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持有)有色、钢铁行业:行业基础数据系列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发布时间: 2022年03月31日    作者: xn2oyhja    栏目:行业研报

股票代码 :
股票简称 :
报告名称 :有色、钢铁行业:行业基础数据系列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评级 :持有
行业:


行业研究 | 深度报告
有色、钢铁行业

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行业基础数据系列报告①

核心观点

电动汽车以运用电能为主,全方位增加铜的使用量。电动汽车以运用电能为主,因

此用铜增量主要来自动力电池、高压线束、电机等电气系统,此外,充电桩的建设

也将推动铜材需求。出于提高效率、用电安全等方面的考虑,新能源汽车对铜材的

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锂电铜箔、电磁扁线、高压线束、连接器等铜材将迎来

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纯电动车电铜箔的单车用量为 25.3-38.0 公斤,插电混动车为 6.2-9.3 公斤。锂电铜

箔轻薄化有助于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续航能力,当前 6μm 铜箔是行业主 流,未来将逐渐切换至 4μm。每辆纯电动汽车的锂电铜箔使用量约为 25.3-38.0 公 斤,对应价值量约为 3499-3569 元;每辆插电混动车的锂电铜箔使用量约为 6.2-9.3 公斤,对应价值量约为 860-878 元。预计 2025 年动力电池锂电铜箔市场规模将达到 345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 34%。

电动汽车高压线束和低压线束的单车用铜量分别为 23 公斤、5 公斤。电动汽车的单 车低压线束用铜量比燃油汽车多 5 公斤,达 23 公斤。电动汽车高压线束要求高电导 率,预计未来电动汽车高压系统将采用先进的铜合金材。预计至 2025 年,我国电动 汽车的线束用铜材的合计市场规模将达 188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 30%。

每辆纯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动车的电机用铜量分别为 12.3 公斤和 8.9 公斤,扁线电机

提升无氧铜杆需求。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其中的电磁线圈由铜杆加工制 成,每辆纯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动车的用铜量分别为 12.3 公斤和 8.9 公斤。随着扁线 电机逐渐取代圆线电机,至 2025 年无氧铜杆的市场规模将逐步扩大至 68 亿元,低 氧铜杆的市场规模将逐步缩小至 12 亿元。预计 2025 年电动汽车电机用铜杆市场规 模合计 80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 32%。

每台交流充电桩用铜 2-8 公斤,直流充电桩用铜 60 公斤。充电桩是为新能源电动汽

车提供充电的设备,额外增加了电动汽车的用铜量。为提高充电效率,充电桩向高 压快充方向发展,国内多家车企有望在 2022 年跟进 800V 高压快充,先进的铜材有 望更广泛应用。预计至 2025 年,我国电动汽车的充电桩用铜材的市场规模将达 31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 36%。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将全方位增加铜的使用量,在运输工具低碳转型、调整能源结构

的政策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维持较高增速,对铜材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随着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及渗透率不断提升,预计 2025 年我国电动汽车铜材市场的规模将 达到 644 亿元,相较于传统燃油汽车,由于汽车电动化带来的铜材需求增量的市场规模 达 509 亿元。

建议关注国内铜材加工龙头企业,如嘉元科技(688388,未评级)、诺德股份(600110,未 评级)、博威合金(601137,未评级)、金田铜业(601609,未评级)等。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扁线电机渗透率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高压线

束、高压充电发展趋势不及预期。对市场容量的测算基于较多的假设,存在假设不及预

期对测算结果造成影响的风险。

看好(维持)

国家/地区中国
行业有色、钢铁行业
报告发布日期2022 年 03 月 31 日

刘洋 021-63325888*6084

liuyang3@orientsec.com.cn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20010002

李一冉 liyiran@orientsec.com.cn

孟宪博 mengxianbo@orientsec.com.cn

滕朱军 tengzhujun@orientsec.com.cn

“稳增长”政策初见成效,终端复苏提振 2022-03-23

金 属 需 求 : — — 有 色 钢 铁 行 业 周 策 略

(2022 年第 11 周)

社融不及预期,稳增长宽信用预期增强:2022-03-14

——有色钢铁行业周策略(2022 年第 10

周)

“稳增长”预期明确,或将推动金属行业 2022-03-10

景 气 提 升 : — — 有 色 钢 铁 行 业 周 策 略

(2022 年第 9 周)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一、新能源汽车将全方位增加铜的使用量....................................................... 5

1.1 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不断提升 ................................................................................... 5 1.2 电动汽车将全方位增加铜的使用量 ............................................................................... 6

二、动力电池:单车锂电铜箔用量为 6-33 公斤,轻薄化趋势持续 .................. 7

2.1 锂电铜箔在纯电动汽车用铜量中占比近半 .................................................................... 7 2.2 极致能量密度需求推升极薄锂电铜箔应用 .................................................................... 8 2.3 2025 年我国电动汽车电池铜箔市场规模达 345 亿元,2021-2025 年复合增速 34% ... 11

三、线束:单车线束系统用铜量为 28 公斤,高压线束要求铜合金性能优异 . 14

3.1 纯电动汽车单车低压线束用铜量比燃油汽车多 5 公斤 ................................................ 14 3.2 电动汽车高压系统采用铜导线为主 ............................................................................. 15 3.3 铜合金材料提升高压线束的性能 ................................................................................. 16 3.4 2025 年电动汽车线束铜材市场规模将达 188 亿元,2021-2025 年复合增速 30% ...... 20

四、驱动电机:单车铜杆用量为 9-12 公斤,扁线电机提升无氧铜杆需求 ..... 22

4.1 永磁同步电机已成为乘用车的主流选择 ...................................................................... 22 4.2 扁线电机效率优势提升明显 ........................................................................................ 24 4.3 2025 年电动汽车电机用铜杆市场规模将达 80 亿元,2021-2025 年复合增速 32% ..... 26

五、每台充电桩用铜 2-60 公斤,“高压快充”要求高性能铜材 ........................ 29

5.1 充电桩额外增加了新能源汽车的用铜量 ...................................................................... 29 5.2 高压快充趋势下,铜材性能更加关键 .......................................................................... 30 5.3 2025 年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桩铜材市场规模达 31 亿元,2021-2025 年复合增速 36% . 31

六、投资建议 ............................................................................................... 33

风险提示 ...................................................................................................... 34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2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图表目录

图 1: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构成(单位:万辆) ....................................................................... 5 图 2:2021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升至 13.4%(单位:万辆) ............................................ 5 图 3:中国汽车用铜量监测及单车用铜量 ..................................................................................... 6 图 4:中国汽车用铜材类型占比(单位:万吨) ........................................................................... 6 图 5:新能源汽车铜零部件分布 .................................................................................................... 6 图 6:磷酸铁锂电池内部结构示意图............................................................................................. 7 图 7:纯电动汽车各零部件用铜量占比 ......................................................................................... 7 图 8:锂电铜箔质量约占典型锂电池总质量的 13%左右 ............................................................... 8 图 9:锂电铜箔约占典型三元锂电池电芯成本的 9%左右 ............................................................. 8 图 10:电解铜箔分类情况 ............................................................................................................ 8 图 11:2017-2021H1 中国极薄铜箔(≤6μm)重量占比 ............................................................... 9 图 12:中国锂电铜箔产品结构(单位:万吨) ............................................................................ 9 图 13:我国动力电池≤6μm 锂电铜箔渗透率及拟合增长曲线 ...................................................... 10 图 14:我国动力电池各规格锂电铜箔渗透率预测 ....................................................................... 10 图 15:预计 2025 年我国电动汽车锂电铜箔需求量或将达 26.7 万吨(单位:万吨) ................. 11 图 16:铜冠铜箔各规格锂电铜箔销售均价(万元/吨) ............................................................... 11 图 17:无氧铜丝与紫铜棒均价(单位:元/吨) ......................................................................... 14 图 18:新能源汽车线束布置透视图 ............................................................................................ 15 图 19: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连接示意图 ..................................................................................... 15 图 20:某车型高压线束物料成本构成 ......................................................................................... 16 图 21:汽车线束材料重量占比 ................................................................................................... 16 图 22:电动汽车屏蔽型电缆结构示意图 ..................................................................................... 16 图 23:维兰德 WITRONIC 系列合金性能参数 ............................................................................ 17 图 24:维兰德高性能铜合金线材价格(单位:元/吨) ............................................................... 17 图 25:电动汽车中连接器具体分布 ............................................................................................ 17 图 26:特斯拉 Model3 采用的高压连接器 HC Stak 25 ............................................................... 17 图 27:新能源汽车各类故障占比 ................................................................................................ 18 图 28:影响电接触可靠性因素分析 ............................................................................................ 19 图 29:维兰德高性能铜合金带材价格(单位:元/吨) ............................................................... 20 图 30:采用 Hairpin 发卡电机的电驱动系统示意图 .................................................................... 22 图 31:永磁同步电机示意图 ....................................................................................................... 23 图 32:交流异步电机示意图 ....................................................................................................... 23 图 33:近几年国内不同类型驱动电机装机占比变化情况 ............................................................ 24 图 34:扁线 Hairpin 绕组示意图 ................................................................................................. 24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3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图 35:圆线/扁线绕组电机结构图 ............................................................................................... 24 图 36:扁线电机与圆线电机不同工况下的效率差值 ................................................................... 25 图 37:国内各家电磁扁线产能预测(单位:万吨) ................................................................... 26 图 38:无氧铜杆与低氧铜杆均价(单位:元/吨) ...................................................................... 27 图 39:电动汽车充电电源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 29 图 40: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保有量及车桩比 ....................................................................... 31

