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依科技评级()国内动力总成测试领先企业,打造IMU第二增长曲线

发布时间: 2022年03月11日    作者: xn2oyhja    栏目:行业研报

股票代码 :688071
股票简称 :华依科技
报告名称 :国内动力总成测试领先企业,打造IMU第二增长曲线
评级 :买入
行业:汽车零部件


国内动力总成测试领先企业,打造 IMU 第二增长曲线

华依科技(688071.SH)/机械设备证券研究报告/公司深度报告

评级:买入(首次) 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2022 年 3 月 10 日

市场价格:40.80 元指标2019A 2020A 2021E 2022E 2023E
分析师:张帆营业收入(百万元)296302321505804
增长率 yoy% 45%2%6%57%59%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21070001
净利润(百万元)39425898175
联系人:毛䶮玄增长率 yoy% 347%8%38%71%78%
每股收益(元)0.53 0.57 0.79 1.35 2.41
每股现金流量-0.23 0.86 0.72 2.94 2.22
净资产收益率23%20%19%25%30%
P/E 76.7 71.0 51.5 30.2 17.0
PEG 17.5 14.0 9.9 7.7 5.4
P/B296302321505804
备注:数据统计日期为 2022 3 10 日收盘价

报告摘要

深耕动力总成智能测试,新能源业务占比快速提升:公司自成立以来持续自研发动机

冷试设备并将业务范围拓展至动力总成各细分测试领域。以此为根基,公司近年来推

基本状况出面向下游客户新产品研发设计的测试服务业务,在动力总成、自动驾驶测试等领域
总股本(百万股) 73 皆有覆盖。随着汽车电动化发展,新能源动力总成测试设备在公司测试设备业务收入
流通股本(百万股) 15.48 占比由 2017 年的 4.27%提升至 2021H1 53.10%。与此同时,公司逐步加快实验室
市价() 40.80 建设,检测服务的测试台架数量持续增加。
市值(百万元) 2,972
汽车产销回暖提振测试需求,对标 AVL 迈向综合型测试供应商: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
流通市值(百万元) 632
2021 年我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实现 2140.8 万辆和 2148.2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7.1%
股价与行业-市场走势对比
6.5%。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由 2020 年的 5.8%提升至 2021
60%华依科技沪深300 14.8%。随着汽车产销回暖以及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动力总成测试领域需求将进
一步打开。根据我们的测算, 2025 年我国动力总成测试设备的市场空间有望达 44 亿
50%
40%
元。近年来,华依科技等国内厂商凭借本土化、高效率的优势正逐步替代 AVL 等海外
30%
龙头,向领先的综合测试供应商迈进。
20%
10%测试设备+服务共振,打造 IMU 第二增长曲线:测试设备领域,公司深耕冷试技术多
0%
-10%2021-072021-082021-082021-092021-092021-102021-102021-112021-112021-122021-122021-122022-012022-012022-022022-02年,客户覆盖上汽通用、广汽本田等合资品牌,上汽、一汽等自主厂商、蔚来等新势
-20%力以及博格华纳等 Tier12021 10 月公司新获长城、比亚迪供 7500 万元测试设备
-30%
订单。测试服务领域,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台架已实现 18,000rpm 转速。随
公司持有该股票比例

着下游客户车型推出节奏加快、销量稳步提升,将分别增加对公司检测服务及检测设

备的需求。此外,依托工程测试经验、软件技术积累以及与客户在长期合作积累的对

汽车数据的理解,公司已前瞻布局惯性导航系统核心部件 IMU 并与上汽集团联合开发

惯导系统。随着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将进一步吸引惯导技术人才,加快扩大市场份

额。

投资评级:公司测试设备及服务将随下游客户车型推出数量、销量的景气而保持持续

增长,前瞻布局的 IMU 惯导业务也将逐步贡献利润。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 年有望 实现营业收入 3.215.058.04 亿元,同比增长 6.22%57.43%59.17%。实现归 母净利润 0.580.981.75 亿元,同比增长 38%71%78%,对应 EPS 0.791.352.41 元。以 2022 3 10 日收盘价计算,公司当前市值为 29.72 亿元,对应 2021-2023 PE 分别为 51.5X30.2X17.0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需求下滑风险、IMU 业务进程不及预期、市场空间测算偏差风险、技

术迭代升级节奏放缓、研报使用的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风险。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内容目录

深耕动力总成智能测试,新能源业务占比快速提升 ............................................ - 4 -深耕动力总成测试二十余载,测试范围不断丰富 ........................................ - 4 -新能源动力总成测试占比快速提升,软硬件测试能力兼备 ......................... - 4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重视研发构筑专利护城河 ............................................ - 6 -

汽车产销回暖提振测试需求,对标 AVL 迈向综合型测试供应商 ........................ - 7 -国内汽车产销回暖提振测试需求,2025 年测试设备空间超 40 亿元........... - 7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对标 AVL 迈向综合型测试供应商 ................................ - 9 -

