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增持)机械设备通用自动化月报:制造业企稳回升,工业机器人&机床产量维持高位
股票代码 :
股票简称 :
报告名称 :机械设备通用自动化月报:制造业企稳回升,工业机器人&机床产量维持高位
评级 :增持
行业: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机械设备 |
通用自动化月报
制造业企稳回升,工业机器人&机床产量维
持高位
增持(维持)
投资要点
2022 年 03 月 22 日
证券分析师周尔双
执业证号:S0600515110002
制造业企稳回升,高技术制造业表现亮眼 2 月 PMI 指数收于 50.2%, 较上月升 0.1pct,连续 4 个月维持景气区 间。其中生产指数为 50.4%,较上月回落 0.5pct,新订单指数为 50.7%,较 上月回升 1.4pct。生产指数受春节停工与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延续回落 | 证券分析师朱贝贝 执业证号: |
趋势;新订单指数受稳增长政策影响好于市场预期。
1-2 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7.5%,比 2021 年 12 月加快 3.2
个百分点,比 2021 年两年平均增速加快 1.4 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同比 +7.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 14.4%、9.6%,
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 6.9、2.1 个百分点。 | 沪深300 | 机械设备(申万) |
1-2 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20.9%(比 2021 年全年加快 7.4pct)。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依旧领跑,同比+42.7%。1-2 月汽车和 3C 行业固定 资产投资同比为+11.3%和+35.1%,比 2021 年分别加快 15pct 和 12.8pct。 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持续提升,锂电等先进下游需求旺盛 2021 年工业机器人行业实现快速增长。供给端:工业机器人产量 36.6 万套,同比+44.9%;需求端:据 MIRDATA 统计,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 25.6 万台,同比+49.5%。2022 年以来工业机器人行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速, | ||
26% -9% 9% 0% 17% 2020-11 2021-03 2021-07 2021-11 |
1-2 月工业机器人产量 7.6 万套,同比+29.6%。
从竞争格局来看,疫情显著加速国产替代。2021 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品 牌在国内的出货量市占率达 32.8%,同比+4.2pct。我们判断主要原因系:1)外资企业受疫情影响,综合竞争力降低,国产机器人厂商迅速抢占外资 原有市场;3)国产头部厂商起到带头作用,国内机器人厂商出货量排名中,埃斯顿、汇川技术和新时达均跻身 TOP10,分别位列第七、第八和第十。
从下游领域来看,锂电、仓储、医疗、半导体等先进制造下游成为机 器人行业新的沃土,2021 年出货量增速均超过 70%。中长期来看,疫情加 速“机器换人”,多元化需求将推动机器人行业快速增长。
机床:十年更新周期驱动下,机床销量维持高位
十年更新周期背景叠加疫情后制造业迅速复苏,2021 年机床行业呈现 高速发展趋势。从产量数据来看,2021 年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 60.2 万台,同比增长 29.1%;金属成形机床产量 21 万台,同比增长 0.7%。
竞争格局:强者愈强&国产化率提升。1)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国内 TOP10 厂商销售额占整体市场销售额的比重由 2019 年的 28%提升至 2021 年的 39%;2)国产化率不断提升,受益于国产头部企业的带动,2021 年 机床国产化率达 67%,同比+2pct,其中创世纪、北京精雕已稳居市场销量 TOP3,纽威数控和海天精工的销量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提升。
2022 年以来制造业企稳回升,机床产量仍维持高位。2022 年 1-2 月金 属切削机床产量 8.9 万台,同比+7.2%;金属成形机床产量 3.0 万台,较去 年持平。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机床行业将迎来十年一度的上行景气周期。目
前国产龙头企业已跻身市场前列,有望在这一轮周期中脱颖而出,加速进
口替代。同时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规模效应下龙头业绩弹性可期。
投资建议:我们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核心零部件进口替代标的,推荐【绿的谐波】【国茂股份】【华锐精密】,建议关注【欧科亿】;2)业务布 局面向高景气下游、有望平滑行业周期波动标的,推荐【埃斯顿】;3)更新周期拐点向上,规模扩张下进口替代可期,推荐机床企业【科德数
控】【国盛智科】,建议关注【海天精工】【创世纪】。
风险提示:下游固定资产投资不及预期;行业周期波动;疫情影响持续。
1、《机械设备行业跟踪周报:持续推荐底部区间的光伏锂电 设备;建议关注通用自动化和 换电设备》2022-03-20
2、《机械设备行业跟踪周报:重点推荐底部区间的光伏锂电 设备;关注稳增长背景下销量 好于预期的工程机械》2022-03-12
3、《机械设备行业跟踪周报:推荐估值底部的光伏设备板
块;建议关注月度数据逐步改 善的通用自动化》2022-03-06
1 / 10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