表 1:据测算,6 微米和 4.5 微米锂电铜箔能够比 8 微米铜箔提升锂电池 5%-10%的能量密度 .... 9 表 2:国内头部锂电铜箔厂商 4.5μm 研发生产进展 .................................................................... 10 表 3:电动汽车单车锂电铜箔价值量测算 ................................................................................... 12 表 4:2021-2025 年中国电动汽车锂电铜箔市场规模预测 .......................................................... 13 表 5:燃油汽车与电动汽车低压线束单车用铜价值量对比 .......................................................... 14 表 6:铜线缆与铝线缆替换对照表 .............................................................................................. 15 表 7:接触件常用铜材一览表 ..................................................................................................... 18 表 8:近年来研制的几种接触件铜材性能和应用 ......................................................................... 19 表 9:2020-2025 年中国电动汽车线束用铜材市场规模预测 ....................................................... 20 表 10:电动车驱动电机总成主要技术路径比较 .......................................................................... 23 表 11:2021 年 11 月单月销量前 40 车型中配套扁线电机的车型 ............................................... 25 表 12:无氧铜杆与低氧铜杆特性对比 ......................................................................................... 26 表 13:电动汽车单车电机用铜杆价值量测算 .............................................................................. 27 表 14:2020-2025 年中国电动汽车电机用铜杆市场规模预测 ..................................................... 28 表 15:交流充电桩与直流充电桩的参数对比 .............................................................................. 29 表 16:主要电动汽车厂商 800V 高压快充平台方案 .................................................................... 30 表 17:2021-2025 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铜材市场规模预测 ..................................................... 32 表 18: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铜材需求对比及市场规模测算 ................................................. 33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4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一、新能源汽车将全方位增加铜的使用量

1.1 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不断提升

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在很大程度上形成替代,渗透率不断提升。在推动运输工具低碳转型、

调整能源结构的政策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维持较高增速,对传统燃油车在很大程度上形 成替代。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1 年我国合计销售新能源汽车 352.05 万辆,同比增长 157%,其中纯电动汽车的占比超过 80%。2015 至 2021 年我国新能源乘汽车渗透率从 1.3%增长 至 13.4%。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至 202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达到 20%左右,至 2035 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有

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1: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构成(单位:万辆)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二、动力电池:单车锂电铜箔用量为 6-38 公斤,轻薄 化趋势持续

2.1 锂电铜箔在纯电动汽车用铜量中占比近半

铜箔在锂电池结构中充当负极活性材料的载体和负极集流体。锂离子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 部件之一,其作用是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来源。典型的锂离子电池结构主要包括正极、负极、电 解液和隔膜四部分。锂电池充电时,加在电池两极的电势迫使正极的嵌锂化合物释放出锂离子,通过隔膜后嵌入片层结构的石墨负极中;放电时锂离子则从片层结构的石墨中析出,重新和正极 的嵌锂化合物结合,锂离子实现移动,产生电流。铜箔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柔韧性和适中的 电位,耐卷绕和辗轧,制造技术成熟,且价格相对低廉,在此过程中便充当石墨等负极活性材料 载体,同时作为负极集流体,将电池活性物质产生的电流汇集起来,以产生更大的输出电流。据 IDTechEX 和国际铜业协会 2017 年的数据显示,锂电铜箔在纯电动汽车用铜量中占比达 48%。近 年来随着锂电铜箔持续轻薄化,电动汽车中锂电铜箔的平均重量在下降,但锂电铜箔仍是电动汽 车中用铜最多的部位。

6:磷酸铁锂电池内部结构示意图 正极(铝箔) 7:纯电动汽车各零部件用铜量占比 其他

6%

低压线束

28%电池
电解质48%

Li+(锂离子)
FeO6(铁)

PO4(磷化物)聚合物隔膜负极(铜箔)石墨高压线束
6%电机
12%
数据来源:汽车之家,东方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国际铜业协会,IDTechEx,东方证券研究所

锂电铜箔质量和成本分别约占典型锂电池总质量和总成本的 13% 9%左右,是锂电池中的关键 材料之一。根据 Qiang Dai, Jarod C. Kelly 等人 2019 年发表的《Life Cycle Analysis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一文中对典型 NCM111 锂电池的组件质量拆分,铜箔 在典型锂电池中的质量占比达 13%,质量占比仅次于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据东方证券新能源汽 车产业链团队 2022年度策略报告《需求高增与产能扩张受限矛盾持续,产业链高盈利将成常态》,铜箔是锂电池负极关键材料,其成本约占典型三元锂电池电芯材料成本的 9%左右,其成本占比 仅次于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7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8:锂电铜箔质量约占典型锂电池总质量的 13%左右 9:锂电铜箔约占典型三元锂电池电芯成本的 9%左右
隔膜其他铝箔其他材料
2% 6%
铝箔
5%

铜箔 13%
电解液
15%

负极材料
正极材料 39%4% 7%
电解液
12%

隔膜 6%
铜箔
9%

负极
正极
47%
20%15%

数据来源:Qiang Dai, Jarod C. Kelly etc.Life Cycle Analysis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东方证券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团队,东方证券研究所

2.2 极致能量密度需求推升极薄锂电铜箔应用
锂电池负极目前多采用 8μm 以下厚度的锂电铜箔。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电解铜箔可以分为应用 于印制电路板的电子电路铜箔,以及应用于锂电池的锂电铜箔;根据铜箔厚度不同,按照通行标 准可以分为极薄铜箔(≤6μm)、超薄铜箔(6-12μm)、薄铜箔(12-18μm)、常规铜箔(18-70μm)和厚铜箔(>70μm)。锂电铜箔目前多采用 8μm 以下的铜箔产品,而电子电路铜箔一般 较锂电铜箔更厚,大多在 12-70μm。

10:电解铜箔分类情况

锂电铜箔极薄铜箔(≤6μm)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

(锂电池)
超薄铜箔(6-12μm)

3C数码产品 储能系统 铜箔

薄铜箔(12-18μm)

标准铜箔
PCB/CCL
常规铜箔(18-70μm)通信计算机

厚铜箔(>70μm)
消费电子 汽车电子 数据来源:GGII,东方证券研究所

相较 8 微米锂电铜箔,采用 6 微米和 4.5 微米锂电铜箔可提升锂电池 5%10%的能量密度。根 据锂电池能量密度计算公式:质量能量密度=电池容量/电池质量,即可通过电池容量恒定时减少 电池质量,或保持电池质量不变而提升电池容量两种方式来提升能量密度。我们使用《电动汽车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8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观察家》2019年6月根据整车出厂合格证数计算整理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 TOP20 的平均能量密度为 228.8Wh/kg,若把新能源汽车电池普遍使用的 8μm 铜箔换成 6μm 或 4.5μm 铜 箔,结合上文中 8um 锂电铜箔消耗量 0.83kg/kwh,则可得到单位能量所需铜箔分别减少为 0.62kg/kwh(6μm 铜箔)、0.42kg/kwh(4.5μm 铜箔),进一步计算可以得到铜箔使用量减少后 的新能量密度分别为:240.25 Wh/kg(6μm 铜箔),252.88 Wh/kg(4.5μm 铜箔),较之使用 8μm铜箔的锂电池,铜箔轻薄化使电池能量密度分别显著提升5%(6μm铜箔)和10.4%(4.5μm

