲击。在政策进一步发力以及央行窗口指导下,我们 可能会看到 5-6 月份信贷数据较 4 月份边际向好,特别是 6 月份不排除再度出 现“信贷脉冲”,但信贷投放在节奏摆布、机构分化、结构表现等方面恐难彻 底摆脱前期“困局”,短期内疫情走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宽信用”走势。

投资建议:进入 5 月份,疫情扰动依然是利率的主要决定变量,但美联储 5 月 5 日凌晨将公布最新一期利率决议,市场预期将宣布加息 50bp,并公布缩表计 划,Fed 利率届时将升至 0.75-1.0%,与我国隔夜回购利差将进一步收窄。同 时,进入 5 月,政府债券发行加量,中下旬信贷边际恢复概率增加,不排除隔 夜利率回归“隐性走廊”中枢,加杠杆空间面临压缩,收益率曲线“平坦 化”。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4- 证券研究报告
银行业

6、风险提示
1、如果疫情影响超预期,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可能拖累银行基本面,区域性

风险因素也可能进一步累积;

2、短期内弱资质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释放仍将是重要变量;

3、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共荣共生,2022 年政策引导金融系统继续向实体经济

让 利 , 如 果 让 利 程 度 大 幅 超 市 场 预 期 , 可 能 对 银 行 股 价 有 负 面 影 响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5-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及公司评级体系

评级 说明
买入 未来 6-12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 15%以上
增持 未来 6-12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 5%至 15%;
中性 未来 6-12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与市场基准指数的变动幅度相差-5%至 5%;
减持 未来 6-12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市场基准指数 5%至 15%;
卖出 未来 6-12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市场基准指数 15%以上;
无评级 因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基准指数说明: A 股主板基准为沪深 300 指数;中小盘基准为中小板指;创业板基准为创业板指;新三板基准为新三板指数;港股基准指数为恒
生指数。

分析、估值方法的局限性说明

本报告所包含的分析基于各种假设,不同假设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重大不同。本报告采用的各种估值方法及模型均有其局限性,估值结果不保 证所涉及证券能够在该价格交易。

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专业审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 合规的信息,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并对本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负责准备以及撰写本报告的所有研究人员在此保证,本研究报告中任何关于 发行商或证券所发表的观点均如实反映研究人员的个人观点。研究人员获取报酬的评判因素包括研究的质量和准确性、客户反馈、竞争性因素以及光 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整体收益。所有研究人员保证他们报酬的任何一部分不曾与,不与,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具体的推荐意见或观点有直接或间接 的联系。

法律主体声明

本报告由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制作,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负责本报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港澳台)的分销。本报告署名分析师所持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编号已披露在报告首页。

中国光大证券国际有限公司和 Everbright Securities(UK) Company Limited 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关联机构。

特别声明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创建于 1996 年,系由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投资控股的全国性综合类股份制证券公司,是中 国证监会批准的首批三家创新试点公司之一。根据中国证监会核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本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本公司经营范围: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 绍业务;证券投资基金代销;融资融券业务;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此外,本公司还通过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直接投资、期货、基金管理以及香港证券业务。

本报告由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以合法获得的我们相信为可靠、准确、完整的信息为基础,但不 保证我们所获得的原始信息以及报告所载信息之准确性和完整性。光大证券研究所可能将不时补充、修订或更新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该等更 新。

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发布时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且不予通知。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 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客户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 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 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不同时期,本公司可能会撰写并发布与本报告所载信息、建议及预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员可能会向客户 提供与本报告中观点不同的口头或书面评论或交易策略。本公司的资产管理子公司、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板块可能会独立做出与本报告的意见 或建议不相一致的投资决策。本公司提醒投资者注意并理解投资证券及投资产品存在的风险,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建议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 谨慎抉择。

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附属机构可能持有报告中提及的公司所发行证券的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正在争取提供投 资银行、财务顾问或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本公司及本公司附属机构就报告内容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勿将本报告作为投资决策 的唯一信赖依据。

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分发,仅向特定客户传送。本报告的版权仅归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 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目的进行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本公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本公司保留追 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光大证券研究所

上海 北京 深圳
静安区南京西路 1266 号 西城区武定侯街 2 号 福田区深南大道 6011 号
恒隆广场 1 期办公楼 48 层泰康国际大厦 7 层
NEO 绿景纪元大厦 A 座 17 楼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联机构

香港 英国
中国光大证券国际有限公司 Everbright Securities(UK) Company Limited
香港铜锣湾希慎道 33 号利园一期 28 楼64 Cannon Street,London,United Kingdom EC4N 6AE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6- 证券研究报告
浏览量:1109
栏目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