测试设备+服务共振,打造 IMU 第二增长曲线.................................................. - 11 -动力总成测试设备+服务并行,充分受益于整车厂客户放量 ..................... - 11 -软件算法加持入局惯性导航,股权激励推动 IMU 业务扩张 ...................... - 14 -

盈利预测与估值 ................................................................................................. - 16 -盈利预测 .................................................................................................... - 16 -估值与投资建议 ......................................................................................... - 17 -

风险提示 ............................................................................................................ - 18 -

- 2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图表目录

图表 1:公司不断丰富测试业务范围 .................................................................. - 4 -
图表
2:公司检测设备及服务在油车、电车领域均有布局 .................................. - 4 -
图表 3:公司营收主要来自动力总成测试设备 .................................................... - 5 -
图表 4: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设备比重增加 ................................................ - 5 -
图表
5: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子公司业务协同性较高 ......................................... - 5 -
图表 6:公司毛利率自 2018 年来持续提升......................................................... - 6 -
图表
7:近年来公司加强费用管控 ...................................................................... - 6 -
图表 8: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 - 6 -
图表 9:截至 2021H1 公司累计获 157 项专利 ................................................... - 6 -
图表
10:发动机变速器离合器为油车动力系统关键............................................. - 7 -
图表 11:电机电控等构成电车动力总成核心部件 ................................................ - 7 -
图表 12:2021 年我国乘用车产销量同比有所回升 .............................................. - 8 -
图表 13:2021 年我国商用车产销量小幅下滑 ...................................................... - 8 -
图表 14:2021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高增长 ...................................................... - 8 -
图表
15:2021 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近 15% .............................................. - 8 -
图表 16:203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超 50% .......................................... - 9 -
图表 17:预计 2025 年国内各类测试设备空间约 44 亿元 .................................... - 9 -
图表 18:汽车动力总成测试设备的发展共经历五个阶段 ................................... - 10 -
图表 19:国外同行业公司及发展情况 ................................................................ - 10 -
图表
20:苏试试验营收规模较大 ........................................................................ - 11 -
图表 21:2021 年来华依科技毛利率水平领先 .................................................... - 11 -
图表 22:公司正逐步追赶国际龙头 AVL ............................................................. - 11 -
图表 23:发动机冷试设备较热试设备性能更优 .................................................. - 12 -
图表 24:公司客户覆盖国内外主流车厂及零部件厂商 ....................................... - 12 -
图表
25:2021 年比亚迪全系销量超 70 万辆 ..................................................... - 13 -
图表 26:长城全系销量近年来稳步提升 ............................................................. - 13 -
图表 27:长城、比亚迪 2022 年预计均有十多款车型上市 ................................. - 13 -
图表 28:INS 是高精度定位的重要组成部分 ...................................................... - 14 -
图表 29:IMU 输出加速度、角速度等参数 ......................................................... - 14 -
图表
30:2020 年以来上市的多款车型均配备 IMU ............................................ - 14 -
图表 31:我国惯性导航系统规模持续增长 ......................................................... - 15 -
图表 32:2032 年全球 IMU 市场空间达 210 亿美元 ........................................... - 15 -
图表 33:公司股权激励有助于吸引惯导技术人才,加快扩大市场份额 ............. - 16 -
图表 34:公司盈利预测 ...................................................................................... - 17 -
图表
35:可比公司估值情况 ............................................................................... - 17 -
- 3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深耕动力总成智能测试,新能源业务占比快速提升

深耕动力总成测试二十余载,测试范围不断丰富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技术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主 要从事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提供相 关测试服务。公司自 1998 年成立以来,持续自研发动机冷试产品并将 业务范围逐步拓展至变速箱、涡轮增压器、水油泵、新能源总成等动力 总成细分测试领域。以此为根基,公司近年来推出面向下游客户新产品 研发设计的测试服务业务,在动力总成、自动驾驶测试等领域皆有覆盖。

图表 1:公司不断丰富测试业务范围

来源:公司官网,中泰证券研究所

新能源动力总成测试占比快速提升,软硬件测试能力兼备

公司通过定制化产品开发设计,目前已形成发动机智能测试设备、变速 箱测试设备、涡轮增压器测试设备、水油泵装配及检测设备、新能源汽 车动力总成测试设备五大设备体系。同时,公司为整车厂客户就动力总 成性能、功能、品质的设计、开发、改进提供工程试验和分析验证服务。

图表 2:公司检测设备及服务在油车、电车领域均有布局

来源:公司公告,中泰证券研究所

- 4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公司目前营收主要来自动力总成测试设备,其中新能源动力总成测试设

备占比不断提升。据 Wind,2017 至 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从 0.99 亿元 增长至 3.21 亿元,CAGR 为 34.10%。2021H1 动力总成测试设备销售 业务占总营收的比例为 59.20%,是其主要收入来源。其中,新能源动