- 制造业企稳回升,高技术制造业表现亮眼
2022 年 2 月 PMI 指数收于 50.2%, 较上月升 0.1pct,连续 4 个月维持景气区间。其 中生产指数为 50.4%,较上月回落 0.5pct,新订单指数为 50.7%,较上月回升 1.4pct,供 需两端指数均位于枯荣线上。生产指数延续 2021 年 12 月以来的回落态势,我们认为主 要有两点原因:1)春节假期多数企业停工停产,整体产能利用率不可避免有所下降;2)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之间的差值由 2021 年 12 月的 2.6%逐步上升至 2022 年 2 月的 5.9%,原材料价格偏高降低企业生产意愿。新订单指数好于市场预期,这与国家“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主张,以及各地方大量提前开工的情况
是相符的,投资稳增长的政策效果正在逐步体现。
1-2 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7.5%,比 2021 年 12 月份加快 3.2pct,比 2021 年两年平均增速加快 1.4pct。制造业增加值同比+7.3%,环比 2021 年 12 月加快 3.5pct,增势也好于市场预期。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 14.4%、9.6%,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 6.9、2.1 个百分点。图 1:2022 年 2 月 PMI 指数为 50.2,较上月升 0.1pct(单位:%) 图 2:1-2 月工业增加值同比+7.5%,比 2021 年 12 月加 快 3.2pct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1-2 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好于市场预期,同比+20.9%,比 2021 年全年加快 7.4pct。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依旧领跑制造业,同比+42.7%,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 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50.3%、41.2%。1-2 月汽车和 3C 行业固定资产 投资同比为+11.3%和+35.1%,比 2021 年分别加快 15.0pct 和 12.8pct。
综合而言,制造业景气度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而鉴于新一轮疫情在全国各
地的爆发和房地产下行的风险未消,我们对二季度制造业景气度仍持谨慎态度,后续有
2 / 10
东吴证券研究所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待更大力度的宽松政策出台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制造业复苏。图 3:1-2 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20.9% 图 4:1-2 月高技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42.7%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 5:1-2 月汽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11.3%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 6:1-2 月 3C 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35.1%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 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持续提升,锂电等先进下游需求旺盛
多重数据表征 2021 年工业机器人行业实现快速增长。从供给端来看,2021 年工业 机器人产量 36.6 万套,同比+44.9%;从需求端来看,据 MIRDATA 统计,2021 年工业 机器人市场规模达 25.6 万台,同比+49.5%。进口数据同样增长明显,据日本机器人协会 统计,2021 年日本工业机器人对中国出口销售额同比+37.0%。2022 年以来工业机器人 行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速,1-2 月工业机器人产量 7.6 万套,同比+29.6%
3 / 10
东吴证券研究所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 7:2021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44.9%,2022 年 1-2 月产量 7.6 万套,同比+29.6% 图 8:2021 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 25.6 万台,同比 +49.5%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MIRDATA,东吴证券研究所
从产品结构来看,2021 年全线机型销量均实现高速增长,其中协作、大六轴机器人 销量增速高于平均,同比+108%/64%。协作机器人得益于资本的大力扶持,2021 年销量 已突破 1 万台;大六轴机器人受益于锂电、光伏、工程机械等领域的搬运需求增加,增 速也较快。小六轴机器人销量同比+48%,主要受益于在轻工业和弧焊市场的快速拓展。SCARA 机器人销量同比+33%,持续保持较快增长,主要原因系:1)价格下降,使得性 价比优势愈发突出;2)SCARA 机器人过去集中使用于 3C 领域,目前已打入光伏、锂 电等新领域,周期波动明显减弱。DELTA 机器人同比+20%,增速相对稳定,但不乏新 的领域突破。图 9:2021 年协作机器人销量同比+108% 图 10:2021 年大六轴机器人销量同比+64%
