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增持)能源顶层规划点评:“十四五”顶层规划落地,“新绿智”能源革命启航

发布时间: 2022年04月06日    作者: xn2oyhja    栏目:行业研报

股票代码 :
股票简称 :
报告名称 :能源顶层规划点评:“十四五”顶层规划落地,“新绿智”能源革命启航
评级 :增持
行业:


Tabl e_First|Tabl e_Summar y

Tabl e_First|Tabl e_R eportD ate

2022 年 04 月 03 日

“十四五”顶层规划落地,“新绿智”能源革命启航Tabl e_First|Tabl e_Rati ng强于大市
投资建议
上次建议: 强于大市
——能源顶层规划点评 Tabl e_First|Tabl e_C hart 2022-03
事件:
一年内行业相对大盘走势
2022年3月22日和4月1日,国家能源局分别印发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
80%
系规划》和《“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吹响了能源革命的号
50%
角。作为“双碳”征途的开局五年,“十四五”期间,能源领域有望涌现
20%
大量的投资机遇。
-10%
点评:
-40%
2021-042021-082021-11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发展目标
该规划明确了部分装机目标,给予新能源相当的弹性发展空间。根据我们

的分解测算,“十四五”期间,抽蓄装机CAGR可达14.5%,风光发电装机CAGR 可达14.17%,燃煤灵活性改造目标2亿千瓦,燃气装机CAGR可达8.45%,核 电装机CAGR达6.96%,是主要的高增长品种。

另外,灵活性电源建设CAGR达10.98%,相对的非灵活性电源增速仅4.99%,Tabl e_First|Tabl e_Author

体现系统对灵活性的需求。需求侧响应目标能力达0.52亿千瓦,用户侧储分析师贺朝晖

能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执业证书编号:S0590521100002
邮箱:hezh@glsc.com.cn

《“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引领技术变革

Tabl e_First|Tabl e_Author

该规划围绕先进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高效核能、绿色高效化 石能源开发利用、能源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提出了主要技术发展方向。其 中风机大型化、新型光伏电池、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以直流技术为支分析师吴程浩
执业证书编号:S0590518070002 邮箱:wuch@glsc.com.cn

撑的先进电网、第三代第四代核电、电化学与抽水蓄能有望成为“十四五”

能源领域的投资主线。 联系人袁澎
投资建议 邮箱:yuanp@glsc.com.cn

Tabl e_First|Tabl e_Rel ateRepor t

新型光伏电池重点推荐:爱康科技;
先进电网重点推荐:国电南瑞、许继电气; 高效核电重点推荐:中国核电;

相关报告
1、《分布式光伏乘风而起》-2022.04.02
2、《世纪轮回,直流装备千亿市场蓄势待发》

积极关注风机大型化,如明阳智能、金风科技; -2022.04.02

积极关注氢能源产业,如宝丰能源、京城股份;
积极关注电化学与抽水蓄能,如宁德时代、中国电建。

风险提示
1)能源革命进度不及预期;2)技术发展面临瓶颈。

3、《氢能深度系列四—储运篇:氢经济发展之纽 带,具备千亿市场潜力》一 2022.04.01
4、《新能源拖欠补贴发放在即,影响几何?》一 2022.03.29
5 、《 新 能 源 汽 车 市 场 发 展 步 入 新 阶 段 》 一 2022.03.28

1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点评

正文目录

1.1.1.顶层规划奏响能源革命主旋律 ........................................ 3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发展目标 ............................................ 3
2.1.2.《“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引领技术变革 .................................... 4
投资建议 .......................................................... 6

图表目录
图表 1:十四五期间电源发展潜力测算 ............................................................................ 3 图表 2:能源科技创新重点领域 ....................................................................................... 5