力总成测试设备在汽车电动化趋势下需求持续增加,在公司测试设备收

入占比由 2017 年的 4.27%提升至 2021H1 的 53.10%。与此同时,公司 逐步加快实验室建设,检测服务的测试台架数量持续增加。2021H1 动 力总成测试服务实现营收 0.33 亿元。据公司官网,截至 2021 年 12 月,公司已经建成运行、在建和规划中的专业实验室共计 50 多个。

图表 3:公司营收主要来自动力总成测试设备

(百万元)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

公司深度报告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重视研发构筑专利护城河

公司毛利率自 2018 年来持续提升。据 Wind,2017-2021H1 公司毛利 率分别为 51.90%、36.63%、42.18%、43.27%和 47.91%,自 2018 年

来持续提升,主要系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景气,公司新能源动力总成测试

设备销量爬坡带来的规模效应。与此同时,公司近年来加强费用管控,

期间费用率总体均为下降趋势,使得净利率保持高速增长,2021Q3 公 司净利率为 13.44%,较 2017 年增长 10pct。与此同时,归母净利润从 2017年的343万元元增长至2021年的6078万元,CAGR 为105.12%。

图表 6:公司毛利率自 2018 年来持续提升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毛利率净利率
20172018201920202021Q3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整理

图表 7:近年来公司加强费用管控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期间费用率(右轴)
35百万元
25.00%
3020.00%
25
2015.00%
1510.00%
105.00%
5
00.00%
20172018201920202021H1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整理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已获专利数量可观。作为国内专业的汽车动力

总成智能测试设备和服务提供商,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的投入与研发

团队建设,研发支出持续增加。据 Wind,2017-2021Q3 公司研发费用 分别为 0.08、0.16、0.19、0.23 和 0.19 亿元,2021Q3 研发支出占营收 比例达 10.19%。强化研发能力的同时,公司同步推进知识产权的体系 化建设,巩固核心技术。据公司公告,截至 2021H1,公司已获得 10 项 发明专利,70 项实用新型专利和 77 项软件著作权,在申请中的发明专 利共 30 项。

图表 8: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研发支出合计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右轴)
25百万元
12%
2010%
158%
106%
4%
52%
00%
20172018201920202021Q3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整理

图表 9:截至 2021H1 公司累计获 157 项专利
正在申请累计获得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公司深度报告

汽车产销回暖提振测试需求,对标 AVL 迈向综合型测试供应商

动力总成系统是整车产品运行的心脏,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动力总成 在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汽车作为由上万个零件组成的结构较复杂的交 通工具,动力总成系统是汽车的核心系统。同时,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的 技术水平、质量标准直接关系到行车的安全、稳定、能效、排放等重要 指标,其性能将直接决定整车质量的优劣。传统燃油汽车动力总成主要 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和离合器。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以及能源使用的 长期规划政策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近几年发展迅速。燃油汽车与新能 源汽车在结构上明显区别在于动力系统,后者当前以电动车为主,其动 力总成采用电动机及其控制器替代原有的发动机。

图表 10:发动机变速器离合器为油车动力系统关键

来源:汽车维修技术,中泰证券研究所整理

图表 11:电机电控等构成电车动力总成核心部件

来源:EDC 电驱未来,中泰证券研究所整理

动力总成检测是保证产品顺利下线必不可少的一环,主要分为强检和第 三方检测两类。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是针对发动机、变速箱、涡轮增压器、电机、减速器等动力总成关键部件进行检验,目的在于验证产品的开发、生产是否符合汽车厂商自身的标准和安全、环保、排放等国家标准,在 新车研发测试和生产环节测试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低能耗、高可靠性、智能化、高性能等是当今汽车动力总成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主要有强 检(中汽研等)和第三方检测(华依科技等)两类。强检主要指按政府 监管部门相关法规要求进行。而第三方检测则主要起到加快部件研发、验证、改进的作用,进而使其符合供应商质量管理,提升强检通过率。

国内汽车产销回暖提振测试需求,2025 年测试设备空间超 40 亿元

我国乘用车产销量 2021 年同比回暖。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 年我 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实现 2140.8 万辆和 2148.2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7.1% 和 6.5%,主要因 2020 年疫情影响使得 2021 年初基数较低,因此同比 有所改善。2021 年商用车产销分别为 467.4、479.3 万辆,同比小幅下 滑。随着 2021Q4 以来芯片供应不足问题得到结构性缓解,中汽协预计 2022 我国汽车总销量约为 2750 万辆。其中乘用车销量 2300 万辆,同 比增长 7%;商用车销量 450 万辆,同比下降 6%。

- 7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图表 12:2021 年我国乘用车产销量同比有所回升
乘用车产量(万辆)乘用车销量(万辆)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图表 16:203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超 50% 公司深度报告

来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中泰证券研究所

为测算发动机、变速箱、涡轮增压器等动力总成设备的市场空间,我们

将做以下假设:

1、每年汽车产量对应等量的发动机、变速箱、涡轮增压器、水、油泵

测试设备产量

2、每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对应等量的新能源测试设备产量,2025 年新能 源渗透率 20%,2021-2025 年逐步完成新增市场布局
3、相关设备需对生产下线产品进行 100%逐台测试
4、相关设备平均使用寿命在 6 年左右,且使用率为 70%
5、参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数据,改建 和新建的投资完成额比例约为 1:2