数据来源:MIRDATA,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MIRDATA,东吴证券研究所
4 / 10
东吴证券研究所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 11:2021 年小六轴机器人销量同比+48% 图 12:2021 年 SCARA 机器人销量同比+33%
数据来源:MIRDATA,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MIRDATA,东吴证券研究所
从竞争格局来看,疫情显著加速国产替代,根据 MIRDATA 统计,2021 年国产工业 机器人品牌在国内的出货量市占率达 32.8%,同比+4.2pct,预计 2022 年该数据将进一 步提升至 34.7%,我们判断主要原因系:1)外资企业在生产、交货、售后服务等多方面 均受到疫情影响,综合竞争实力有所降低;且随着国产机器人厂商在整体解决方案,服 务能力的优势凸显,客户降本诉求持续提升,面对疫情带来的机遇,国产机器人企业迅 速抢占外资原有市场;2)国产头部机器人厂商起到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2021 年埃斯 顿和汇川技术的机器人出货量均超万台,国内机器人厂商出货量排名中,已有三家国产 企业跻身 TOP10(埃斯顿、汇川技术和新时达,分别位列第七、第八和第十)。
图 13:2021 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品牌在国内的出货量市占率达 32.8%
数据来源:MIRDATA,东吴证券研究所
从下游领域来看,高端制造、仓储、医疗成为机器人行业新的沃土。根据 MIRDATA 的数据统计,2021 年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增速较快下游行业包括锂电池、仓储物流、医疗 用品与半导体,分别同比+131%、103%、74%和 70%。具体来看:1)锂电池:2021 年 5 / 10
东吴证券研究所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145.6%,带动自动化设备需求放量;2)仓储物流:政策引导+机 器视觉的迅速发展,机器人搬运码垛逐渐成为市场主流;3)医疗用品:疫情促进药品、医疗用品、医疗器械等对机器人的需求,此外机器人在按摩理疗、手术辅助等领域的应 用也正加速落地;4)半导体领域:2021 年缺芯现象严重,主要芯片厂商加快产能建设,且工业机器人契合半导体生产高速高精度、高洁净度的生产需求,制芯后端、封测阶段
对工业机器人的使用需求逐渐增加。中长期来看,随着下游先进制造业中锂电、光伏、
半导体等需求旺盛,疫情加速“机器换人”,多元化需求将推动机器人行业快速增长。
图 14:2021 年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增速较快下游行业包括锂电池、仓储物流、医疗用品与半导体
数据来源:MIRDATA,东吴证券研究所 - 十年更新周期驱动下,机床销量维持高位
2021 年机床行业呈现高速发展趋势。十年更新周期背景叠加疫情后制造业迅速复 苏,虽 2021Q4 制造业景气度略有下滑,但全年依旧保持高增。从产量数据来看,根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 年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 60.2 万台,同比增长 29.1%;金属成 形机床产量 21 万台,同比增长 0.7%。从需求方面来看,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统计 2021 年 金属切削机床新增订单累计同比+19.0%,在手订单累计同比+3.8%,同比增幅总体上比 较显著。从市场规模数据来看,根据 MIRDATA 统计,2021 年国内机床消费额达 1847 亿元(同比+25.6%);其中金属切削机床 1233 亿元(同比+28.9%),金属成形机床 614 亿元(同比+19.6%),均实现较快增长。
6 / 10
东吴证券研究所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 15:2021 年金属切削机床消费额同比+28.9%,金属成形机床消费额同比+19.6%
数据来源:MIRDATA,东吴证券研究所
竞争格局:强者愈强&国产化率提升。1)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根据 MIRDATA 数 据,国内 TOP10 厂商销售额占整体市场销售额的比重由 2019 年的 28%提升至 2021 年 的 39%;2)国产化率不断提升,受益于国产头部企业的带动,2021 年机床国产化率达 67%,同比+2pct,其中创世纪、北京精雕已稳居市场 TOP3,纽威数控和海天精工的市 场份额也在不断提升。进出口数据同样能够反映出国产机床在全球竞争力的走强。2021 年机床进出口贸易差额虽虽仍有较大逆差(21.4 亿美元),但逆差额占总进出口额的比 重已由 2020 年的 19.5%降低至 2021 年的 16.7%。图 16:2019 年国内数控金属切削机床竞争格局 图 17:2021 年国内数控金属切削机床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MIRDATA,东吴证券研究所 注:基于销售额口径
数据来源:MIRDATA,东吴证券研究所 注:基于销售额口径
分下游领域来看,2021 年 3C、通用机械等领域销量增速较快。3C 行业得益于苹果 大年,富士康等代工厂资本开支较高;通用机械则得益于食品饮料、医疗、包装机械等
7 / 10
东吴证券研究所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行业维持高景气度。分产品来看,卧式车床、五轴机床销量占比逐年攀升,立式加工中 心呈现回暖趋势。卧式车床主要得益于工程机械和汽车行业的增长。随着下游客户对加 工精度、加工效率要求逐步提升,近年来五轴机床销量占比逐年走高。立式加工中心虽 然技术门槛较低,但 2021 年缺货现象严重,增速也较快。
图 18:2021 年 3C、通用机械等行业机床销量增速较快
数据来源:MIRDATA,东吴证券研究所