2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点评

  1. 顶层规划奏响能源革命主旋律
    1.1.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发展目标
    2022 年 3 月 22 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发改能源〔2022〕210 号),主要阐明我国能源发展方针、主要目标和任务举措,
    是“十四五”时期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
    领。
    大力发展非石化能源,加强灵活性建设
    根据《“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至 2025 年,发电装机总容量可达 30 亿 千瓦左右,5 年 CAGR 为 6.38%,其中常规水电达 3.8 亿千瓦,核电达 0.7 亿千瓦,抽蓄达 0.62 亿千瓦,燃煤灵活性改造达 2 亿千瓦。根据中电联 2021 年的相关预测,至 2025 年,煤电装机达 12.5 亿千瓦,气电达 1.5 亿千瓦。生物质等其他火电我们假 设达 0.5 亿千瓦。本规划并未明确风光发电装机目标,给予了相当的弹性发展空间。
    根据上述数据,我们可分解测算出各项电源的发展前景,具体如下:
    图表 1:十四五期间电源发展潜力测算
    序号 指标 2020 年底基数 2025 年底目标 5 年增量 5 年 CAGR
    1 发电装机总容量 22.02 30 7.98 6.38%
    1.1 火电 12.46 14.5 2.04 3.08%
    1.2 水电 3.7 4.42 0.72 3.62%
    1.3 核电 0.5 0.7 0.2 6.96%
    1.4 风光发电 5.35 10.38 5.03 14.17%
    2 灵活电源 4.705 7.92 3.215 10.98%
    2.1 常规水 3.39 3.8 0.41 2.31%
    2.2 抽蓄 0.315 0.62 0.305 14.50%
    2.3 燃气 1 1.5 0.5 8.45%
    2.4 燃煤 0 2 2 /
    2.5 生物质等其他 0.3 0.5 0.2 10.76%
    3 非灵活电源 17.31 22.08 4.77 4.99%
    3.1 火电 11.46 11 -0.46 -0.82%
    3.2 核电 0.5 0.7 0.2 6.96%
    3.3 风光发电 5.35 10.38 5.03 14.17%
    来源:《“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联证券研究所
    从总量方面看,大于平均增速的有风电、光伏、核电、抽蓄、燃气、燃煤灵活
    性改造、以及生物质等其他能源,是十四五电源方面的主要发展方向。
    3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点评
    负荷侧方面提出要大力提升电力负荷弹性,引导居民、一般工商业、大工业用户、用户侧储能等参与需求侧响应,力争到 2025 年,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负荷 的 3%~5%,其中华东、华中、南方等地区达到最大负荷的 5%左右。
    根据各地统计局的数据,2021 年各省夏季最大峰值负荷总计 12.99 亿千瓦。我 们按 4%的响应能力计算,至 2025 年,用户侧需求响应能力应达 0.52 亿千瓦。
    创新电网结构形态,建设现代能源市场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以电网为基础平台,增强电力系统资源优 化配置能力,创新电网结构形态和运行模式。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提高配电网接纳 新能源和多元化负荷的承载力和灵活性,促进新能源优先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实现与 大电网兼容互补。完善区域电网主网架结构,推动电网之间柔性可控互联,构建规 模合理、分层分区、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科学推进新能源电力跨省跨区输送,稳 步推广柔性直流输电。建设智能高效的调度运行体系,探索电力、热力、天然气等多 种能源联合调度机制,促进协调运行。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和完善中 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有机衔接的电力市场体系。深化配售电改革,进 一步向社会资本放开售电和增量配电业务,试点开展绿色电力交易,引导支持储能 设施、需求侧资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促进提升系统灵活性。