以2021年我国汽车产量2608 万辆,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20%为前提,预计 2025 年我国动力总成测试设备的市场空间约 44 亿元。

图表 17:预计 2025 年国内各类测试设备空间约 44 亿元
测试设备类别 每台每年测
试(万台)
平均使用 寿命 设备的
使用率
每台测试金
额(万元)
每条产线配 置的设备数 量(台) 国内汽车 产量(万 辆) 国内每年
新增金额
(亿元)
国内每年
改建金额
(亿元)
国内每年
需求总额
(亿元)
发动机 10 6年左右 70% 500 1 2608 3.10 1.55 4.66
变速箱 4 6年左右 70% 500 1 2608 7.76 3.88 11.64
水、油泵 30 6年左右 70% 1200 3 2608 7.45 3.73 11.18
涡轮增压器 10 6年左右 70% 500 1 2608 3.10 1.55 4.66
新能源测试设备 5 6年左右 70% 700 3 2025 年渗
透率 20%
7.92 3.96 11.89
合计 29.35 14.67 44.02

来源:公司公告,前瞻产业研究院,中泰证券研究所,注:发动机、变速箱、水油泵、涡轮增压器测算的市场空间均为 2021 年的市场空间;新能源测试设备

测算的市场空间为 2021 年市场空间及 2022-2025 年每年的平均增量。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对标 AVL 迈向综合型测试供应商

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设备的行业门槛较高,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动

力总成测试设备的开发涉及软件、电气、机械、自动控制、信息技术等

多学科领域,最终开发出的智能测试设备需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

- 9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技术门槛高。从全球来看,汽车动力总成 测试的发展大致经历五个阶段,分别是:简单测试设备、模拟电控测试 设备、数字化测试设备、动态测试设备和测试中心的建设、动力总成测 试中心持续升级和数据库建设。

图表 18:汽车动力总成测试设备的发展共经历五个阶段
汽车动力总成测试设备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的特征
第一阶段
简单测试设备
电子元器件产品落后、测试设备主要依赖手动控制
测试项目单一、控制精度不高,测试数据主要凭借经验分析
第二阶段
模拟电控测试设备
引入工控机技术和 PLC 技术
程序自动控制、自动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
第三阶段
数字化测试设备
全面采用数字化控制系统
注重测控技术的迭代,逐步形成各有特色的测试能力及解决方案
第四阶段
动态测试设备和测试中心的建设
偏重测控问题的解决
引入高动态测试必须的电力测功机、排放分析仪等测试设备,测控能力进一步提升
第五阶段
动力总成测试中心持续升级和数据库建设
偏重于数据库的持续建设
测试中心的台架建设进入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

来源:公司公告,中泰证券研究所

海外汽车动力总成测试的发展已进入第五阶段。汽车相关的配套测试设 备、服务在全球已有百年发展历史,相关国际龙头企业奥地利 AVL、英 国 Ricardo、日本 Horiba、德国 FEV 和德国蒂森克虏伯等先发优势明 显、技术积累深厚,基本处于垄断地位。从其发展历程来看,均经历了 从单一的设备产品发展为多品类设备供应,最终形成综合设备、服务和 工程咨询为一体化方案的演变过程,目前已位于第五阶段。

图表 19:国外同行业公司及发展情况
公司名称 技术实力 经营情况
奥地利AVL全球规模最大的从事内燃机设计开发、动力总成研究分析以及有关 测试系统和设备开发制造的独立公司
全球共 700 多名服务工程师,240 多个台架
业务领域包括商用车及乘用车汽、柴油发动机的设计、仿真及开发
非上市公司,2019 年度营业收入为 19.70 亿欧元
德国 FEV 提供设计分析与仿真平台、整车测试 全球拥有 6,700 名高技能研发专家; 非上市公司,未披露财务数据
英国 Ricardo 发动机总成控制、电子和软件发展、发动机研发 上市公司,2019 年 7 月至 2020 年 6 月财 年营业收入为 3.52 亿英镑
日本 Horiba 发动机尾气排放检测、环境监测、体外医疗检测、半导体制造等 始终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能为客户提供从简单的发动机试验到复杂 的动力学研究、发动机和传动系的全套解决方案 上市公司,2020 年营业收入 1,870.80 亿 日元,净利润 131.88 亿日元
德国蒂森克虏伯 提供与车身和总装设备相关的控制和测试系统、涵盖汽车总成性能 设计、开发、测试等环节的技术服务。
业务分布在全球 78 个国家和地区,员工 162,000+名。
上市公司,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9 月财 年营业收入为 288.99 亿欧元,净利润为-55.41 亿欧元