铜箔)。

1:据测算,6 微米和 4.5 微米锂电铜箔能够比 8 微米铜箔提升锂电池 5%-10%的能量密度

规格8μm 铜箔6μm 铜箔4.5μm 铜箔
单位能量电池质量(kg/kWh)4.38 4.17 3.96
单位能量铜箔质量(kg/kWh)0.83 0.62 0.42
能量密度(Wh/kg)228.82 240.25 252.88
单体平均能量密度变化- 5.0% 10.4%

数据来源:《电动汽车观察家》,东方证券研究所

动力锂电向高能量密度方向发展的趋势已定,对锂电铜箔极薄化提出了高要求。宁德时代、比亚

迪等动力锂电池龙头企业 6μm 锂电铜箔已应用成熟并快速切换,其他动力锂电池企业也在加速 6μm 锂电铜箔的应用,≤6μm 极薄锂电铜箔产品已逐步在龙头企业中开展应用。据 GGII 统计,2020 年≤6μm 锂电铜箔渗透率为 50.4%,2021 年上半年,渗透率已经达到 55.6%。在电池厂商

高能量密度及降低成本的要求下,继 6μm 锂电铜箔之后,4.5μm 锂电铜箔未来有望成为主流产品 之一,据高工锂电获悉,宁德时代2021年上半年每月的4.5μm锂电铜箔用量为600-700吨左右,2021 年下半年宁德时代对 4.5μm 锂电铜箔的月需求量或继续增加。

112017-2021H1 中国极薄铜箔(≤6μm)重量占比 12:中国锂电铜箔产品结构(单位:万吨)
极薄铜箔(≤6μm)重量占比>6μm6μm4.5μm
60%50.4%55.6%14
12
10
8
6
4
2
0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高,4.5μm 锂电池铜箔的应用将逐渐增多。我国锂电池铜箔技术实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而海外

电池制造商尚未大规模使用 6μm 锂电池铜箔。

2:国内头部锂电铜箔厂商 4.5μm 研发生产进展

序号铜箔厂家4.5μm 铜箔产品进展
1 嘉元科技已向国内头部锂电厂商供应 4.5μm 铜箔产品
2 诺德股份已经具备 4μm 极薄锂电池铜箔的批量生产能力
3 灵宝华鑫目前可生产 4-70μm 高精电解铜箔
4 圣达电气4.5μm 单卷长度可达 2 万米,具备批量供货能力
5 福德科技4.5μm 已给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小批量供货
6 华威铜箔4.5μm 高端柔性铜箔已经批量供货
7 超华科技已经成功开发 4.5μm 铜箔
8 龙电华鑫已完成 4.5μm 锂电铜箔研发出货
9 铜冠铜箔已掌握 4.5μm 极薄铜箔核心制造技术并具备小规模生产能力
10 中一科技已掌握 4.5μm 极薄铜箔生产技术
11 贵州中鼎4.5μm 铜箔小试成功
12 鑫铂瑞4.5μm 铜箔小批量生产

数据来源:GGII,东方证券研究所

2018 年以来,我国动力电池≤6μm 锂电铜箔的出货量增长迅速。2016 年以前,国内仅有少数厂 商可以生产 6μm 锂电铜箔,2016 年我国电动汽车 6μm 锂电铜箔的渗透率仅为 9.6%。在宁德时 代于 2018 年实现 6μm 锂电池铜箔切换后,我国动力电池 6μm 锂电铜箔的需求开始快速上升,至 2020 年我国动力电池锂电铜箔中,≤6μm 锂电池铜箔的占比达 85%。

预计 2021-2025 年国内动力电池 4.5μm 锂电铜箔的渗透率将提升,6μm 渗透率下降。在先前发 布的《极薄锂电铜箔加速渗透,4.5 微米供需改善显著》报告中,回顾 2015 年以来我国动力电池≤6μm 锂电铜箔的渗透率,可以拟合成一条 S 型增长曲线。随着新能源汽车需求的进一步增强,

以及锂电铜箔更新迭代加速,未来动力电池 4.5μm 锂电铜箔或将经历类似的渗透率提升过程。我 们预计 2021-2025 年,国内动力电池 4.5μm 锂电铜箔的渗透率将从 12%提升至 85%,在一定程 度上挤压 6μm 锂电铜箔的空间,国内动力电池 6μm 锂电铜箔的渗透率将从 80%降至 15%。

13:我国动力电池≤6μm 锂电铜箔渗透率及拟合增长曲线 14:我国动力电池各规格锂电铜箔渗透率预测
≤6微米铜箔渗透率(按锂电产量占比)4.5μm6μm8μm
拟合增长曲线100%
80%
60%
40%
20%
0%

2020A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100% 80%
60%
40%
20%
0%

数据来源:GGII,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GGII,东方证券研究所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10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预计 2025 年我国电动汽车锂电铜箔需求量将达 26.7 万吨,其中 4.5μm 铜箔为 21.1 万吨。假设 4.5um、6um、8um 锂电铜箔的单耗分别为 0.42、0.62、0.83 kg/kWh,预计 2025 年我国电动汽 车锂电铜箔需求量将达 26.7 万吨,其中 4.5μm 铜箔为 21.1 万吨,6μm 铜箔为 5.6 万吨。

15:预计 2025 年我国电动汽车锂电铜箔需求量或将达 26.7 万吨(单位:万吨)

30
25
20
15
4.5μm6μm8μm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纯电动车、插电混动车的锂电铜箔单车价值量分别为 3499-3569 元、860-878 元。据我们 2022 年 2 月发布的《极薄锂电铜箔加速渗透,4.5 微米供需改善显著》报告,2022 年我国动力电池中 8μm 锂电铜箔的占比约为 3%,并在 2024 年基本退出市场,因此对于未来电动汽车单车锂电铜箔

价值量的测算主要关注 4.5μm 和 6μm 锂电铜箔。据东方证券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团队预测,目前我 国纯电动汽车的平均电池容量约为 61 kWh,则 4.5μm/6μm 锂电铜箔的单车需求量分别为 25.3 kg/38.0 kg,对应的锂电铜箔单车价值量为 3499-3569 元。插电混动车配备的电池容量则相对较 小,平均约为 15 kWh,则 4.5μm/6μm 锂电铜箔的单车需求量分别为 6.2 kg/9.3 kg,对应的锂电 铜箔单车价值量为 860-878 元。

3:电动汽车单车锂电铜箔价值量测算

铜箔规格插电混动车纯电动车
单车动力电池容量(kWh)15 61
锂电铜箔单耗(kg/kWh)4.5um 0.42
6um 0.62
单车用锂电铜箔(kg)4.5um 6.2 25.3
6um 9.3 38.0
锂电铜箔单价(万元/吨)4.5um 13.82
6um 9.40
单车锂电铜箔价值量(元)4.5um 860 3499
6um 878 3569

数据来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团队,铜冠铜箔招股书说明书,东方证券研究所

2025 年我国电动汽车锂电铜箔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345 亿元,2021-2025 年的复合增速达 34%。根据我们在 2021 年 12 月 3 日发布的《锂镍先锋,铜铝后继——有色行业 2022 年度策略》,至 202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达到 945 万辆。据此推算,至 2025 年我国电动汽车的 4.5μm 锂 电铜箔的需求量为 21.1 万吨,6μm 锂电铜箔的需求量为 5.6 万吨,我国电动汽车锂电铜箔的市场 规模将达到 345 亿元,2021-2025 年复合增速 34%。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12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42021-2025 年中国电动汽车锂电铜箔市场规模预测

规格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动力电池装机量(GWh)175.8 281.7 342.6 453.6 599.3
锂电铜箔单耗(kg/kWh)4.5um 0.42
6um 0.62
8um 0.83
渗透率4.5um 12% 26% 47% 69% 85%
6um 80% 71% 52% 31% 15%
8um 8% 3% 1% 0% 0%
锂电铜箔需求量(万吨)4.5um 0.90 3.04 6.68 12.99 21.10
6um 8.74 12.40 11.03 8.75 5.65
8um 1.15 0.77 0.38 0.00 0.00
锂电铜箔单价(万元/吨)4.5um 13.82
6um 9.40
8um 8.47
市场规模(亿元)4.5um 12 42 92 180 292
6um 82 117 104 82 53
8um 10 6 3 0 0
锂电铜箔市场规模合计(亿元)104 165 199 262 345