    我们认为现代化的市场机制与灵活高效的网络基础紧密相连。市场机制的创新与 电网结构的改变将催生巨大的投资机会。
    1.2. 《“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引领技术变革
    2022 年 4 月 2 日,国家能源局科学技术部印发《“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 划》(国能发科技〔2021〕58 号),是“十四五”我国推进能源技术革命的纲领性文 件,与《“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有机衔接、相互配合。
    该规划围绕先进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高效核能、绿色高效化石能 源开发利用、能源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确定了相关集中攻关、示范试验和应用推广 任务,制定了技术路线图,结合“十四五”能源发展和项目布局,部署了相关示范工 程,有效承接示范应用任务,并明确了支持技术创新、示范试验和应用推广的政策措 施。
    4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点评
    图表 2:能源科技创新重点领域
    重点领域 子领域 创新技术
    风力发电 多风轮、超长叶片,超大容量、漂浮式风机,风电机组回收
    与再利用
    先进可再太阳能发电 大功率中压全直流光伏发电系统、30 千伏以上直流升压变换
    器、近海漂浮式光伏、钙钛矿电池、高效叠层电池、新型晶
    生能源发体硅电池产业化制造技术、硅材料规模化应用技术、光伏建
    电及综合筑一体化应用、光伏组件回收与再利用
    利用技术 其他可再生能生物质高效转化与生物燃气技术、地热能综合利用与地下储
    热技术、波浪/潮流/海洋温差发电技术
    氢能与燃料电可再生能源制氢、多相态氢储运、加氢机与压缩机、质子交
    换膜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新型电力先进电网 新能源直流外送与并网、交直流混合电网、新型直流与柔性
    输配电装备、大容量直流海缆与附件、源网荷储一体化设计
    与运行、电动汽车与电网交互、分布式储能与可再生能源微
    系统及其
    支撑技术 电网、区块链分布式电力市场
    储能 新型电池储能、储冷储热、储氢、压缩空气储能、超级电容
    储能、飞轮与调相集成、变速抽蓄与海水抽蓄
    核电优化升级 核能供热(冷)、核电厂多能互补、核能海水淡化低温闪蒸
    安全高效小型模块化反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小型供热堆、海上浮动式反应堆、移动
    应堆 式核电源
    核能技术
    新一代核电 超高温气冷堆、钍基熔盐堆
    可持续支撑 放射性核废物综合利用、设备智能监测与更换
    能源数字数字化智能化 专用传感材料与器件、特种智能机器人、能源装备数字孪生、
    化智能化
    人工智能与区块链、能源大数据与云计算、能源物联网
    技术
    来源:《“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国联证券研究所,未包含绿色高效化石能源利用
    相比于《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本次规划提出了更多的保障措施,加 强了落实能源技术革命的机制保障。如鼓励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实体化运行,用足 用好投资、财税、薪酬等国家各类科技创新支持政策;完善能源技术装备首台(套)政策,研究建立能源产业技术装备推广指导目录,向市场推广经过示范验证的先进能 源技术装备;鼓励民营企业加强能源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专注细分市场,掌握 独门绝技;加强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资能源科技创新;落实“走 出去”共建共享发展模式;鼓励能源领域国有企业突破工资总额基数限制等。
    我们认为能源革命离不开技术创新。“十四五”是开局之战,是加快推进能源技 术革命的关键时期,必将涌现大量由技术驱动的投资机遇。
    5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点评
  2. 投资建议