来源:公司公告,中泰证券研究所

国内汽车动力总成测试厂商积极进行进口替代。目前国内优秀厂商如华 依科技、苏试试验、联测科技等正积极由第四阶段向第五阶段迈进,加

- 10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速实现进口替代。从业务范围来看,苏试试验主要提供力学环境试验设 备,是国内振动台架的领先企业;联测科技既为燃油车、新能源车提供 动力总成测试设备及服务,也为船舶、航空等提供发动机、变速箱等动 力系统设备。从经营表现来看,2021Q3 苏试试验、联测科技及华依科 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0.57、2.51、1.89 亿元,苏试试验因其测试品类 繁多、下游客户所处领域较广因此收入体量明显较高。毛利率方面,华 依科技自 2018 年来持续提回升,2021Q3 毛利率水平已处于领先地位。

图表 20:苏试试验营收规模较大
苏试试验联测科技华依科技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公司深度报告

动机冷试方法”国家行业标准(标准号:JB/T13503-2018),同时公司

发动机冷试设备成功入选了“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之科技进步三等

奖”、“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百佳项目”和“上海市创新产品推荐目

录”。与此同时,据公司公告,截至 2021 年 7 月,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 总成测试台架可实现 18,000rpm 转速,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图表 23:发动机冷试设备较热试设备性能更优





项目 发动机冷试设备 发动机热试设备
原理 驱动电机驱动发动机 油、气、电等驱动
运营成本
环保影响 无废气排放,测试噪声低、环保 废气排放严重、测试噪声高、对环 境污染较大
运行安全
测试效率 60 秒至 90 秒 5 分钟至 30 分钟
测试精度
占地面积 占地面积小,可在线测试 占地面积大,需要专门的测试房
试验产品的再利用 可重复利用 无法重复利用
设备维护 极少的设备维护人员 大量的设备维护人员






来源:公司公告,中泰证券研究所

新获长城、比亚迪订单。公司在巩固国内是同时积极进军国际市场,项

目已陆续交付。据公司公告,2019 年公司首例海外发动机冷试设备项 目已交付于韩国雷诺三星,2020 年公司完成了通过上海 ABB 工程有限

公司承接的雷诺总装线测试台(法国工厂)及日产总装线测试台(日本

工厂)项目。据公司公告,目前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上汽通用、广汽本田、

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等合资品牌,上汽、一汽、东风等自主厂商、蔚

来等新势力以及博格华纳、舍弗勒、采埃孚等 Tier1。此外,据公司公告,2021 年 10 月成功签订比亚迪、长城的测试设备订单,分别为其提供混 合动力专用发动机冷试测试台架及 DHT 系列混合动力专用变速器测试 台架等,合计金额 7500 万元。

图表 24:公司客户覆盖国内外主流车厂及零部件厂商

来源:公司公告,中泰证券研究所
游客户车型推出节奏加快 检测设备的需求。以比亚
- 12 -
、销量稳步提升,分别增加对公司检测服务 迪和长城为例,据中汽协数据,2021 年比亚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迪乘用车全系销量 73 万辆,同比增加 75.4%。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约 81.3%,同比增长 231.6%。2022 年公司将采用车海战术,旗下王朝系

列、海洋系列、军舰系列合计将增加十多款新车型。小型车、不同尺寸

SUV、轿车、中高端 MPV 等皆有涉及。长城汽车 2021 年新车销量超 128 万辆,同比增长 15.2%。哈弗、欧拉、魏牌、坦克、皮卡分别实现 77 万、13.5 万、5.8 万、8.5 万、23.3 万。2022 年,魏牌、坦克品牌将 携 WEY Coffee 01、坦克系列车型在海外上市并交付。海外内合计约有

十多款车型上市。我们认为,随着下游客户车型推出节奏加快及销量的

提升,公司作为其动力总成设备供应商有望持续受益。

图表 25:2021 年比亚迪全系销量超 70 万辆图表 26:长城全系销量近年来稳步提升
80燃油车纯电动(BEV)混动(PHEV)140哈弗欧拉WEY坦克皮卡其他

公司深度报告

软件算法加持入局惯性导航,股权激励推动 IMU 业务扩张

惯性导航系统(INS)的高精度定位将成为 L3 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技术 不可或缺的部分。自动驾驶的包括定位、感知、决策、执行四个部分,其中定位是决策和执行的前提。而自动驾驶获得定位的技术方法包括基 于信号的定位、环境特征匹配和惯性定位三种。其中,惯性导航定位原 理是是通过加速度的二次积分,得到相对的位移变量,可保证在不受外 界信息干扰的情况下,实时高频输出测量位臵、加速度及转动量(角度、角速度)等信息。其中,IMU 是 INS 的核心器件。据电子发烧友,一个 IMU 包含 3 个单轴的加速度计和 3 个单轴的陀螺,前者检测物体在载体 坐标系统独立三轴的加速度信号,后者检测载体相对于导航坐标系的角 速度信号,并以此解算出物体的姿态。

图表 28:INS 是高精度定位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Apollo,中泰证券研究所整理