数据来源:中汽协,MarklinesEV SalesIHS MarketGGIISNE,真锂研究等,东方证券研究所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13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三、线束:单车线束系统用铜量为 28 公斤,高压线束 要求铜合金性能优异

3.1 纯电动汽车单车低压线束用铜量比燃油汽车多 5 公斤

每辆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的低压线束系统用铜量分别为 18kg 23kg。随着汽车驾驶智能性、舒 适性的逐日提升,汽车提供越来越多的电子功能,如 ADAS、信息娱乐系统等,要求排布更多更 复杂的低压线束系统。据 IDTechEX 和国际铜业协会 2017 年的研究数据显示,每辆燃油汽车的低 压线束系统用铜量为 18kg,占燃油汽车用铜的大部分。随着电动汽车网联化、智能化程度加深,每辆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车、混动车、插电式混动车)的低压线束系统用铜量分别达 23kg。

汽车的低压线束系统多采用无氧铜丝作为导体,紫铜合金带材作连接器。低压线束中的低压导线 为铜质多丝软线,导体多采用无氧铜丝,铜含量在99.99%以上,不易受氧脆化;连接器主要采用 T2、C10500 紫铜合金带材。过去一年,3mm 无氧铜丝的平均价格为 7.15 万元/吨,T2 紫铜棒的 平均价格为 7.3 万元/吨。

17:无氧铜丝与紫铜棒均价(单位:元/吨)

3mm无氧铜丝均价T2黄铜棒均价1#电解铜均价

90000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14/3
2015/32016/32017/32018/32019/32020/32021/32022/3

数据来源:Mysteel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每辆燃油汽低压线束系统用铜的价值量为 1291 元,每辆电动汽车为 1650 元。假设每辆汽车的高 压线束系统中,85%的重量为铜导线、15%的重量为连接器,据测算,每辆燃油汽低压线束系统 用铜的价值量为 1291 元,每辆电动汽车低压线束系统用铜的价值量为 1650 元。

5:燃油汽车与电动汽车低压线束单车用铜价值量对比

燃油汽车电动汽车
低压线束单车用铜量(kg)18 23
其中:无氧铜丝用量(kg)15.3 19.55
紫铜棒用量(kg)2.7 3.45
3mm 无氧铜丝单价(元/吨)71500
T2 紫铜棒单价(元/吨)73000
无氧铜丝单车用铜价值量(元)1094 1398
紫铜棒单车用铜价值量(元)197 252
低压线束单车用铜价值量(元)1291 1650

数据来源:国际铜业协会,Mysteel,东方证券研究所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14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3.2 电动汽车高压系统采用铜导线为主

在传统低压线束以外,新能源汽车以高压电池包为动力来源,新增高压线束为传输载体。汽车线 束是控制汽车电气和电子元件功能的主要载体,是汽车的血管和神经,为各电子元件提供动力、传递和反馈信号。根据汽车线束耐电压高低可以分为低压线缆和高压线缆,传统燃油车主要应用 低压线缆,而电动车线束新增了高压线缆,其承载电压约为 600V。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动力来源靠高压电池包提供,传输载体为高压线束,连接充电口座、高压电池包、逆变器、电机,车载充电机等大功率设备。高压线束主要包括:高压连接器、高压线缆,接地端子和扎带、外包 材料、胶带、热缩套管、胶套、安装支架等辅材。

18:新能源汽车线束布置透视图

数据来源:特斯拉,东方证券研究所

19: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连接示意图

数据来源:线束工程师之家,东方证券研究所

预计未来电动汽车高压系统仍将采用铜导线为主。在汽车“轻量化”的趋势下,汽车的部分零部 件,如散热器,逐渐被铝材所代替,既轻便又经济。汽车线束的发展趋势主要向轻量化、高压承 载能力和大容量、高效率发展。铝导线的应用有利于线束轻量化,近十年来铝导线在传统汽车上 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仍鲜有将铝导线成功应用在电动汽车高压系统的案例。核心问题在于 电气性能,铝的电导率只有铜的 60%,铝导线需要增加横截面积才能通过同样大小的持续电流,可参考 USCAR 推荐的铜、铝导线等量替换对照表。尽管铝导线可以减轻 45%的重量并节约一半 左右的成本,但铝导线会带来一系列的电线铺设问题,比如占用更大空间、因线束变粗造成转弯 半径增大。此外,铝的抗拉强度、膨胀系数都不如铜,而且铝导线表面极易形成氧化铝薄膜,起 一定的绝缘作用,影响接触部位的电阻。预计未来电动汽车高压系统仍将采用铜导线为主。

6:铜线缆与铝线缆替换对照表

铜线缆截面积(mm2)最大电阻
(mΩ/m)
铝/铝合金线缆截 面积(mm2)铝最大电阻(mΩ/m)铝合金最大电阻(mΩ/m)
1 18.5 2 15.7 16.6
2 9.42 3 10.2 10.9
2.5 7.6 4 7.85 8.32
3 6.15 5 6.57 6.96
4 4.71 6 5.23 5.55
6 3.14 10 3.03 3.21

数据来源:美国汽车研究会(USCAR),东方证券研究所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15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电动汽车高压线束包括连接器、线缆等,导电性能要求高。高压线束主要包括:高压连接器、高 压线缆,接地端子和扎带、外包材料、胶带、热缩套管、胶套、安装支架等辅材。在高压线束系 统中,线缆的重量占比一般为 75%左右,成本占比 35%左右;连接器的重量占比一般为 15%左 右,成本占比 55%左右。电动汽车将以电能运用为主,在电能的加载、控制和应用上离不开导电 性能优越的材料。线束导体材料一般为退火纯铜,根据汽车不同位置使用要求,也会采用一些铜 合金。

20:某车型高压线束物料成本构成 21:汽车线束材料重量占比
外包材料
及其他
包覆物其他 6%
护板 1.9%2.1%
连接器10%

15%

高压线缆高压连接线缆 75%
35%
55%

数据来源:黄江涛等《纯电动汽车高压线束成本优化研究》,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徐学林《铜合金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研究》,东方证券研究

3.3 铜合金材料提升高压线束的性能

电动汽车高压线缆要求能够承受高电压、大电流。新能源汽车采用的是大功率的电动机,其输电

线束必须是能够承载高压大电流的线束。高压电缆由导体、绝缘、护套、屏蔽、铝箔、包带、填 充物等组成,行业标准参照《QC-T1037 道路车辆用高压电缆汽车行业标准》、《新能源汽车用 高压电缆 TCAS 356-2019》。电动汽车高压线缆的特点是:(1)高电压,乘用车一般使用额定 电压 600VAC/900VDC、商用车一般使用额定电压 1000VAC/1500VDC;(2)大电流,常用在 250A,部分大功率电机可用到 400A。

22:电动汽车屏蔽型电缆结构示意图

数据来源:青缆科技,东方证券研究所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16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铜合金化可大幅提升线缆的性能,维兰德研制的高性能合金已成功应用于汽车上。对铜合金进行

微合金化,保证合金具有接近纯铜合金导电率的前提下,提高合金的强度,同时可以提升材料的

耐高温性能。使用大量直径非常小的单丝进行绞合,可以达到轻质化,同时有更好的耐弯曲,提

高导体柔软性。例如国际铜业加工巨头维兰德研制了 WITRONIC 系列合金性能,在保证导电率 的前提下,拥有更高的抗拉强度,已经成功将C70250和C19400高性能铜合金应用于汽车工业。

汽车高压线束系统若应用高性能铜合金线材,单车用铜的价值量约为 305 元。据国际铜业协会(ICA)统计数据表面,每辆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车、混动车、插电式混动车)的高压线束系 统重约 5kg,其中的高压线缆占比为 75%,重约 3.75kg。2021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 月,维兰德 C70250 合金的平均售价为 8.13 万元/吨,则每台电动乘用车的高压线缆用铜合金的价值量约为 305 元。

23:维兰德 WITRONIC 系列合金性能参数

数据来源:Wieland,东方证券研究所

24:维兰德高性能铜合金线材价格(单位:元/吨)

高性能铜镍硅合金(C70250)

90000 高性能铜铁合金(C19400)