新型光伏电池重点推荐:爱康科技

2022 年前后,N 型组件已经突破 LCOE 体系下的相对成本临界点,N 型电池时 代已经来临。HJT 电池具备低衰减、低温度系数、高转换效率和强大的薄片化空间,长期而言是优于 TOPCon 和 PERC 电池的方向。爱康科技 HJT 电池量产效率达 24.5%,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目前拥有 1.07GW 异质结电池和 5.6GW 组件产能,预 计 2022 年底,公司将拥有 8.27GW 光伏电池产能。

先进电网重点推荐:国电南瑞、许继电气

国电南瑞拥有低压至高压全部的换流阀设备制造技术,拥有直流断路器、直流变

压器等最先进的品种。公司深度参与各项示范工程建设,市场地位和份额遥遥领先。

公司与国网智研院、美国 McDermott 组成的联合体,将担任 BorWin6 海上风电柔性直

流输电工程的 EPC 总包商,是国产直流设备走出去的重要代表。

许继电气是国内直流装备主要制造企业之一,公司在现存电压等级最高的昆柳龙、

张北、渝鄂、如东等柔性直流工程中均实现换流阀中标,彰显技术实力,公司全面渗

透直流控保、直流消能、直流配网等各项直流业务。直流输电作为公司毛利最高的业

务线,未来有望拉动业绩快速成长。

高效核电重点推荐:中国核电

中国核电是国内核电领域龙头公司,拥有控股机组 24 台,核电装机容量 22.5GW。并且快速推进风电、光伏项目开发,已拥有新能源装机 8.9GW,其中风 电 2.6GW、光伏 6.3GW。公司保持着优异的经营能力和稳定的盈利能力,并正在

从单一核电运营商,向综合绿电运营商快速转型。第三代核电机组持续投入商运,营

收、利润双增长。公司在第四代核电机组(高温气冷堆)上有着丰富的技术储备和项

目资源。

积极关注风机大型化,如明阳智能、金风科技

近年来,国内风机制造厂商推出海上大型机型已经逐渐具备国际竞争力。2021 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中,金风科技推出 GWH242-12MW 海上机型单机容量为 12MW,

6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点评

明阳智能新推出 MySE16 机型单机容量达到了 16MW,风轮直径达到 242 米,首次 超过风机国际龙头通用电气和 Vestas,成为单机容量中国最大、全球最大的海上风 电机组。

积极关注氢能源产业链,如宝丰能源、京城股份

碳领域得到规模化应用。随着“3+2”示范圈及氢能顶层规划落地,板块已具备 真正中长期投资价值。上游制氢关注电解槽及气体处理,如布局绿氢的宝丰能源、气

体净化处理的杭氧股份;中游储运关注储氢瓶、氢气压缩机,如储氢瓶龙头京城股份、

中材科技,布局氢气压缩机的雪人股份;下游应用关注氢燃料电池,如燃料电池系统

龙头亿华通。


积极关注电化学储能与抽水蓄能,如宁德时代、中国电建等。
风险提示:能源革命进度不及预期;技术发展面临瓶颈。
7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在此声明:我们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本报告所表述的所有观点均准确地反映了我们 对标的证券和发行人的个人看法。我们所得报酬的任何部分不曾与,不与,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投资建议或观点有直接或间接联系。

评级说明

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 评级 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 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 6 到 12 个月内的相对市场表现,也即:以报告发布日后 的 6 到 12 个月内的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 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作为基准。其中:A 股市场以沪深 300 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 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 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 为基准;美国市场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或标普 500 指 数为基准;韩国市场以柯斯达克指数或韩国综合股价 指数为基准。 股票评级 买入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涨幅 20%以上
增持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涨幅介于 5%~20%之间
持有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涨幅介于-10%~5%之间
卖出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跌幅 10%以上
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涨幅 10%以上
中性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涨幅介于-10%~10%之间
弱于大市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跌幅 10%以上

一般声明
除非另有规定,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版权均属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及其附属机构(以下统称“国联证券”)。未经国联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报告及其所包含的材料、内容。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识及标记均为国联证 券的商标、服务标识及标记。

本报告是机密的,仅供我们的客户使用,国联证券不因收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国联证券的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国联证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该等信 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 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 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国联证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本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过往的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 担保。在不同时期,国联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国联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 论和/或交易观点。国联证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国联证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 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特别声明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国联证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 等各种金融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国联证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 决定的唯一参考依据。

版权声明
未经国联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有私自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和引用者承担。

联系我们

无锡: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新城金融一街 8 号国联金融大厦 9 层 上海: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 1198 号世纪汇广场 1 座 37 层 电话:0510-82833337 电话:021-38991500
传真:0510-82833217 传真:021-38571373
北京: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 208 号中粮置地广场 4 层 深圳: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 6009 号新世界中心 29 层 电话:010-64285217 电话:0755-82775695
传真:010-64285805

8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浏览量:994
栏目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