2022 年以来受益制造业企稳回升,机床产量仍维持高位。2022 年 1-2 月金属切削 机床产量 8.9 万台,同比+7.2%;金属成形机床产量 3.0 万台,较去年持平。1 月日本对 华机床订单金额实现同比+11.2%,在去年高基数下仍维持较高增速。刀具作为机床核心 零部件,充分受益于行业景气恢复+进口替代。目前主要企业订单较为饱满,排产周期 在 1.5 个月左右(刀具为易耗品,正常排产周期为 1 个月)。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机床行业 将迎来十年一度的上行景气周期。目前国产龙头企业已跻身市场前列,有望在这一轮周 期中脱颖而出,加速进口替代。同时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和顺势扩张,规模效应下龙头 业绩弹性可期。图 19:2022 年 1-2 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 8.9 万台,同比 +7.2% 图 20:2022 年 1-2 月金属成形机床产量 3.0 万台,较去年 持平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8 / 10
东吴证券研究所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注塑机:2021 年注塑机进口数量累计同比+30.49%,实现快速增长。注塑机主要应
用于汽车、家电、3C 等行业,2021Q3 以来下滑严重主要受同期双限影响和制造业景气
度下滑影响,但随着制造业景气度持续回复,且海外订单持续强劲,海天国际、伊之密
等主要企业订单仍较饱满。
叉车:2022 年 1 月叉车销量 83151 台,同比+11.7%,较 2021 年 12 月增速加快
3.1pct。我们判断主要原因系:叉车行业的下游需求 50%来自制造业,受制造业景气回
升影响,叉车行业需求提升。从长期来看,受益于人工替代,叉车行业将稳定成长,同
时电动化+仓储化的趋势将进一步打开其增长空间。图 21:2021 年注塑机进口数量累计同比+30.49% 图 22:1 月叉车销量 8.3 万台,同比+11.7%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 投资建议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我们建议关注三条主线: 1)核心零部件进口替代标的,推荐【绿的谐波】国产谐 波减速机龙头,客户+产品拓展下产能释放持续超预期;推荐【国茂股份】国产通用减速 机龙头,向高端领域突破外资垄断;推荐【华锐精密】,建议关注【欧科亿】两家机床刀 具民营龙头,低周期波动的行业里进口替代进行时;2)业务布局面向高景气下游、有望 平滑行业周期波动的标的,推荐【埃斯顿】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深入布局光伏+锂电应 用;3)更新周期拐点向上,规模扩张下进口替代可期,推荐机床企业【科德数控】【国 盛智科】,建议关注【海天精工】【创世纪】。 - 风险提示
下游固定资产投资不及预期;行业周期波动;疫情影响持续。
9 / 10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
免责及评级说明部分 |
免责声明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 询业务资格。
本研究报告仅供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 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 中的内容所导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东吴证券及其所属关 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 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分析师认为可靠且已公开的 信息,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也不保证文中观点或陈 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 测不一致的报告。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
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转载,需征得东吴证券研究所同意,并注
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东吴证券投资评级标准:
公司投资评级:
买入:预期未来 6 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在 15%以上;
增持:预期未来 6 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介于 5%与 15%之间;中性:预期未来 6 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介于-5%与 5%之间;减持:预期未来 6 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介于-15%与-5%之间;卖出:预期未来 6 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在-15%以下。
行业投资评级:
增持: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强于大盘 5%以上;中性: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大盘-5%与 5%;减持: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弱于大盘 5%以上。
东吴证券研究所
苏州工业园区星阳街 5 号
邮政编码:215021
传真:(0512)62938527
公司网址: http://www.dwzq.com.cn
10 / 10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