75000

70000

65000

60000

85000

80000

2021/12/1 2021/12/21 2022/1/10 2022/1/30

数据来源:Wieland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连接器的接触件是完成电连接功能的核心部件,占线束重量的 15%左右。连接器位于电缆两端,连接导线与适当的配对元件,起着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作用。连接器通常由接触件(端子和插针)和外覆的塑料构成。汽车线束的接触件是汽车连接器完成电连接功能的核心部件,是汽车线束端 子压接和保证线束正常工作的关键。因此,对接触件用铜合金材料的力学/导电/尤其抗应力松弛 和折弯成型性能有很高的要求,其重量一般占线束的 15%左右。

25:电动汽车中连接器具体分布

数据来源:鼎通科技招股说明书,东方证券研究所

26:特斯拉 Model3 采用的高压连接器 HC Stak 25

数据来源:线束世界,东方证券研究所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17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接触件铜材要求耐高温、加工成型性良好、内部弹性均匀、耐蚀性好、导电、导热率高和可焊性 好。《电连接器接触件总规范》(GJB1216)规定:最高工作温度 125℃接触件一般使用铜合金,没有规定材料类别。连接器现行标准仅规定了接触件的工作直径、镀金层厚度、分离力和保持力 等主要技术参数,并未规定铜合金材料牌号、规格和状态。我国连接器行业没有经历正向设计阶 段,都是仿制产品,接触件铜材牌号、规格、状态等源于国外标准。为防止刚性插针插拔时弯曲 损伤,插针常选用具有较高机械强度的黄铜(H62、HPb59-1 等)制作。为保证弹性插孔插合时 接触可靠,防止塑性变形和应力松弛,插孔常选用具有较高弹性极限与疲劳极限和适当弹性模量 的锡青铜(QSn4-3、QSn6.5-0.1等)、铍青铜(C17200、QBe2等)或镍硅青铜(C70250等)制作。接触件铜材还要求其加工成型性良好、内部弹性均匀、耐蚀性好、导电、导热率高和可焊 性好等。

7:接触件常用铜材一览表

类别插孔常用牌号插针常用牌号
片簧插孔弹性sn6.5-0.1、Qsn4-3、QBe2、17200、17300、70250、18150 等青铜棒、线、带刚性H62、Hpb59-1 等黄铜棒、线、带
冠簧插孔Qsn6.5-0.1、Qsn4-3、QBe2、17200、70250、18150 等青铜带H62、Hpb59-1 等黄铜棒、线
线簧插孔QBe2、17200、17300 等青铜线
绞线插针刚性H62、Hpb59-1 等黄铜棒弹性QBe2、17200、17300 等青铜线
片簧插针

数据来源:杨奋为《铜材品质对接触件性能影响研讨》,东方证券研究所

故障电弧导致的新能源汽车火灾比例高达 60%,对新能源汽车安全带来巨大威胁。随着新能源汽 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其火灾危险性也逐渐显现。据统计,由于电气系统故障产生故障电弧导致的 新能源汽车火灾比例高达 60%。新能源汽车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增加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导 致车载线路的复杂化和电压等级的提高;另外,充电插拔和车辆颠簸都会增加电弧产生的几率。故障电弧对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带来巨大威胁。

27:新能源汽车各类故障占比

不明原因 4.90%

进水短路 3.60%
短路 3.70%

充电故障 5.11%

电气零件故障
电气线路故障
4.90% 电源系统故障
18.40%

8.17%
数据来源:SMM,东方证券研究所

铜材品质是影响接触件性能的根本因素。铜材是制作连接器导电核心零件——接触件的基础材料,其品质是直接影响连接器接触件电接触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接触件铜材品质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18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是最根本的,也是最基础的。在不同环境下使用的连接器接触件插合后,接触电阻由收缩电阻、膜层电阻和导体电阻三部分组成,铜材品质对组成接触电阻的这三部分电阻都有影响。收缩电阻 除正压力还取决于设计结构(尺寸精度)外,正压力、表面物理特征(细晶结构)和表面粗糙度 都与铜材品质有关;膜层电阻取决于铜材的耐腐蚀性和防护镀层质量;导体电阻取决于材料类别,如标准规定 1mm 的镀金接触件接触电阻;铜合金 5mΩ、铁合金 15mΩ。

28:影响电接触可靠性因素分析

数据来源:杨奋为《铜材品质对接触件性能影响研讨》,东方证券研究所

国产铜合金材已部分实现进口替代,镍钴硅铜等合金成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连接器。连接器小型 化,使制作接触件所选铜带越来越薄、丝材越来越细。近年来我国洛阳铜业、博威合金等铜加工 骨干企业为实现替代进口目标,瞄准航空、航天、通讯等高端应用领域紧缺的高强度、高电导、高精度的接触件铜材,开展铍铜、钛铜、镍硅铜、镍钴硅铜、铬锆铜、铁铜和碲铜等系列合金熔 铸、轧制、热处理、精整等工艺攻关,取得了许多研发和产业化生产成果。目前部分铜合金带、丝材已能替代进口,镍钴硅铜、铬锆铜和碲铜等合金成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连接器。

8近年来研制的几种接触件铜材性能和应用

牌号合金系屈服 Mpa 导电% 热导 w/mk 特性应用
C17200 铍铜1090 25 105 高强度、热应力松弛等良好综 合性能航空、航天、军用等高可靠连接 器弹性插孔
CuTi3.5 钛铜900 13 50 高强度、低导电、高温性能和 抗应力松弛性能优于铍铜替代铍铜在电子行业应用,制作 高强度弹簧、触点、手机按键等
C70250 镍硅铜800 42 180 高强度、中导电、优良抗应力 松弛性能、可替代 Cu-Fe 连接器弹性插孔、Type-C 端子、DDR 插槽、引线框架
C70350 镍钴硅 铜900 45 200 添加钴细化晶粒,具有比 70250 更佳综合性能替代铍铜,用于电子通讯设备、汽车连接器、弹簧等
C18150 铬锆铜600 85 330 高导电、中强度、高抗应力松 弛、抗高温软化5G 通讯基站、大电流、新能源汽 车连接器弹性插孔、引线框架
C19400 铁铜475 60 280 中导电、中强度、抗高温软 化,能冲压、蚀刻,成形性好汽车连接器、引线框架、手机中 板、LED 等部件
C14500 碲铜250 85 355 优良的导电、导热、抗电蚀 性、易切削性、冷热加工性充电桩、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发 电站连接器接触件

数据来源:杨奋为《铜材品质对接触件性能影响研讨》,东方证券研究所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19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汽车高压线束连接器若采用高性能铜合金,单车用铜材的价值量约为 67 元。维兰德推出了 C18070 高性能 CuCrSiTi 合金,导电率达到 83%IACS,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较高的弹性和热 应力松弛抗性,是大电流连接器的理想解决方案。据国际铜业协会(ICA)统计数据表面,每台 电动乘用车的高压线束系统重约 5kg,其中的高压连接器占比为 15%,重约 0.75kg。2021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 月,维兰德 C70350 合金的平均售价为 8.89 万元/吨,则每台电动乘用车的高压连 接器用铜合金的价值量约为 67 元。

29:维兰德高性能铜合金带材价格(单位:元/吨)

高性能CuCrSiTi合金(C70350)高性能铬铜合金(C18070)
95000
75000 70000 65000 60000
90000
85000
80000

2021/12/1 2021/12/16 2021/12/31 2022/1/15 2022/1/30

数据来源:Wieland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3.4 2025 年电动汽车线束铜材市场规模将达 188 亿元,2021-2025 年复合增速 30%

2025 年,中国电动汽车线束铜材市场规模合计 188 亿元,其中高压线束市场规模 33 亿元。据 IDTechEx 数据,每台电动汽车的低压线束需要无氧铜丝 23kg,至 2025 年我国电动汽车的无氧铜 丝需求达 21.7 万吨,市场规模达 155 亿元。假设每台电动汽车的高压线束分别需要线缆 3.89kg、连接器 0.5kg,至 2025 年,我国电动汽车的高压线缆的需求为 3.5 万吨,高压连接器的需求为 0.7 万吨,则高压线束的市场规模为 33 亿元。中国电动汽车线束铜材市场规模合计 188 亿元,2021-2025 年复合增速 30%。