图表 29:IMU 输出加速度、角速度等参数

来源:电子发烧友,中泰证券研究所整理

ADAS 车型密集上市,配备 IMU 的高精定位车型数量丰富。据佐思数据 库统计,2021 年我国 ADAS(指 L2 级)乘用车的装配率已突破 20%,部分车型通过搭载高精定位和高精地图实现高速领航功能。其中小鹏 P7、高合 HiPhi X、红旗 E-HS9、2021 款理想 ONE 等车型均标配 IMU 模块。广汽旗下埃安 V、埃安 LX 系列可标配或选配 IMU 模块。

图表 30:2020 年以来上市的多款车型均配备 IMU
- 14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端+V2X视,1 个激光雷达,6 个毫米波雷达,12 个超声波雷达
华人运 高合
HiPhi X
2020 年 9 月 标配 RTK+GNSS+IMU+高精地图 +V2X8 个摄像头,24 个超声波雷达,5 个毫 米波雷达
理想 21 款理 想 ONE2021 年 5 月 2021 款标配 RTK+GNSS+IMU+高精地图 +V2X1 个单目摄像头,4 个环视摄像头,5 个毫米波雷达,12 个超声波雷达
一汽红 E-HS92020 年 12 标配 高精度地图+GNSS +RTK+IMU+5G-V2X26 个车身传感器(包括 3 个摄像头+5 个毫米波雷达)
广汽 埃安 V2020 年 6 月 80Max 版 高精度地图
+GNSS+RTK+IMU
12 个超声波传感器+4 个高清全景摄像
埃安 LX2020 年 11 70 智领版,80 智尊 版,80DMax 版配臵,80D 智尊版选装 12 个超声波雷达,5 个毫米波雷达,4 个全景摄像头,1 个前视摄像头
埃安 V Plus2021 年 9 月 80 智享科技版选配,80 领航智驾版、90
超长续航标配版
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
埃安
LX Plus
2022 年 1 月 80D 旗舰版标配
ADiGO3.0,80DMax 版标配 ADiGO4.0
高精度地图
+GNSS+RTK+IMU+5G-V2X
6 个毫米波雷达,12 个超声波雷达,8 个自动驾驶高清摄像头,4 个环视摄像 头,3 个第二代只能可变焦激光雷达

来源:佐思汽研,中泰证券研究所

惯性导航系统千亿级空间,IMU 价值占比约 20%,具备成长性。根据中

国产业信息网数据,近年来我国惯性导航系统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由 2014 年的 94.9 亿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173.9 亿元(军用、民用分别 占比 82%、18%)。其中,据 Yole development,IMU 的价格占惯导系 统的约 20%,2018 年全球规模约 1.6 亿美元,预计 2022、2027、2032 年全球 IMU 市场规模分别达到 9 亿美元、47 亿美元、210 亿美元,2022-2032 年 CAGR 高达 37%,对应 2032 年惯导系统全球市场空间有

望超千亿美元。

图表 31:我国惯性导航系统规模持续增长图表 32:2032 年全球 IMU 市场空间达 210 亿美元
国内惯性导航市场规模(亿元)YoY250全球IMU市场规模(亿美元)
20020%20020182022E2027E2032E
15015%150
10010%100
505%50
00%0
201420152016201720182019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中泰证券研究所整理 来源: Yole development,中泰证券研究所整理
股权激励绑定核心惯导人才,加快 IMU 配套。惯导的核心在于软件算法,
依托工程测试经验、软件技
数据的理解,公司已前瞻布

- 15 -
术积累以及与客户在长期合作积累的对汽车 局惯性导航系统核心部件 IMU。据招股书,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公司与上汽集团前瞻技术研究部签署了《智能驾驶定位技术合作开发备

忘录》,联合开发惯性导航模组器件、车辆定位算法及相关软件、高精度

IMU 等。2022 年 2 月 15 日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方案,以 8.49 元/股的授 予价格向 16 名惯导团队成员授予 17.76 万股限制性股票。考核目标除 营业增速外,要求其 2022-2024 年分别至少配套 3 个、15 个、30 个车 型,获得 1 张、3 张、5 张订单。该股权激励的实施一方面有助于公司 吸引惯导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团队加快获取更多 IMU 配套

的客户和车型定点,为公司长期发展贡献又一利润增长点。

图表 33:公司股权激励有助于吸引惯导技术人才,加快扩大市场份额
归属期对应考核 年度营业收入增长率(A
( 2021 年营业收入为基数)
研发项目产业化指标(B
目标值(Am触发值(An) 目标值(Bm触发值(Bn)
第一个归属期2022 30% 20% 组合惯导产品获得 1 张订单,5 个 车型配套组合惯导产品获得 1 张 订单,3 个车型配套
第二个归属期2023 69% 44% 组合惯导产品获得 3 张订单,30 个车型配套得 3 张订单,15 个车型 配套
第三个归属期2024 120% 73% 组合惯导产品获得 10 张订单,60 个车型配套组合惯导产品获得 5 张 订单,30 个车型配套