92020-2025 年中国电动汽车线束用铜材市场规模预测

202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中国电动汽车销量(万辆)136.8 330 530 605 735 945
单车低压线束无氧铜丝需求(kg/辆)23 23 23 23 23 23
低压线束无氧铜丝需求(万吨)3.1 7.6 12.2 13.9 16.9 21.7
无氧铜丝价格(万元/吨)4.98 6.96 7.15 7.15 7.15 7.15
电动汽车无氧铜丝市场规模(亿元)16 53 87 99 121 155
单车高压线缆需求(kg/辆)3.75 3.75 3.75 3.75 3.75 3.75
单车高压连接器需求(kg/辆)0.75 0.75 0.75 0.75 0.75 0.75
高压线缆需求(万吨)0.5 1.2 2.0 2.3 2.8 3.5
高压连接器需求(万吨)0.1 0.2 0.4 0.5 0.6 0.7
高压线缆价格(万元/吨)8.13 8.13 8.13 7.63 7.63 7.63
高压连接器价格(万元/吨)8.89 8.89 8.89 8.39 8.39 8.39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20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高压线缆市场规模(亿元)4.17 10.06 16.16 17.31 21.03 27.04
高压连接器市场规模(亿元)0.91 2.20 3.53 3.81 4.62 5.95
高压线束铜材市场规模(亿元)5 12 20 21 26 33
中国电动汽车线束铜材市场规模(亿元)21 65 107 121 147 188

数据来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团队,MysteelWindWieland,东方证券研究所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21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四、驱动电机:单车铜杆用量为 9-12 公斤,扁线电机 提升无氧铜杆需求

4.1 永磁同步电机已成为乘用车的主流选择

驱动电机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关键部件是定子和转子。电机驱动控制系统是新能源汽车行使 中的主要执行结构,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电机、电控)之一,其驱动特性决定了汽车行驶的主要性能指标,它是电动汽车的重要部件。电机是应用电磁感应原 理运行的旋转电磁机械,用于实现电能向机械能的转换,运行时从电系统吸收电功率,向机械系 统输出机械功率,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驱动电机主要由定子、转子、壳体、结构件构成,关 键部件是定子和转子。

30:采用 Hairpin 发卡电机的电驱动系统示意图

数据来源:上汽大众,东方证券研究所

永磁同步电机和交流异步电机已成为乘用车领域主流选择。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永磁是指在制造电 机转子时加入了永磁体,使电机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也是永磁同步电机与交流异步电机 的最大区别。所谓同步,就指的是让电机中的转子转速与定子绕组的电流频率始终保持一致。而 交流异步电动机中由于转子总是在“追赶”定子旋转磁场的转速,并且为了能够切割磁感应线而 产生感应电流,转子的转速总要比定子旋转磁场的转速慢,这也就形成了异步运行,即异步感应 电动机。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22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31:永磁同步电机示意图

数据来源:天天电动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32:交流异步电机示意图

数据来源:天天电动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永磁同步电机和交流异步电机各有千秋。永磁同步电机本身具有转矩密度、功率密度、效率较高、调速性能好等优点,再加上自身体积小、重量轻等优势,但它并不是没有缺点,除了原料带来的 成本问题外,它会有在高温下磁性衰减的问题,这也是为何中小型纯电动车不能进行长时间的高 速巡航。相对来讲,交流异步电机则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较高、拥有较好的高速性能以及加速 性能等优势;这也是一些以性能标榜的电动跑车以及中大型 SUV 会偏爱它的问题,如特斯拉 model S、model X、蔚来 ES8 等都在使用。不过相对来讲它的缺点则体现在转矩密度、功率密 度、效率密度偏低,并且还伴随着体积大、重量沉、发热量大的问题。总体来看,可以理解为搭 载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电动车续航相对更好一些,搭载交流感应电动机的电动车加速性能更好。

10:电动车驱动电机总成主要技术路径比较

项目直流电机交流异步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开关磁阻电机
功率密度较高
峰值效率(%)85-89 90-95 95-97 通常小于 90
负荷效率(%)80-87 90-92 85-87 78-86
转速范围(r/min)4,000~8,000 12,000~20,000 4,000~16,000 可达 15,000 以上
可靠性一般
结构坚固性一般优秀
外形尺寸
电机重量
电机成本较低较高较低
控制性能最好

数据来源:精进电动招股说明书,东方证券研究所

永磁同步电机在国内驱动电机市场中份超 94%。永磁同步电机由于我们国家在稀土资源方面的优 势,以及永磁同步电机功率密度大、峰值效率高、尺寸小、质量轻、结构多样化及应用范围广等 特性,永磁同步电机在国内装机量快速提升,2021 年前 11 月国内永磁同步电机装机量达 269 万 台,装机占比超过 94%,在新能源驱动电机市场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23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33:近几年国内不同类型驱动电机装机占比变化情况

100%永磁同步电机交流异步电机其他电机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36:扁线电机与圆线电机不同工况下的效率差值

WLTC工况工作点

数据来源:绿芯之友,东方证券研究所

2021 年来扁线电机渗透率快速提升。2021 来特斯拉、广汽换装扁线电机,比亚迪 DMI 全系采用 扁线电机,上汽、长城的新车型也纷纷转为扁线电机,2021 年 11 月单月销量前 40 名的车型中,配套扁线绕组的车型达到了 16 款。我们测算销量前 40 车型的扁线渗透率达到了 31.1%,而由于 11 月单月销量前 40 车型在当月乘用车总销量的占比达到了 76.6%,预计当前扁线电机渗透率已 超过 23.9%。(销量靠后的高端车型扁线渗透率更高)

112021 11 月单月销量前 40 车型中配套扁线电机的车型

车企车型绕组类型电机供应商2021 11 月销量
特斯拉Model Y 部分扁线特斯拉26,759
特斯拉Model 3 部分扁线特斯拉26,100
比亚迪秦 PLUS Dmi 扁线比亚迪18,054
理想汽车理想 ONE 部分扁线联电、东安动力、博格华纳13,485
长城汽车欧拉好猫扁线联电、蜂巢8,855
比亚迪海豚扁线比亚迪8,809
比亚迪比亚迪唐部分扁线比亚迪8,013
一汽大众ID.4 CROZZ 扁线大众、华域麦格纳5,187
蔚来蔚来 ES6 部分扁线蔚然动力4,713
长城汽车欧拉 R1 部分扁线上海电驱动、蜂巢4,270
零跑零跑 T03 扁线零跑科技4,177
上汽大众ID.4 X 扁线大众、华域麦格纳3,914
蔚来蔚来 EC6 扁线蔚然动力3,482
宝马宝马 iX3 扁线BMW 3,174
上汽集团名爵 EZS 扁线华域汽车3,102
长城汽车欧拉 R2 扁线上海电驱动、蜂巢3,011
前 40 销量合计332,447
前 40 销量中扁线销量103435
前 40 销量中扁线渗透率31%

数据来源:GGII,公司官网,东方证券研究所(注:特斯拉等车型部分配套扁线电机,测算时假设这类车型扁线销量占一半)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25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功率分别为 139 kW 和 100 kW,永磁同步电机的用铜量为 0.09 kg/kW,则每辆纯电动汽车和插电 混动车的用铜量分别为 12.3 kg 和 8.9 kg。2022 年年初至今无氧铜杆均价 7.21 万元/吨,低氧铜 杆均价 7.07 万元/吨。据此推算,纯电动车电机若采用无氧铜杆的单车价值量约为 869 元/台,采 用低氧铜杆的单车价值量约为 886 元/台;插电混动车若采用无氧铜杆的单车价值量约为 627 元/ 台,采用低氧铜杆的单车价值量约为 640 元/台。

13:电动汽车单车电机用铜杆价值量测算

铜杆规格插电混动车纯电动车
电机功率(kW)100 139
电磁铜线单耗(kg/kW)0.09
单车铜杆用量(kg)8.9 12.3
铜杆单价(万元/吨)低氧铜杆7.07
无氧铜杆7.21
单车铜杆价值量(元)低氧铜杆627 869
无氧铜杆640 886

数据来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团队,IDTechEXMysteel,东方证券研究所

预计至 2025 年,我国电动汽车电机用铜杆市场规模将达到 80 亿元,2021-2025 年复合增速 32%。随着扁线电机渗透率的逐渐提高,我国扁线电机用无氧铜杆的市场规模将逐步扩大至 68 亿元,而 圆线电机用低氧铜杆的市场规模将逐步缩小至 12 亿元。预计至 2025 年,我国电动汽车电机用铜 杆市场规模将达到 80 亿元,2021-2025 年复合增速 32%。

38:无氧铜杆与低氧铜杆均价(单位:元/吨)

上海国标无氧铜杆(8mm)均价上海国标低氧铜杆(8mm)均价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18/2
2018/82019/22019/82020/22020/82021/22021/82022/2

数据来源:世铝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27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142020-2025 年中国电动汽车电机用铜杆市场规模预测

202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137 330 530 605 735 945
销量(万辆)纯电动车112 274 440 510 620 800
插电混动车25 56 90 95 115 145
电机功率(kW)纯电动车139 139 139 139 139 139
插电混动车100 100 100 100 100 100
电磁铜线单耗(kg/kW)0.09 0.09 0.09 0.09 0.09 0.09
铜杆需求量(万吨)纯电动车1.4 3.4 5.4 6.3 7.6 9.8
插电混动车0.2 0.5 0.8 0.8 1.0 1.3
新能源汽车铜杆需求(万吨)1.6 3.9 6.2 7.1 8.6 11.1
扁线电机渗透率12% 25% 45% 58% 72% 85%
铜杆需求量(万吨)无氧铜杆0.2 1.0 2.8 4.1 6.2 9.5
低氧铜杆1.4 2.9 3.4 3.0 2.4 1.7
铜杆价格(万元/吨)无氧铜杆4.99 6.93 7.21 7.21 7.21 7.21
低氧铜杆4.90 6.79 7.07 7.07 7.07 7.07
铜杆市场规模(亿元)无氧铜杆1 7 20 30 45 68
低氧铜杆7 20 24 21 17 12
新能源汽车铜杆市场规模(亿元)8 26 44 51 62 80

数据来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团队,IDTechEXMysteel,东方证券研究所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28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五、每台充电桩用铜 2-60 公斤,“高压快充”要求高 性能铜材

5.1 充电桩额外增加了新能源汽车的用铜量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是为新能源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的设备装置,安装于公共楼宇、停车场、商 场、运营车充电站等公共场所及居民小区等私人场所。充电桩的电力输入端与交流电网连接,带 有充电插头的电力输出端与汽车连接实现充电。按照充电方式进行划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可分 为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交直流一体式充电桩:(1)交流充电桩(慢充),不可直接为汽 车动力电池充电,需连接车载充电机为汽车充电,采用常规电压、充电功率小、充电慢,但结构 简单、体积小、成本低、技术壁垒小,通常安装于城市公共停车场、商场和居民小区。(2)直 流充电桩俗称(快充),可直接为汽车动力电池充电,采用高电压、充电功率大、充电快,但成 本高且电压电流大,影响电池寿命,技术要求相对较高,通常安装于运营车充电站、快速充电站 等场所。(3)交直流一体式充电桩,既可实现直流充电,也可以交流充电。白天充电业务多的 时候,使用直流方式进行快速充电,当夜间充电站用户少时可用交流充电进行慢充操作。

39:电动汽车充电电源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数据来源:英可瑞招股说明书,东方证券研究所

每台私人桩的用铜量约为 2kg,每台公用充电桩的用铜量约为 8-60kg。充电桩的硬件设施包括充 电柜、充电枪、配线柜等充电桩外部硬件和逆变器、变压器、整流器、滤波器、继电器等内部硬 件。充电桩的主要用铜部件包括充电模块、接插件电线电缆和各种开关。据 Mysteel 数据,一台 公用交流式充电桩用铜 8kg,一台公用直流式充电桩用铜 60kg,一台私人桩用铜约 2kg。

15:交流充电桩与直流充电桩的参数对比

用铜量电压功率插头其他
交流充电桩8kg 220V-380V 3.3kW-24kW 7 线插头
直流充电桩60kg 450V-750V 37.5kW-120kW 9 线插头含交流转直流的 AC-DC 充电 模块等零件

数据来源:Mysteel,东方证券研究所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29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5.2 高压快充趋势下,铜材性能更加关键

高压快充是解决当前电动汽车续航问题的最优选择,国内多家车企有望在 2022 年跟进 800V 高压 快充。典型的纯电动车通常存储 30-100kWh 的电能,对应的行驶里程不超过 500 公里,如果采用 50kW 额定功率的快速充电技术,则电池充满需要 35-120 分钟。续航是当前电动汽车使用的突出

矛盾,如果将快速充电的功率提升,则可以有效缩短充电时间。如果保持原有的电压水平,增大 充电电缆的电流以提高充电功率的话,由于热量=I2×R,则电缆的热量以平方倍数扩大,需要改 进冷却系统以避免过热。提高充电电压成为最优选择,保时捷 Taycan 是首款 800V 高压平台的量 产车型,已将最大充电功率提升至350KW,可以在大约23分钟内,把动力电池从5%充至80%,相当于 300 公里的续航能力。目前小鹏汽车、广汽埃安、比亚迪 e 平台、吉利极氪、理想汽车、北汽极狐等车企陆续跟进 800V 高压平台架构,有望在 2022 年陆续实现量产。

16主要电动汽车厂商 800V 高压快充平台方案

公司形式时间电压功率电流续航
保时捷车型、充电桩2018-06 800V 350kW 15 分钟充 80%电
起亚充电桩2020-09 800V
现代平台2020-12 800V 14 分钟充 80%电
比亚迪平台2021-04 800V 充电 5 分钟,续航 150 公里
吉利极氪车型、充电桩2021-09 800V 360kW 充电 5 分钟,续航 120 公里
吉利平台、车型2021-04 400V/800V 30 分钟充 80%电
长城车型2021-11 800V 400kW 600A 充电 10 分钟,续航 800 公里
北汽极狐车型2021-04 800V 充电 10 分钟,续航 196 公里
广汽埃安车型、充电桩2021-08 1000V(峰值)480kW 600A 充电 5 分钟,续航 200 公里
东风岚图平台、充电桩2021-10 800V 360kW 600A 充电 10 分钟,续航 400 公里
小鹏车型、充电桩2021-10 800V 480kW 670A 充电 5 分钟,续航 200 公里
长安平台2021-08 800V 300kW 充电 10 分钟,续航 200 公里
理想平台预计 2023 800V
蔚来车型预计 2022 800V

数据来源:驱动视界,东方证券研究所

碲铜合金可作为接触件材料,用于充电桩接口。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桩接口进行高压传输,并暴

露在空气中,要求充电桩连接器插针接触件材料中等强度、灭电弧型、高导热性、良好的热应力 松弛性。博威合金、洛阳铜业和兴敖达等研制生产的 C14500(Te0.4-0.7、P0.004-0.012)易切

削碲铜,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抗腐蚀性和抗电蚀性,同时具有极好的易切削性和冷热加工性。

已成功应用于充电桩连接器插针接触件和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发电站连接器接触件。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30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5.3 2025 年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桩铜材市场规模达 31 亿元,2021-2025 年复合增速 36%

预计 2025 年我国的充电桩数量将达到 1440 万台,车桩比逐渐降至 12.3。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 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EVCIPA)数据,截至 2021 年底,公共充电桩共计 114.7 万台,其中直流 充电桩 47.0 万台,交流充电桩 67.7 万台;我国 2021 年底的新能源起车保有量为 784 万辆,车桩 比为 1:3。预计 2022 年我国新增充电桩 244 万台,届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 1314 万辆,车桩比降至 1:2.6。我们预计至 2025 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 3312 万辆,车桩比逐渐降 至 1:2.3,则 2025 年我国的充电桩数量将达到 1440 万台。

40: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保有量及车桩比

3500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万辆)充电桩保有量(万台)车桩比(右轴)3.5
30003.0
2500
20002.5
15002.0
10001.5
500
01.0
202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

数据来源:工信部,EVCIPA,东方证券研究所

预计我国 2022-2025 年分别新增充电桩 231/241/304/401 万台,其中公共直流充电桩、公共交流 充电桩和私人交流充电桩的占比小幅变化。由于公共/私人交流充电桩的功率及电压较小,假设交 流充电桩采用低压线缆为主,材质为多股超细精绞无氧铜丝,预计至 2025年我国交流充电桩需要 无氧铜丝 0.95 万吨,对应市场规模 6.76 亿元。由于公共直流充电桩需要负荷大功率、大电流,假设主要高压线束,其中 85%的重量为高压线缆,15%的重量为高压连接器。预计至 2025 年我 国直流充电桩需要高压线缆 2.78 万吨、高压连接器 0.49 万吨,对应市场规模 24.25 亿元。预计 至 2025 年我国充电桩铜材市场规模合计达 31 亿元,2021-2025 年复合增速 36%。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31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172021-2025 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铜材市场规模预测