来源:公司公告,中泰证券研究所

盈利预测与估值

盈利预测

核心假设:下游整车厂车型推出节奏加快、汽车产销量景气;公司测试

设备、实验室进程有序推进,惯导业务开拓顺利。

动力总成智能检测设备业务:公司可提供发动机、变速箱、涡轮增压器、

水油泵、新能源等多种动力总成测试设备产品。2021 年受疫情影响,公 司出口海外销量有所下滑。与此同时,公司在 A 股上市在新业务规划、

厂房扩建方面投入较大精力,国内测试设备业务保持稳定。未来随着国

内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以及整车厂客户车型的增多,公司动力总成测试

设备需求将持续提升。我们预计 2021 年-2023 年公司动力总成测试设备 收入增速分别为-9.8%、+20%、+30%,对应收入为 2.31、2.77、3.60

亿元。在测试设备量产的规模化效应下,该业务的毛利率水平有望进一

步提升。预计 2021 年-2023 年毛利率分别为 45.0%、45.5%、46.0%。

动力总成测试服务业务:参考海外测试龙头 AVL 发展路径,在测试设备

供应的基础上公司积极进行测试服务相关的测试中心建设扩产。据招股

说明书,公司将募资 8,386 万元投入测试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预计建 设期 24 个月,建设完成达产后每年将新增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服务收入 约为 3,600 万元。与此同时,公司正积极进行现有厂房的扩充以及测试

中心出海。随着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测试种类将越来越多,进

而增加单个测试中心的创收。我们预计 2021-2023 年公司动力总成测试 服务业务收入分别为 0.88、1.86、3.04 亿元,对应增速为 98.16%、111.97%、63.48%。毛利率方面,一方面考虑到公司海外测试服务的毛

利率较国内更高,未来公司将加快海外测试服务中心的建设数量带动毛

- 16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利率水平提升。另一方面,2020 年由于业务结构调整,测试服务毛利率 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后续有望逐步修复。因此预计 2021 年-2023 年测试 服务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45.0%、50.0%、53.0%。

IMU 业务:公司与上汽集团长期合作惯导系统,扩张业务范围。参考股 权激励触发值要求,2022 年、2023 年公司将分别配套 3 个、15 个车型。假设当年分别有 1 个、2-3 个车型量产,预计 2022、2023 年可贡献 0.42、1.40 亿元收入。

图表 34:公司盈利预测
2020A 2021E 2022E 2023E
动力总成智能测试 设备收入(百万元)255.89 230.81 276.98 360.07
YoY 1.77% -9.80% 20.00% 30.00%
成本(百万元)144.25 126.95 150.95 194.44
YoY -6.05% -12.00% 18.91% 28.81%
毛利率43.63% 45.00% 45.50% 46.00%
业务收入占比84.76% 71.97% 54.86% 44.81%
动力总成测试服务收入(百万元)44.25 87.69 185.88 303.88
YoY 2.29% 98.16% 111.97% 63.48%
成本(百万元)26.56 48.23 92.94 142.82
YoY 51.77% 81.58% 92.70% 53.67%
毛利率39.97% 45.00% 50.00% 53.00%
业务收入占比14.66% 27.34% 36.82% 37.81%
IMU 业务收入(百万元)42.00 139.65
YoY 232.50%
成本(百万元)21.00 69.83
YoY 232.50%
毛利率50.00% 50.00%
业务收入占比8.32% 17.38%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01.90 320.69 504.85 803.59
YoY 2.02% 6.22% 57.43% 59.17%

来源:Wind, 中泰证券研究所预测

估值与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动力总成冷试测试领先企业,业务由测试设备向测试服务拓

展。随着公司在测试过程中积累的软件算法能力,公司进一步开拓 IMU 惯导业务增添成长动力。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 年有望实现营业收入 3.21、5.05、8.04 亿元,同比增长 6.22%、57.43%、59.17%。实现归 母净利润 0.58、0.98、1.75 亿元,同比增长 38%、71%、78%,对应 EPS 为 0.79、1.35、2.41 元。

2022 3 10 日收盘价计算,公司当前市值为 29.72 亿元,对应

2021-2023 PE 分别为 51.5X30.2X17.0X,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图表 35:可比公司估值情况- 17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来源:中泰证券研究所测算(注:股价为 2022 3 10 日收盘价,可比公司盈利预测数据来自 Wind 一致预期)

风险提示

客户需求下滑风险:若疫情持续、缺芯问题短期难以解决将影响汽车行

业的产销表现,进而减少对公司测试设备、测试服务的需求。

IMU 业务进程不及预期:若 IMU 业务竞争加剧或公司 IMU 定点客户数

量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业务未来的收入水平。

市场空间测算偏差风险:本文对动力总成测试设备的市场空间测算基于

一定前提假设,存在假设条件不成立等情况使测算结果产生偏差。

技术迭代升级节奏放缓:公司测试设备、服务技术更新迭代块,需及时

推出符合客户需求的新功能,若公司技术升级节奏放缓则可能影响其市

场竞争力。

研报使用的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风险。
- 18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财务预测