2021 2022 E 2023E 2024E 2025E
私人交流充电桩(万台)59.6 144.5 164.9 220.5 304.8
公共交流充电桩(万台)17.9 47.0 38.1 39.0 42.1
私人交流充电桩用铜(kg/台)2 2 2 2 2
公共交流充电桩用铜(kg/台)8 8 8 8 8
私人交流充电桩用铜(万吨)0.12 0.29 0.33 0.44 0.61
公共交流充电桩用铜(万吨)0.14 0.38 0.30 0.31 0.34
交流充电桩用铜(万吨)0.26 0.66 0.63 0.75 0.95
无氧铜丝价格(万元/吨)6.96 7.15 7.15 7.15 7.15
交流充电桩用铜市场规模(亿元)2 5 5 5 7
公共直流充电桩(万台)16.1 39.4 38.4 45.0 54.5
公共直流充电桩用铜(kg/台)60 60 60 60 60
公共直流充电桩用铜(万吨)0.97 2.37 2.31 2.70 3.27
直流充电桩用铜(亿元)0.97 2.37 2.31 2.70 3.27
高压线缆需求(万吨)0.82 2.01 1.96 2.30 2.78
高压连接器需求(万吨)0.14 0.35 0.35 0.41 0.49
高压线缆价格(万元/吨)7.15 7.15 7.15 7.15 7.15
高压连接器价格(万元/吨)8.89 8.89 8.89 8.89 8.89
高压线缆市场规模(亿元)6 14 14 16 20
高压连接器市场规模(亿元)1 3 3 4 4
直流充电桩用铜市场规模(亿元)7 18 17 20 24
中国电动充电桩铜材市场规模(亿元)9 22 22 25 31

数据来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团队,EVCIPA,东方证券研究所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32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六、投资建议
经过系统梳理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在铜材使用上的异同点,我们认为电动汽车全方位增加了 铜的使用量,并对铜材的性能提出新的要求。相比较于燃油汽车,每辆电动汽车新增如下铜材:(1)低压线束,约 5 kg;
(2)锂电铜箔,纯电动汽车 28.7-50.6 kg,插电混动车 7.1-12.5 kg,应用极薄铜箔提升动力电池 的能量密度;
(3)高压线缆及连接器约 4.6 kg,应用高导电率铜合金承受高电压、大电流;
(4)驱动电机,纯电动汽车约 12.3 kg,插电混动车约 8.9 kg,应用高品质无氧铜杆作为电磁扁 线的原材料。

以及每台充电桩新增 2-60 kg 铜材的使用量,应用高导电率铜合金承受高电压、大电流。此外,相较于传统燃油车,由于新能源汽车不含同步器齿环,每辆车减少约 2.4 kg 的黄铜用量。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将全方位增加铜的使用量,在运输工具低碳转型、调整能源结构的政策背 景下,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维持较高增速,对铜材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 销量及渗透率不断提升,预计 2025 年我国电动汽车铜材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644 亿元,相较于传 统燃油汽车,由于汽车电动化带来的铜材需求增量的市场规模达 509 亿元。

建议关注国内铜材加工龙头企业,如嘉元科技(688388,未评级)、诺德股份(600110,未评级)、博威合金(601137,未评级)、金田铜业(601609,未评级)等。

18: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铜材需求对比及市场规模测算

传统燃油汽车电动汽车
单位铜材需求 量(kg/辆)单位铜材需求量(kg/辆)2022 年市场规 模(万亿)2025 年市场规模(万亿)
同步器齿环2.4 - - -
低压线束18 23 87 155
锂电铜箔- 纯电动车:28.7-50.6 165 345
插电混动车:7.1-12.5
电机用铜杆- 纯电动车:12.3 44 80
插电混动车:8.9
高压线缆- 3.8 16 27
高压连接器- 0.8 4 6
交流充电桩- 私人:2 2 4
公共:8 3 2
直流充电桩- 60 22 24
电动汽车铜材市场规模合计343 644
电动汽车新增铜材市场规模268 509

注:电动汽车新增铜材市场规模=电动汽车铜材市场规模合计-同步器齿环市场规模-传统燃油汽车的低压线束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东方证券研究所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33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宏观因素,产业政策和个人消费存在波动风险,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或 不及预期。

新能源汽车扁线电机渗透率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对于扁线电机的应用占比偏低,新能源汽车对 于电磁扁线和无氧铜杆的需求。或不及预期。

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高压充电发展趋势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电控系统对高性能铜 合金的需求或不及预期。

对市场容量的测算基于较多的假设,存在假设不及预期对测算结果造成影响的风险。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34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用铜知多少?

分析师申明
每位负责撰写本研究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的研究分析师在此作以下声明:

分析师在本报告中对所提及的证券或发行人发表的任何建议和观点均准确地反映了其个人对该证 券或发行人的看法和判断;分析师薪酬的任何组成部分无论是在过去、现在及将来,均与其在本 研究报告中所表述的具体建议或观点无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投资评级和相关定义
报告发布日后的 12 个月内的公司的涨跌幅相对同期的上证指数/深证成指的涨跌幅为基准;

公司投资评级的量化标准
买入:相对强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 15%以上;
增持:相对强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 5%~15%;
中性:相对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在-5%~+5%之间波动;
减持:相对弱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在-5%以下。

未评级——由于在报告发出之时该股票不在本公司研究覆盖范围内,分析师基于当时对该股 票的研究状况,未给予投资评级相关信息。

暂停评级——根据监管制度及本公司相关规定,研究报告发布之时该投资对象可能与本公司 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情形;亦或是研究报告发布当时该股票的价值和价格分析存在重大不确 定性,缺乏足够的研究依据支持分析师给出明确投资评级;分析师在上述情况下暂停对该股 票给予投资评级等信息,投资者需要注意在此报告发布之前曾给予该股票的投资评级、盈利 预测及目标价格等信息不再有效。

行业投资评级的量化标准:

看好:相对强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 5%以上;
中性:相对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在-5%~+5%之间波动;
看淡:相对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在-5%以下。

未评级:由于在报告发出之时该行业不在本公司研究覆盖范围内,分析师基于当时对该行业 的研究状况,未给予投资评级等相关信息。

暂停评级:由于研究报告发布当时该行业的投资价值分析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缺乏足够的研 究依据支持分析师给出明确行业投资评级;分析师在上述情况下暂停对该行业给予投资评级 信息,投资者需要注意在此报告发布之前曾给予该行业的投资评级信息不再有效。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35

免责声明
Tabl e_Disclai mer

本证券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本报告”)由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制作及发布。

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本报告的全体 接收人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本报告被转发给他人。

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且目前已公开的信息撰写,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客户也不应该认为该信息是准确和完整的。同时,本公司不保证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 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证券研究报告。本公司会适时更新我们的研 究,但可能会因某些规定而无法做到。除了一些定期出版的证券研究报告之外,绝大多数证券研究报告是在 分析师认为适当的时候不定期地发布。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 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若有必要应寻 求专家意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 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人作出邀请。

本报告中提及的投资价格和价值以及这些投资带来的收入可能会波动。过去的表现并不代表未来的表现,未 来的回报也无法保证,投资者可能会损失本金。外汇汇率波动有可能对某些投资的价值或价格或来自这一投 资的收入产生不良影响。那些涉及期货、期权及其它衍生工具的交易,因其包括重大的市场风险,因此并不 适合所有投资者。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者自主作 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 为无效。

本报告主要以电子版形式分发,间或也会辅以印刷品形式分发,所有报告版权均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 事先书面协议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发或公开传播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 将报告内容作为诉讼、仲裁、传媒所引用之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营利或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用途。

经本公司事先书面协议授权刊载或转发的,被授权机构承担相关刊载或者转发责任。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 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提示客户及公众投资者慎重使用未经授权刊载或者转发的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慎重使用公众媒体刊载的证 券研究报告。

HeadertTabl e_Address

东方证券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中山南路 318 号东方国际金融广场 26

电话:021-63325888

传真:021-63326786

网址:www.dfzq.com.cn

浏览量:1009
栏目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