资产负债表 单位:百万元 利润表 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 2020 2021E 2022E 2023E 会计年度 2020 2021E 2022E 2023E
货币资金 43 96 272 461 营业收入 302 321 505 804
应收票据 5 10 5 8 营业成本 171 176 265 407
应收账款 180 208 232 321 税金及附加 2 2 2 4
预付账款 2 5 4 6 销售费用 10 11 17 26
存货 39 55 82 116 管理费用 29 32 58 86
合同资产 0 0 0 0 研发费用 23 23 38 64
其他流动资产 33 19 17 28 财务费用 14 8 8 10
流动资产合计 303 394 612 940 信用减值损失 -7 -4 -4 -3
其他长期投资 0 0 0 0 资产减值损失 0 -1 -2 -2
长期股权投资 1 1 1 1 公允价值变动收0 0 0 0
固定资产 151 204 270 319 投资收益 益 0 0 0 0
在建工程 48 38 28 18 其他收益 4 4 4 4
无形资产 6 8 9 10 营业利润 50 68 116 207
其他非流动资产 79 83 85 86 营业外收入 -1 0 0 -1
非流动资产合计 285 333 393 434 营业外支出 0 0 0 0
资产合计 587 727 1,005 1,374 利润总额 49 68 116 206
短期借款 173 175 226 335 所得税 4 6 11 18
应付票据 0 0 0 0 净利润 45 62 105 188
应付账款 104 53 80 125 少数股东损益 3 4 7 12
预收款项 0 48 111 100 归属母公司净利42 58 98 176
合同负债 7 6 9 14 NOPLAT 润 57 69 113 197
其他应付款 0 0 0 0 EPS(摊薄) 0.57 0.79 1.35 2.41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25 25 25 25 主要财务比率 2022E 2023E
其他流动负债 37 39 57 82
流动负债合计 347 346 510 682 会计年度 2020E 2021E
长期借款 8 58 78 98 成长能力 2.0% 6.2% 57.4% 59.2%
应付债券 0 0 0 0 营业收入增长率
其他非流动负债 19 19 19 19 EBIT 增长率 2.2% 20.5% 63.9% 74.3%
非流动负债合计 27 77 97 117 归母公司净利润8.1% 37.7% 70.7% 78.0%
负债合计 374 423 606 798 获利能力 增长率 43.3% 45.1% 47.5% 49.3%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 212 299 386 551 毛利率
少数股东权益 1 6 12 25 净利率 14.9% 19.3% 20.9% 23.3%
所有者权益合计 213 304 399 576 ROE 19.6% 19.0% 24.7% 30.4%
负债和股东权益 587 727 1,005 1,374 ROIC 16.2% 14.3% 17.9% 21.6%

偿债能力

现金流量表 单位:百万元 资产负债率 19.2% 31.0% 63.7% 58.1%
会计年度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债务权益比 105.6% 91.1% 87.3% 82.9%
经营活动现金流 63 52 214 162 流动比率 0.9 1.1 1.2 1.4
现金收益 80 93 145 237 速动比率 0.8 1.0 1.0 1.2
存货影响 18 -16 -27 -34 营运能力 0.5 0.4 0.5 0.6
经营性应收影响 -56 -35 -16 -93 总资产周转率
经营性应付影响 -17 -3 91 33 应收账款周转天183 218 157 124
其他影响 37 13 22 19 应付账款周转天 数 182 161 90 91
投资活动现金流 -50 -72 -91 -81 存货周转天数 数 102 97 93 87
资本支出 -49 -68 -89 -79 每股指标(元) 0.57 0.79 1.35 2.41
股权投资 -1 0 0 0 每股收益
其他长期资产变化 0 -4 -2 -2 每股经营现金流 0.86 0.71 2.94 2.22
融资活动现金流 0 73 52 108 每股净资产 2.91 4.10 5.30 7.56
借款增加 53 52 71 129 估值比率 71 52 30 17
股利及利息支付 -9 -28 -42 -72 P/E
股东融资 0 0 0 0 P/B 14 10 8 5
其他影响 -44 49 23 51 EV/EBITDA 115 97 62 38

来源:公司公告,中泰证券研究所

- 19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投资评级说明:

评级说明
股票评级买入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15%以上
增持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5%~15%之间
持有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0%~+5%之间
减持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相对同期基准指数跌幅在 10%以上
行业评级增持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10%以上
中性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0%~+10%之间
减持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对同期基准指数跌幅在 10%以上
备注: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 6~12 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基准指数的相对市场表现。其 A 股市场以沪深 300 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 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美股市场以标普 500 指数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
基准(另有说明的除外)。

重要声明: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

本报告基于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点,力求独立、客观和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但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 任何保证,且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可能会随时调整。本公司对 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报告所载的 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 建议,本公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 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 负任何责任。

投资者应注意,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 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关联机构或个人可能在本报告公开发布之前已经使用或了解其中的信息。

本报告版权归“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事先本公司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 式的发布、复制。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中泰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或 修改。

- 20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浏览量:749
栏目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